第四百三十七章 人口之策(二)--土著之差(第2/2頁)
章節報錯
且大明還物盡其用!充分發揮他們土著的特點,幫著剿滅其它部落。好些食人族,就在他們的屠刀下,化為泯粉。儘管他們自己,也出自食人族。但下起手來,比大明士兵還狠。
這和日本死士,有得一拼!
弄得當地的大明官員,只敢讓他們打打前哨,不敢放開手腳讓他們打。否則廉價的勞動力,定然是沒有的。
也是安北省的食人族,性格狂野、彪悍。大明要想鎮住他們,就只能用屠刀。另外他們的文明太過落後,只用言傳身教,是很難同化的。
那麼,武力就是上上之選。
與他們同源的帝汶島土著,就是同樣的命運。所以在大量廉價工人的幫助下,帝汶島的基礎建設,極為迅速。之前因天花造成的經濟衰退,也基本恢復過來。
其實在大明剛接手南洋的時候,大明高層,是非常不待見食人族的。到底都是現代社會過來的人,聽到‘食人’兩個字,很難不反感。因此還考慮過,把所有食人族都殺了。
還是穆淳,從‘錢’的立場考慮,認為殺了太浪費。這才說服內閣,將‘食人族’利用起來。如今的結果表明,‘食人族’族雖然野蠻了些,但只要利用得好,也不是一無是處。
就拿最簡單的砍樹來說!多一個‘食人族’工人,就可以多砍一顆樹。那效率,也能提高不少。再加上耗費不了多少工錢,算是極划算的買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一了百了的殺了,可是沒人幫著砍樹的。
除了這些島嶼,蘇門答臘島的人口置換,倒是和爪哇差不多。也是當地處在大洲大洋的交通要道上,文明發展,相對偏遠的帝汶、新幾內亞,要先進很多。
雖然比不上爪哇,但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人口置換,就要置換得徹底。且在明英之戰未爆發前,蘇門答臘島,就是大明扼守南洋的門戶。因此從戰略位置出發,蘇門答臘島,就清空得比爪哇島還要乾淨。畢竟爪哇島,好歹留了一成的土著人。蘇門答臘島,卻真正做到了一個不留。
像軍管區那會兒,大明就先用鐵血手段,將蘇門答臘島上看得見的人口清空。好在蘇門答臘島,人口一直不多。所以耗的時間,比爪哇要少了一倍以上。
接著人民軍進駐,對蘇門答臘島,實行嚴格的軍事管制。直到明英戰爭結束,軍事管制,一直都沒有撤銷。這也是蘇門答臘島,為何人口如此之少,發展得如此緩慢的原因。
好在現在,因安達曼群島、尼克巴群島、錫蘭島的納入,使得蘇門答臘島的戰略地位,下降了不少。大明對它的軍事管制,也終於撤銷。所以隨著歲月的增長,移民的進入,會慢慢發展起來的。
而婆羅洲、呂宋島的人口置換,因戰事剛結束不久,大明精力有限,所以還很緩慢。但政策,大概會和爪哇島類似。
家裡出了點變故,過年都鬧心。所以前些天,沒精力,還請見諒。不過還是要謝謝靜靜的書呆、深紅色的熊、黃薯、願得一心人、好人好夢、秦漢唐明的支援。另外也祝福廣大書友,新年快樂。)(未完待續。。)<!.>
喜歡雄起澳洲請大家收藏:()雄起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