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能忽略的是,澳洲土著和爪哇土著,到底是不一樣的。?燃?文小?說??? ???.?r?a n?en`像澳洲土著,還只是以部落的形式生存。過的日子,也是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這和步入封建制國家的爪哇土著,隔了一個文明的差距。

並且澳洲土著,沒有自己的文字!語言上,也很不統一。什麼藝術文化,也就成了瞎扯淡。至於族群認同,就更是天方夜譚的事。

正是這個原因,同化之策,才那麼簡單有效。

而爪哇土著,因產生了自己的族群意識,文化共體。所以同化起來,反而不如澳洲土著那麼順利。因此只有讓他們離開爪哇島,毀了他們的語言文字,斬斷他們的根。才能一勞永逸的,將‘爪哇人’的概念,變成史長河中的一朵毫不起眼的小浪花。

再經過時間的洗滌,被埋沒在河底深處。

也是當初大明缺人!不然不會實行人口置換。畢竟人口置換,頗為耗財耗力。比如轉移他們,就需要大量船隻。否則茫茫大海,遊都遊不過去。

雖說這費用,最終還是會記在爪哇土著頭上。但一開始,都是由大明墊付的。那錢財,也就海了去。

另外還有糧食!即使大明沒想對爪哇土著多好,但最少,也不能讓他們餓死。不然移一堆死人,去了也是白去。

更何況!有文化的族群,和沒文化的族群,是兩個差別。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種地。像澳洲土著,他們種地,還要讓大明來教。而那些爪哇人,有相關耕種經驗。讓大明,省了很多精力。

至於效率,就更不用說了!因為一個熟手和一個新手,孰強孰弱,一眼明知。

所以直到現在,爪哇島都沒恢復到從前的生產水平。好在受清國白蓮教的影響,大批漢人,正陸陸續續的,被安置到爪哇島。估計要不了一兩年,就能形成生產力。

但恢復到人口置換之前的水平,還要很長時間。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

大明在南洋實行的人口置換之策,並不是一模一樣的。像蘇拉威西島,就不如爪哇島嚴厲。上面除了城鎮、沿海等地的土著被清空,偏遠一些的內陸林區,就依舊保持原樣。並且大明還以官方形式,給那些土著劃分領地。

讓他們不得任意越界、隨意兼併。就是起了衝突,也只能報告給當地的司法機構,請他們仲裁。另外在城鎮做工、和大明人做貿易,也有很詳細的規定。

當初為了讓島上的土著服從,可沒少殺人。後來在血的教訓下,這些土著,總算是乖覺了。

到底人口置換是一個很耗時間和精力的事,原始土著和開化土著,在同化上,又有很大的差別。所以被大明置換的,基本是開化土著。

這和安北省,也就是新幾內亞島,有著接壤相反的差別。

因為在幾內亞島,大明實行的殺戮和同化政策!人口置換,反而可有可無。除了一些住在沿海,相對開化的土著被遷走外。其它土著,要不在大明的屠刀下,成為老老實實的工人。要不拿起弓箭,武裝抵抗。結果嘛,自然是死屍一條。

這些工人,也只是名字好聽。實際上,就和奴隸差不多。不僅人身自由受限,還要在大明的看管下,配合那些遷來的新移民、流放的犯人,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雖然有報酬,但和他們一天十四個小時的強體力勞動相比,就少得可憐。

只是當地的商業並不發達,他們的智力,也有點欠缺。通俗來說,就是比較笨。所以報酬雖少,但還是能穩住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