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火處置(五)-劍指馬尼拉(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此之後,大明會將婆羅洲劃分成東西兩鎮。
其中西婆羅鎮包括後世馬來西亞的沙越撈州、汶萊蘇丹國、印度尼西亞的西加里曼丹省、中加里曼丹省。從地圖上看,地域廣闊,都快趕上蘇門答臘島了。
暫時將首府設在坤甸。畢竟放眼西婆羅洲,也只有坤甸初具規模,擔當得起行政首府的職能了。
東婆羅鎮則有馬來西亞的沙巴州、印度尼西亞的北加里曼丹省、東加里曼丹省、南加里曼丹省。首府暫設在原馬辰蘇丹國的馬辰市。
總體來看,東婆羅鎮不僅轄區面積比不上西婆羅鎮,社會發展程度,自然開發狀況,經濟發展規模,都遠不能及。尤其很多原始林區,都還掌握在土著部落手中。
歷經數個紀元,那裡依然是未被開發的神秘之地。
恐怕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大明都要派出僱傭兵,清繳當地的土著部落。否則西婆羅鎮,就永遠只是名義上的完整。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反正現在,大明是沒那個時間,也沒那個精力。
且婆羅州之戰,到底只是區域性戰役。主要參戰國,也只有大明和實力極不對等的蘭芳、馬辰、渤泥、蘇祿四個小國。期間英國雖有參與,但終究只是揹著來,沒有派兵。
所以婆羅洲的戰爭,只擴大了大明在南洋的優勢,影響了勢力版圖分佈。還不能奠定大明的絕對優勢,保證大明百分之百的掌控南洋。
因為只要西班牙和英國還在,那自始至終,都會對大明造成妨礙。
於是劉衛國在拿下婆羅洲後,並未返航。而是領著攻下渤泥的第一陸戰師編隊,浩浩蕩蕩的向北航行,兵鋒直指馬尼拉的西班牙勢力。
這是隨婆羅洲之戰一起,制定出的預備作戰計劃!
之所以用預備,是因為大明的計劃中。如果拿下婆羅洲,用時不到一個月。那大明,就可以把未使完的力氣,發·洩在西班牙身上。剛好藉著大勝後的銳氣,一舉收服呂宋島。
到時候,英國就想幹涉,也來不及了。
而事實是,大明只用二十六天,就滅了婆羅洲最後一個國家蘭芳,正好符合作戰要求。便事不宜遲,匆匆趕往馬尼拉。
其實早些時候,大明還不敢對西班牙動手。也是那時候,對呂宋島的西班牙勢力不瞭解,心懷忌憚。但自封鎖馬尼拉海灣後,西班牙在菲律賓的弱勢,就被無限放大。正應了本朝太祖的話,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
任憑之前西班牙蹦躂得多厲害,在大明的兵鋒面前,仍是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這讓大明真真切切的認識到,駐守馬尼拉的西班牙勢力,不足為懼。
使得制定婆羅洲的作戰計劃時,將馬尼拉考慮在內。
且拿下這裡,南洋就只有馬來半島,還有英國勢力。其它地方,都納入大明的版圖。避免了和英國開戰時,被西班牙勢力,拖在南海。從而首尾不能兼顧,吃了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