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崇到達神佑區後,各個教會的負責人,都在宗教司司長的帶領下,一一向楊崇問好。

看著每個教會的負責人,穿著別具特色的服飾。楊崇都有些眼花繚亂。

若是在別的地方,這些教會負責人如此友好的團聚在一起,簡直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但大明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這些有著世·仇的教會,在這裡,不但能和平共處,還相處得十分融洽。每個教徒都有著信仰自·由,大明不會強加干涉。

畢竟世俗社會和宗·教信仰,是嚴加區分開的。

這也是大明將所有宗教劃定到一起,並嚴格限定傳教範圍的原因。

視察時,各個教會負責人,都詳細的向楊崇介紹了本教在大明的發展情況。

隨後,楊崇又帶著所有教會負責人,來到大明極力扶持的儒教教堂。也就是所謂的孔廟。

並就考察的實情,發表重要講話,給予一些指導性的意見。

當然,這都是提前備好的稿子。現在這樣講,只不過是為了體現總統的英明與智慧。

因此經過廣播臺宣傳時,就變成了楊崇總統關心教會事業,積極倡導文明信教。並督促各個教會,為大明的文化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為建設美好大明,添磚加瓦。

這個行程弄完,楊崇也累得夠嗆。

但他還沒休息一天,就被緊鑼密鼓的安排了下一個行程。視察兵工廠!

說實話,這視察的差事。真不像電視裡看到的那樣,風光無限。

那個累啊!有苦都沒地兒說!

因為大明還沒有後世那樣的汽車,出行全靠四條腿的馬。

雖然水泥路修得也很平坦。但那馬車坐的,依舊顛簸得不行。舒適性和汽車相比,實在差遠了。

現在楊崇出門,最怕的就是坐馬車。

可惜為了視察,他還非坐不可!

按照內閣的決議,楊崇在很長的一段日子裡,都要親身視察。範圍涵蓋各行各業。理由是,激勵各行各業的進取心,鼓足他們的幹勁兒。

這其中,極有工業上的各種工廠,又有農業上的豐收事宜。

基本上,只要涉及到大明發展,關係到民·生百態,他都要去視察。

且他還找不到能代替的人!

像內閣大臣南峰,精力都集中到了南洋。為了儘快消·化掉新納入的地·盤,他更是親身坐陣南洋,處理移民等各種政事。

而其它部長,也都有手頭上的要緊事要處理。

以致整個大明領導層,就找不出個閒人。

在這種不情不願的情況下,楊崇又來到了兵工廠。

其實這視察,就是一個面·子工程。

真要能瞧出個所以然來,那隻能請孫悟·空了。畢竟楊崇只是一個普通人,沒那火眼金睛的本事。

且他對很多事情,都不懂。

到了兵工廠,他也只是做做樣子,說一些激·勵人心的客·套話。再拿出預備好的稿子,做一番演·講。

整個流程,就這樣走完了。

不過兵工廠關係到大明的國·防安·全,楊崇即使覺得再無·聊,也不得不裝得認真、慎·重一些。

於是他就耐著性子,聽著穆淳講解兵工廠的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