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行政制度改革五)華夏主義

這樣過了五天,華夏團在大明各省市的團員數量,陸續滿額。因份額的限制,很多明京、新山等地的民眾,刻意跑到相對偏遠的落後省份報名。

連孤懸海外的珍珠省、錫蘭省,都被熱心的民眾注意到了。

等到八月份的時候,所有省市的團員,正式招收完畢。除了北美海外領不在招收的範圍內,其它地方,都有華夏團的團員。

一個個團支部,也如雨後春筍一般,在大明各地成立。

在當前黨員稀缺的情況下,這些團員,是未來的黨員。新建的團支部,也代替了黨支部的功能。

他們好華夏黨的身體,方便將華夏黨的影響力,擴張到大明的角角落落。促使族群差異,得到進一步淡化。國家認同,得到進一步增強。

緊接著,相關團員、黨員培訓,也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

因重點是政治教育,所以培訓的重點,自然是思想。

首先是華夏團的綱領性學習。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三個大的方向,系統的闡述華夏團作為華夏黨的下級組織,肩負著為百姓服務、維護百姓利益的社會重任。

並將‘從百姓來,到百姓去’的工作辦法,列為華夏團始終如一的工作準則。

再是深刻學習新刊發的社會讀物:《華夏主義》、《華夏思想》、《華夏理論》。這是由教育部指導,華夏黨編訂,宣傳司發行的極具前瞻性、指導性的政治性讀物。

書從大明的國家體制、發展路線、指導思想等方面,系統的闡釋了制度變遷、社會演變、人類發展的客觀規律。並在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方面,給出明確的理論解釋。

其蘊含的形而學主義、唯物主義等哲學思想,是解釋華夏黨思想理論的基礎。

於是世界,一個全新的哲學理論,此誕生。在若干年以後,伴隨著大明世界霸主地位的確立,華夏主義、華夏思想、華夏理論,還成為世界範圍內的,正統思想理論。

許多國家以大明的行政體制、華夏黨的思想理論為基礎,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理論指導。其借鑑意義,歷久而又彌新。

不過對華夏黨的創立者來說,這些思想理論,都是舶來品。因為新提出的華夏主義,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兩個哲學理論,糅合而成的新主義。

並且其,還帶有些許封建主義殘餘。

像對高層的神化、崇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誘導性。

只是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少有人看出本質。因為社會主義,連萌芽都算不。資本主義,也剛剛在西方世界推行。並且因封建主義過於根深蒂固,使得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礙。

所以華夏黨的思想理論,在具備時代先進性的同時,又迎合了當前的社會背景。再加大明充分發揮行政力量,大力推行。使得影響力,不是單一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能擬的。

那洗腦能力,也稱得第一。

很多參與培訓的華夏團團員,在集學習後,都接受了華夏黨的理論思想。並且根深蒂固的認為,在人類社會發展,華夏主義、華夏思想、華夏理論,是指導社會發展的重要思想理論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