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接風宴(第1/2頁)
章節報錯
可是這麼一來,問題又來了。
如果裁撤了南洋海外領後,大明並未遷都。那這些住在南洋的原住民,心裡是不是會因強烈的心理落差,而對大明,生出更強烈的不滿。
這樣的話,未免就弄巧成拙了。
再加上夏冰之前,也聽左鵬說過,遷都就是個幌子。所以便將自己的疑問與擔憂,再次提了出來。
不過她知道,內閣一定想好了應對的方法。所以她的目的,更多是解開自己的疑惑。這也方便她入閣時,增加對內閣相關決策的瞭解。
而左鵬,也是抱著這個目的。才在車上,跟她說了大明近期的重大決策。便也不瞞她,將大明的應對方法,說了出來。
原來大明雖不會遷都,新山也不會成為新的都城。但考慮到南洋這個地方,在東進戰略上的重要性。所以必須有一個地方,成為南洋的中心城市。並在戰時,成為重要的決策中心。
因此大明決定,將新山升級為直轄市。主要城市功能,以軍事和經濟為主。其中軍事,在未來幾年,會被列為第一位。同時在戰時,將一部分都城明京的行政功能,遷移到新山。
按照後世的功能定位,算是將新山,設定為副行政中心。
隨著大明的發展,地盤的擴張,這是必然的。
畢竟明京這個地方,還是太偏居一隅了。論輻射力,遠遠不及新山。如果大明就此停止擴張步伐,只願在南太平洋稱雄稱霸的話。那麼明京都城的地位,也無可厚非。
但是大明從建立之初,就沒想過偏居一隅。而是不斷擴張,成為世界的霸主。所以越往後,明京的地理優勢,就越發削弱。
再加上明京地區,特有的風暴災害。大大的,削弱了明京的安全性。
因此其都城的地位,是越來越尷尬了。
與其不同的是,新山更靠近東亞,並且還處於東西交匯的十字路口。在交通聯絡上,遠遠比明京方便。日後無論是東進清日朝,還是北上緬暹越,都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
就算西取印度、涉獵非洲,都簡便數倍。
這就使得它的輻射範圍,遠比明京大的多。那些新納入之地的同化程序,也會大大加快。
只是都城作為一國的行政中心,作用無異於人的心臟。所以安全上,一定要得到百分之百的保證。
因此在東南亞沒有徹底納入大明的統治之前,新山,是絕不可能納入都城的備選選項。明京的都城地位,也依然無法撼動。
不過將其列為直轄市,副行政中心,就沒有這麼多的考慮因素了。同時也給失望之餘的原住民,一個相對的心理安慰。
畢竟是副行政中心,除了明京,大明就沒有哪一個城市,會有新山這樣的政治地位。
聽到這番解釋,夏冰也沒什麼疑問了。就和左鵬拜別,回到自己的住所。儘管很久沒有回來,但大明,給別墅區的每家每戶,都配備了齊全菲傭。
也是在後世,菲傭的名頭太大了。使得大明的移民司,在接受菲律賓來的移民時,就有意將她們培養成職業傭人。後來投入社會,這些菲傭的口碑,也確實符合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