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冬至(第2/2頁)
章節報錯
宗翰說道:“話說不只是誰發明了餃子這樣的好東西。你們看,餃子餡是各種各樣的菜和肉。這些菜和肉在成為餃子餡之前本來是各自為政的,但剁碎了攪拌在一起就成了一個整體。而且,餃子還有外皮。這個皮本來是用散碎的麵粉和無形的水糅合在一起做成的。但用擀麵杖這麼一壓,麵糰就有了形狀,能做到包羅永珍。這和咱們這一屋子人倒是很像。咱們是天南地北的哪來的人都有,大家也是性相近習相遠。可一個冬至就讓咱們坐在一起,共享美食。難道餃子這東西不就是一種很有凝聚力的東西嗎?可見,咱們中國人不是什麼散沙,而是餃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銀術可聞聽讚道:“王爺的這個比喻真是絕了!沒錯,咱們的國家就是有小到大,由分散到統一,由無形到有形這樣逐漸發展壯大的。那些不理解餃子的人,不懂餃子的人就沒資格對咱們的歷史和文化指手畫腳、評頭品足。”
如鹽笑道:“別光說餃子了。你們今天算是來著了。拔離速將軍昨天進山剛好獵到一頭梅花鹿,我命人把那鹿脖子醃製了一晚上,現在正好嚐嚐鮮。”
婆盧火讚道:“梅花鹿肉可是好東西,特別是那鹿血,最是滋補佳品。咱們大家吃肉就好,血還是留給娘娘和王爺用吧。”
“哎呀!你這糙老爺們兒,咋啥話你都往出勒!”水心回手打了婆盧火一巴掌。見狀,大家又都發出了會意的笑聲。
見老夫人動了筷子,烏祿也忙用筷子戳起一個餃子放在文茵的碗裡。道:“姐姐先吃。”
“好。筷子不是這麼拿的,要這樣。”文茵手把手教烏祿用筷子。
烏祿撓頭道:“我也知道筷子應該這樣用,不過餃子太滑了,我怕夾掉了。還是戳起來更方便。”
“可中國人要是不會用筷子是會被笑話的呀。”文茵笑道。
如鹽遞給烏祿一隻羹匙,道:“不行你就用這個。這個好用。”
烏祿上了倔勁兒,道:“不,我就用筷子,我不信我連筷子都用不好。姐姐用筷子用得那麼好,是有什麼訣竅嗎。我看你們拿筷子的方式都不一樣。墨染夫人握著筷子中間,酥雨姑娘握著筷子尾巴。”
老夫人道:“筷子都是拿的近嫁得遠。”
“對。所以額妮嫁到了這裡。”阿文說道。
墨染有些不好意思,道:“大人說話,小孩子不要插嘴。吃肉。”
“等我長大了,就烤肉給額妮吃。”阿文表態道。
桂圓讚道:“小郎君真懂事,嘴真甜。”
“這一點他可是隨了他的阿瑪,就會哄人開心。”墨染笑道。
宗翰問道:“女的拿筷子有講究,男的也有說法嗎?”
“那倒是沒聽說過。一個男的離家遠點有什麼關係。都是做孃的捨不得女兒遠嫁才編了這套說辭出來。”老夫人說道。
宗翰靈光乍現般地頓悟道:“原來拿筷子也能體現出親情的母慈子孝啊。”
“姐姐,“孝”這個字還真有意思。它上邊是個老字的頭,下邊是個兒子的子。孝就當上有老下有小講吧?”烏祿問道。
文茵點頭道:“對了,孝就是講的親子關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聖人就是以仁孝治天下的。”
“你們說的仁孝到底是什麼意思。”宗翰問道。
文茵解釋道:“仁就是兩個人的關係,做人既要考慮自己也要照顧別人,內外兼顧,這叫仁。至於孝,孟子是把孝衍生出來的五倫四心作為治理天下的根本來說的。聖人之道就是由此及彼,推己及人。正是治大國如烹小鮮。管理小家和治理國家都是一樣的。”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不是老子說的嗎?”希尹問道。
“大人說得極是。雖然老子被尊為道祖。不過,他的思想卻是正宗的儒家根基。”文茵說道。
“老子的思想真了不起。中國人的思想流派堪稱萬法同宗啊。”烏祿讚道。
宗翰道:“你們都是有大學問的人,我都聽糊塗了。額妮,我給您來塊兒鹿肉。”
“道理懂不懂都不要緊,說到不如做到。”如鹽立即肯定了宗翰的孝行。
“正是!烏祿,我希望你將來也能成為一個少說多做的人。”文茵教育烏祿。
烏祿點頭道:“我記住了。君子動手少動口。”
宗翰說道:“趁你們這些文化人都在,我跟你們求個主意。南朝來接韋妃回去的使者說要向皇上進獻一宗寶貝,是二十八顆夜明珠。但過來的路上竟被神仙借了去。神仙說天宮裡有幾顆星星不亮,要借珠子一用。還說只有北國的真龍天子才能請得動神仙,要得回珠子。”
喜歡北風胡馬請大家收藏:()北風胡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