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茵說道:“他們這是空手套白狼呀,宋使必定沒有什麼夜明珠。若是皇上請不來神仙,要不回珠子,就說明皇上不是真龍天子,金國也不是正朔。傳揚出去,怕是又要人心大亂。”

“就沒個以彼之道還治彼身的法子嗎?”水心問道。

“我們不是也有薩滿法師?”墨染說道。

如鹽在聽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之後說道:“我現在倒是有了個主意,既要把這皮球踢給宋人,又要讓他們見識到咱們的厲害。不過,這個主意的難處就是工程太大,要很多能人才能完成。需要木工師傅,鐵匠師傅,還要精通樂律的人,能歌善舞的人,要會溜冰的兵勇。”

“你說。只要有辦法,能工巧匠就都不是問題。”宗翰來了精神。

如鹽把自己的想法比比劃劃地說了一遍。眾人聽完如鹽的計策,都連聲叫好。

婆盧火說:“要俺們這些男人有什麼用啊?餃子吃得比誰都多,想主意一群人不頂娘娘一個。”

“腦子不如娘娘,你就出力氣唄。我聽完娘娘的主意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跟著大幹一場了。”水心期待地說道。

“對,咱們各盡所能,一定把這事辦得漂漂亮亮的。”宗翰動員大家。

吃完餃子,大家開始準備迎接宋使。而如鹽則被皇后召去了皇宮。

皇后開門見山地對如鹽說道:“皇上想帶著百官去太祖廟拜祭。哀家想讓你那不爭氣的哥哥能跟著盡忠盡孝。可是……”

“母后這想法是好的,帶上太子哥哥同行,也讓天下人看看什麼叫大金的父慈子孝。總有人嫌棄咱們的朝廷不正統,是蠻夷。這次剛好藉機會讓太子哥哥做個表率,堵住天下人的嘴。”如鹽答道。

“可是,這得怎麼和皇上說啊。”

“太子哥哥是去反省祖宗打江山的艱辛嘛。就讓駙馬和宋王梁王聯名保舉吧。”

“他們能願意嗎。”

“太子哥哥在場意義重大。這點小事不用母后掛心,兒臣替您去說。”

“太好了。鹽兒啊,你可真是聰明能幹。若是能成,哀家一定要好好地謝謝你。”

“母后這樣說就見外了。兒臣替母后排憂解難都是分內之事。”

“哦,還有個事。高麗公主不是幾年前跟咱們提過親嗎。後來蒲璐虎不爭氣,公主總說年齡尚小,這事也就拖得無影無蹤了。現在呢,公主又張羅著要嫁過來。”

“她這麼主動,該不會是有什麼目的吧?”

“還真讓你說對了。高麗的海盜事件讓權臣李資謙以此為由指責仁宗無能,學起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一套。高麗公主為了幫扶仁宗才急著嫁過來。”

“那就帶上公主一起去祭祖,讓她親眼看見父皇對哥哥的倚重,她就能放心嫁過來了。”

“好,讓誰去請她呢?”

“若讓闍母將軍去請,一準兒馬到成功。闍母將軍老成忠厚,比起那些巧舌如簧的人,他說話更可信。再說,闍母將軍對高麗公主還有救命之恩呢。”

“你說好那就一定錯不了。哀家這就寫信給他,你替哀家把信送出去。”

“母后放心,事關金與高麗的長治久安,兒臣一定不敢馬虎。”

靜舒在酒樓里約見了闍母。

“帶太子祭祖說明皇上還是很看重太子的。公主若是跟了他,將來對兩國都好。”闍母勸道。

“對兩個國家當然好。特別是高麗和我哥哥能多了個靠山。可誰想過我高不高興呢。你知道嗎,我是多麼的不愛去會寧。我怕離開家,我不想嫁給我不認識的男人。我討厭太子,要不是因為他,我也不會。”靜舒想起了自己的遭遇,悲從中來,端起酒壺對著壺嘴就喝。

闍母忙上前去搶下酒壺,勸道:“公主不要這樣。”

“不這樣你想讓我怎樣?我不願意啊。闍母,我心裡一直都有你。”

“公主醉了。”

“這世界就是這麼荒唐。我明明不喜歡太子,卻偏要和他定親。我喜歡你,你卻只能跟我發乎情止乎禮。”說著,靜舒站起身來,動手脫去了衣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