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借糧(第1/2頁)
章節報錯
宗敏點頭道:“王爺真是個大胸懷大氣魄的人。這麼說,您是想以德報怨了?”
就算是以直報怨吧。不看僧面看佛面,衝著那裡的百姓,該幫還是要幫一把的。我不喜歡在這樣的節骨眼上乘人之危。如果可能的話,咱們可以送點糧食給他們。
宗敏點頭道:“這樣最好。”
這樣的提議我不方便去跟皇上講。在一些人看來,我總是和西北有千絲萬縷的聯絡。皇上最相信您,這話您說最好。
我明白王爺的難處。好,明天我去跟皇上說。
“可憐高昌易主。阿勒泰生前還送了我一匹名叫百花輦的西域寶馬,他有難,我卻不能幫他。他是多好的人啊,一心想著還我饅頭錢。結果就這麼死了。”如鹽感慨道。
“高昌軍紀渙散,王子雖然得了兵權卻來不及整頓。但耶律大石身經百戰,又有萌骨軍助陣。高昌易主也是遲早的事。”宗翰勸慰道。
宗敏也說道:“鹽兒,想讓更多的人過得好,就得放下私人恩怨。這世上沒有萬全之策啊。你雖然恨西夏人自私,但如果不幫著他們安撫災民,咱們的西北也一定會遭受池魚之殃。”
“爹說得對。做事要以大局為重,不能因私廢公。”如鹽認同了宗敏的說法。
宗望接到了朝廷派下來的徵集賑災糧的任務,決定讓自己的得力干將迪古乃和闍母分頭行動。
弦子很清楚這件事對迪古乃仕途的重要性,但她怕迪古乃做不好,於是向宗望討主意,問他河南年景不好該怎麼徵糧。
宗望似乎沒聽絃子說話,只是很高興地自言自語說:“茶葉產自南方。我們北方不出這東西。你知道嗎,南方人每年用這些草根樹葉賺去了我們多少白花花的銀子啊。就這苦了吧唧的樹葉湯。”
弦子不明裡就,快言快語地問道:“王爺,我是跟您要個正經法子的。茶那麼風雅,我不懂。”
墨染也對宗望道:“你要是有法子就別打啞謎,沒看弦子多著急?”
宗望笑道:“既然染兒都看不下去了,我就公佈謎底吧。茶葉雖好,卻不是什麼必不可缺的東西。我們的祖先沒喝茶,倒也沒聽說哪個就饞死了。現在南北停戰,迪古乃可以從南方買點糧食過來,不是說蘇湖熟天下足嗎。”
弦子問道:“可他們要是不賣呢?王爺,他們巴不得我們亂了陣腳,不會賣我們糧食的。”
“不賣?不賣的話我們也不買他們的茶葉了。”宗望說道。
弦子還是很擔心地追問道:“要是他們寧可不賣茶葉也不賣糧食給我們呢?”
宗望說道:“宋人重利,不會不賣的。另外,迪古乃也要對宋人曉之以理,西夏的災民要是跑到他們的邊境,鬧起來可是對他們不好哦。”
弦子豁然開朗,道:“多謝王爺指點迷津。”
墨染卻不高興地問宗望道:“我們宋人怎麼就重利了。”
“什麼叫我們宋人。你現在是金人。時過境遷,你早就不是當初的你了。你現在是我完顏宗望的女人。”宗望提醒道。
墨染臉紅了一下,又問道:“你快說,宋人怎麼就重利了。當年李師師抗金,可是把所有的家當都捐出來勞軍的。”
宗望說道:“一個人的行為不能說明問題。李師師只是個別人。就像黃天蕩的梁紅玉,也是少數。我說宋人重利,是因為宋人覺得錢可以擺平一切,有錢能使鬼推磨。”
墨染不服地問道:“你憑什麼這麼說?”
“他們想用錢買回幽雲十六州就是個例子。再比如和遼的歲幣,聽說他們的禁軍也是可以做生意的。可見宋人是有多麼的會玩算盤。”宗望笑道。
墨染無言以對,因為這是事實,無法反駁。於是她說道:“可我就是不愛聽你的這種說法。我們那是在用錢來賣強國的時間。”
宗望搖頭道:“他們的錢夠買下三江兩洋五湖四海的了,可到頭來不還是沒有買到想要的東西?你不愛聽,可事實也是事實。就算我不說,事實也不會改變的。就像你給人看病,該是什麼毛病就是什麼毛病,你會為了讓病人開心而對他們說假話嗎?為何你能說實話,卻不許我說實話。”
墨染說道:“我說實話是為了病人好,你的實話太刺耳,我受不了。”
宗望搖搖頭,笑道:“肌體的病好治,心病難醫啊。”
闍母來到開京,對仁宗表明來意。不待仁宗作答,權臣李資謙百般推脫道:“大人有難處,下官感同身受。無奈高麗國小地薄,今年收成不比往年,我們也只是用往年的餘糧勉強度日。雖然我們很想借糧給大人,但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闍母解釋道:“李大人,下官來貴國借糧,並不是為了我們一家。若是西夏安穩天下太平,高麗也會受益。”
不待闍母說完,李資謙笑道:“大人此言差矣,西夏人就算是不安穩,也與我們無關。”
闍母勸道:“大人,有道是不看魚情看水情。請大人三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