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威信(第1/2頁)
章節報錯
宗敏說道:“穀神上馬能殺敵,下馬能看懂春秋大義,並不是只會咬文嚼字的尖酸文人。只是,他那樣的大忙人不可能來教我這兒子的。不成器的孩子,請先生也是光屁股拉磨轉圈丟人。”
如鹽笑道:“乾爹也別把話說死,說不定我這兄弟將來會有大出息呢。”
秦夫人也附和道:“就是啊。和氏璧在沒遇到識貨的人之前也是塊石頭。千里馬遇不上伯樂只能困死在槽櫪之間。我也覺得小郎君是沒遇見好先生。”
“哼。你們就向著他說話吧。算了,難得咱們家人都在,先吃飯。”宗敏說道。
秦夫人疑惑道:“王爺不是剛才酒席回來?”
宗敏搖頭道:“那樣的地方哪裡能吃飯,摧眉折腰,強顏歡笑,不如在家吃的踏實。”
“那好,我這就去做菜。你們爺兒們先聊著。”說著,秦夫人就下炕去了外屋地。
飯後,宗敏接到了太宗的傳喚,趕忙進宮面聖。當他進入太宗的御書房時,見宗翰、希尹和宗磐、宗望等人都在,就忙跟大家打了個招呼靜聽太宗議事。
太宗埋怨宗磐道:“你可真是個惹禍的簍子!我問你,你又沒有什麼經驗,怎麼就敢用紙幣跟高麗人做交易呢?”
“父皇,兒臣不是為了保住咱大金的黃金白銀嗎。兒臣也是出於好心啊。”宗磐不甘心地辯解道。
“哼,好心!高麗人看到你的紙幣,不僅淡了和咱們通商的心思,還不許咱們的漁民在鴨綠江上打魚。都是你做得好事!”太宗責罵宗磐道。
“他們的生意咱們做不做都行,反正離了他們的胭脂,咱們的女人又不是活不了。至於不讓咱們的漁民在鴨綠江上打魚,這咱們可得跟他們說道說道了。父皇,要我看啊,高麗人還在用過去的老眼光看咱們呢。說白了就是打心眼兒裡沒把咱們當回事。哼,連遼宋都不是咱們對手,一個小小的高麗還敢在咱們面前託大,我看他們是真被豬油蒙了心。”宗磐不屑地說道。
“去去去!”太宗呵斥宗磐道:“過了中秋節,咱們的人馬就要南下了,你還指望著跟高麗人扯皮。我們的主要精力不在家門口,你就別胡說八道了。還是想個正經主意給你自己發行的紙幣擦屁股才是真章。”
宗磐語塞。他根本沒有想到紙幣的發行會給金廷帶來這麼大的麻煩。現在讓他解決問題,他心裡毫無準備,只能張口結舌地站在一邊。
太宗見指望不上宗磐,只好問宗敏道:“斡魯補,你是負責財政的,你說,這爛攤子該怎麼收拾?”
宗敏心中很是不爽地思想著:你兒子玩不轉了,你才想起我來。我當初反對時,你怎麼就聾了呢?無可奈何,宗敏只好謹慎地建議道:“皇上,臣也考察過紙幣在會寧府的流通情況。現在,百姓們依舊不敢用紙幣,大家還都覺得只有銅錢和金銀才是錢,紙幣只是朝不保夕的紙而已。若是百姓們收到了金銀就藏起來,紙幣又不敢在做買賣時支付使用,長此以往咱們的財政是會癱瘓的呀。”
“有道理。而且,朕也聽說有不少不法之徒竟然在家裡私印紙幣。讓他們這麼一鬧騰,會寧的市場就更亂,更沒有人敢收紙幣了。這可怎麼辦?”太宗有些焦急地問道。
宗敏思量片刻答道:“紙幣不得民心只能說百姓們對朝廷沒有信心。一個國家的百姓如果連本國的錢幣都不愛惜,皇上又怎麼能指望著他們能在這個國家裡安居樂業呢?為今之計,皇上要向百姓們昭告紙幣也是錢的公告。光是說還不行,官府在向百姓們徵收稅賦時必須收納紙幣才行。這樣才能讓百姓們切實地認識到紙幣也能當錢花的現實。”
太宗點頭讚許道:“還是愛卿通達。是這麼個道理。那好,朕即日就責令大金境內的各個州府衙門,讓他們按照愛卿的提議去徵收稅款,讓百姓們對朝廷有信心。那麼,高麗人咱們可怎麼跟他們交涉呢?”
宗望建議道:“皇上,高麗人無非是為了謀利。既然他們不認可紙幣。臣以為可以等咱們把國內的紙幣發行穩定之後再與他們開啟通商談判。總不能因為通商外國讓國內的市場變得人心惶惶。要不,與高麗的通商就暫且先放一放。凡事等南下的將士們回來之後再說。”
“好吧。反正胭脂也不當吃喝。即便是六宮粉黛無顏色,咱們的日子也得照樣過啊。”太宗說道。
大家聽了被太宗改編的唐詩,都不由得笑了出來。御書房內的氣氛也比最初時活躍了不少。太宗接茬問道:“說起南下,烏珠倒是一直都在山前山後地操練著兵勇。西夏的馬匹究竟啥時候能送過來啊?”
希尹聞聽此言,慌忙給太宗磕頭請罪道:“皇上,臣罪該萬死。”
太宗很是驚詫,他問道:“愛卿何出此言?前些日子朕還聽報信的人說西夏人已經答應了借給咱們馬匹呢。難道說此事有變?”
希尹從公文袋裡拿出一紙契約,雙手呈交給太宗道:“皇上,這,這確實是西夏王親筆簽訂的借馬文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太宗接過文書迅速地翻閱了一遍,便皺眉道:“這文書上白紙黑字寫得清楚,又蓋著通紅的王印。可即便如此他們也還是說話不算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