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舊歲(第1/2頁)
章節報錯
宗望笑道:“這好辦。既然鄉紳們有糧,你回去就做兩副匾額。對那些願意給你交糧食的,把寫著賑濟災民的匾額掛在他們家的門上。至於那些不願意借你糧食的,你就寫一塊為富不仁的匾額掛在他們家的門上,不許讓他摘下來。”
“這個法子好,對那些愛算計的人,就應該好好羞臊羞臊他們。”弦子讚道。
墨染也稱讚道:“人一旦有了溫飽,就會求名求利,你這一招專能治他們求名的心思。”
迪古乃拜謝道:“多謝王爺指點,等我回去了,一定照做。”
宗望說道:“此處雖曾是南朝的都城,但是現在已經歸了咱們所有,穩定民心無非是讓耕者有其田,有其產。有恆產者有恆心,我認為比起一味地平叛討逆,先讓當地的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更重要。百姓一旦吃飽了肚子,過好了日子,誰還會撇家舍業地鬧著要推翻大金呢。再說,市井小民,在乎的不過是柴米油鹽,誰當皇上日子久了對他們來說還不都一樣。”
迪古乃讚道:“王爺真是一針見血。”
宗望笑著建議道:“別光說賑災,你也跟染兒講講汴梁城現在的樣子吧。”
迪古乃道:“哦,說起來,我還給夫人帶了不少當地產的糕點。夫人當年在我們的營寨裡時,就帶著很多糕點啊。”
墨染不好意思地笑道:“讓將軍見笑了。我確實喜歡這一口吃食。”
迪古乃講道:“現在汴梁城早就恢復了秩序,百姓們的日子算是過得有條不紊,不似當年那般混亂了。夫人不要擔心,我們本來也是為了治世不是為了亂世的。”
弦子見二人聊起了汴梁城的糕點,便湊趣地說道:“汴梁城雖然有精美的點心,但咱們家這邊也有地道的小吃。將軍,您嚐嚐這個。”說著,弦子就用湯勺舀起一勺帶著湯汁的皮凍似的吃食放在了迪古乃的碗裡。
迪古乃端起碗仔細打量著這塊“皮凍”,只見它形似凝脂,外層被油煎的金黃焦脆,看上去就是很好吃的樣子。迪古乃咬了一口,果然,這凝脂似的皮凍就著芝麻醬的醬湯和香菜、蒜末、黃瓜絲在一起口感真是好得沒話說。迪古乃讚歎道:“我離家這麼久,不知道什麼時候咱家這邊又出了這麼一道美味!”
弦子得意地笑道:“將軍吃著還行嗎?這是我的發明哦!”
迪古乃驚喜地稱讚道:“弦子姑娘還真是心靈手巧,不知這美味叫什麼名,是怎麼做出來的?”
弦子笑道:“這東西我還沒想過給它起名字呢。不過,它的材料倒是很普通。這凍子是用綠豆粉熬出來的。如果沒有綠豆粉,紅薯粉、土豆粉也可以熬製。等熬出的粉定了型,再把它切成塊,之後放在油鍋裡慢慢地煎成金黃色就可以了。我比較喜歡吃老一點兒的,硬一點兒的,所以火大點兒就能煎出鍋巴來。至於配料麼,您要是嫌做芝麻醬湯麻煩,也可以用骨頭湯來配它。切半個茶葉蛋放在湯裡和粉塊一起盛出來吃最好吃。”
迪古乃聽完了小吃的做法,忽然想起了一個問題,他笑道:“既然這東西製作也並不麻煩。食材的主料也不精貴。這要是帶回河南那邊推廣開來,說不定還能給饑民們救救急呢。”
弦子連忙也叫好道:“我本來只是為了解饞做著玩兒的,既然將軍能拿它去賑災,派上大用場,我一會兒就把它的製作方法給您寫在紙上。等您回去了叫廚子們學著做就是了。雖然不見得有多好吃,但好歹也能湊數幫大家騙騙肚子啊。”
墨染笑道:“怎麼會不好吃呢?人在餓極了的時候,什麼都好吃。估計你這道小吃在災民們看來就是蟠桃會上的美食了。不過,這麼好的東西必須得有個像樣的名字才行。叫什麼好呢?”
宗望接過話茬道:“這小吃本來就是個很實在很樸素的東西,既然它是用綠豆粉熬製成的,又是在油鍋裡煎出來的。那就叫‘煎粉’好了。吃食這東西千萬別起名起得太花哨。太花哨的東西不接地氣,人吃完了會飄起來的。”
大家聽了宗望的一番理論都連連點頭稱讚。
迪古乃一邊品嚐著煎粉,又一邊滔滔不絕地跟大家講了很多外邊的故事,弦子聽入了神,手撐著下巴,看著迪古乃的神采飛揚。宗望見狀心中就有了計較。
菜過五味,宗望問迪古乃道:“今天這頓飯吃得還好吧?”
迪古乃稱讚道:“好久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菜了,夫人真是手巧。”
宗望笑道:“既然你喜歡吃她的菜,我就讓她教會弦子,讓弦子將來做給你吃。”
宗望的一席話讓迪古乃和絃子都感到過於突如其來,倆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宗望對迪古乃道:“弦子是將門之後,以前在皇宮裡歷練過幾年,通達事理。現在幫著染兒一起打理王府。咋樣,相中沒有?”
在迪古乃看來,雖然弦子算不上是美人,但她的這番經歷卻非常難得。而且是跟著墨染學做事,那一定不會有錯。於是,迪古乃笑道:“全憑王爺做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宗望又問弦子道:“迪古乃是我的心腹,他年輕能幹,又沒有婚娶。”
“王爺不必跟我說這些。你們要是吃完了,我就撿碗了。”弦子邊說邊撤下了自己的碗筷和桌子上的空盤子出去了。
“到底是姑娘,再潑辣也怕羞。”宗望笑道。
飯後,迪古乃留在王府裡向弦子學習煎粉的製作方法。宗望則帶墨染上街置辦年貨。熙熙攘攘的大街讓墨染重新找到了過去的感覺。這裡雖然是會寧,但是街市上卻是似曾相識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