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山珍(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慈儀聽了太宗和皇后的一番計較只覺得一陣心涼。父皇和母后如此現實,真不知自己將來能嫁到哪裡,能不能賣上價錢。也許在他們看來,女兒和一頭年豬也沒什麼區別吧。
“等一下,等一下。父皇要給兒臣說親,好歹也要讓兒臣對那公主有個瞭解不是?”宗磐提議道。
皇后笑道:“好啊。你能和她多親多近的話,將來她嫁給你也會容易一些。對了,她跟本宮提過獵熊取膽的事。要不,你就藉著這個由頭跟她去狩獵互動一下如何?”
宗磐忽然間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深山老林,四野無人,寅吃卯糧。這是多麼合情合理的一件事啊。再說,要是生米煮成熟飯,那麼這個公主豈不是百分百會嫁給他了?於是,他連忙向皇后應承了這件事。
皇后見宗磐態度很是積極,便笑著對他說道:“你去獵熊時一定要跟那公主說明白,只要她願意嫁給你。那麼咱們和高麗通商也不是問題啊。”
宗磐聽了皇后的建議連連稱是,他又對太宗說道:“父皇,梁王要南征,兒臣想著替他徵兵,為他分擔些負擔。”
太宗應允道:“徵兵、製作兵器都是要花費銀子的,你只管去朝斡魯補要就好。另外,朕以為烏珠這次出征一定能成功,所以朕想讓你做他的副帥。你有戰功,在加上高麗的姻親,將來說話一定更有分量。”
“還是父皇心疼兒臣。”宗磐笑道。
“這傻小子。”皇后很愛憐地錘了宗磐一拳。
墨染把從長白山帶回來的山核桃用火鉗擺在了炭盆上,和絃子一起分享。弦子一邊用火鉗子翻著炭盆上的核桃皮,一邊對墨染說道:“謝謝夫人走那麼遠還惦記著我。”
墨染笑道:“我在宮裡一直受你關照,自然會想著你。”
弦子把烤好的核桃雜碎道:“夫人太客氣了。這核桃叫秋子,別處都吃不到。我小時候阿瑪也經常剝給我吃。要曬乾,去掉外皮,再用火烤,最後才能吃到嘴。說起來王爺還是真寵著您,給元妃發喪這樣的日子,愣是不叫您去。”
墨染無奈地笑道:“他呀,乖張得很。元妃是他的妻子,就是王府的主母,主母死了奴僕們總是要去送一送的。他這樣安排少不得被人說三道四。”
弦子笑道:“那就說明王爺沒把你當成奴僕看待,不想委屈您嘛。再說,她死就死了吧,有什麼可送的。其實,我本來也是住在王府裡的,後來王爺擔心元妃容不下我,才送我進了宮。夫人,過些天王爺來接您回去的話,您也帶上我吧。宮裡可沒勁死了,人一個個比猴都精,我可真快受不了。”
墨染笑道:“你既然不喜歡這兒,我們就一起回家。”
“太好了,終於可以回家了!”弦子開心極了,又跟墨染扯道:“雖然您沒去送元妃,可這高麗公主還真是大老遠顛兒顛兒地趕過來給她上香祭拜呢。”
墨染好奇道:“莫非這位高麗公主和元妃是舊相識?”
弦子聽墨染一說,捂著肚子笑道:“狗屁相識,都是逢場作戲!夫人還記不記得前一陣子王爺拒絕了高麗人的求婚?”
墨染驚訝道:“元妃屍骨未寒,難道她們就……”
弦子冷哼一聲道:“這公主就是來探個虛實,看看哪位王爺勢力更大,調查之後好再做定奪呀。都是攀附權勢的把戲,他們的這點兒心思,我在皇宮裡見得太多了。”
墨染這才點頭道:“原來如此。你不說我都不明白。”
弦子又分析道:“她先去了宋王府,又來拜見皇后。這十有八九是在跟皇后娘娘毛遂自薦呢。”
墨染問道:“這麼說她有可能成為太子妃?”
“肥水不流外人田,差不多吧。不過,我倒真不希望她這樣心狠手辣的人嫁給咱家王爺。聽她說什麼‘活熊取膽’我就不爽。我阿瑪還活著的時候跟我說起過他進山獵熊時的發現。當時,他看見一隻母熊帶著三隻小熊在林子裡玩。小熊很頑皮,經常趁著母熊不留意的時候就爬上了樹。母熊怕小熊從樹上摔下來,會像人一樣站起來用兩隻前爪把小熊從樹上抱下來,再吼叫著朝小熊的頭上打一巴掌。我阿瑪說,當他看到熊在山林裡這樣的生活時,就再也不忍心射殺它們了。雖然我阿瑪看到的是棕熊,但我想黑熊也有這樣的天倫之樂吧。”弦子溫情脈脈地說道。
注意:本文清火偏方因人而異。
本章觀點依據
中國人對道家和道教的推崇與應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在前漢時,皇帝為了休養生息,尊崇黃老之學,提倡“無為”“清靜”。到了後漢,以黃巾起義為代表的農民起義軍以老子為旗幟,號召人民起來摧枯拉朽,以道家理論為外形的道教雛形也正形成於這一時期。道家與道教在唐朝完成了合璧。唐高祖奉老子為祖先,在羊角山為其修建老子廟,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時,道教更為盛行。皇帝命令生徒學習《道德經》《莊子》《列子》《文子》,令士庶人家家家購置《道德經》。天寶元年,皇帝將老子升入上聖,四配為莊子南華真人)、文子通玄真人)、列子沖虛真人)、庚桑子洞虛真人)。此時,道家人物已經成了道教的偶像,道家著作也成了道教經典,道教與道家融為一體,二者並稱,不作區分。
參考文獻
王沐 道教與道家的關係及其區別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1986 (2) 38
喜歡北風胡馬請大家收藏:()北風胡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