闍母很策略地回答道:“元妃娘娘生前與靜舒公主關係十分親密。公主還曾送過娘娘一顆夜明珠。宋王聞知公主要返回高麗,念及元妃娘娘與公主間的情誼,就命下官來恭送公主一程。”

宗磐心中暗想:這高麗公主難不成在之前就和宋王府有勾結了?看來她是押雙份寶的。斡離不這個老奸巨猾的東西,明面上推辭了高麗公主的求婚,暗地裡卻和她暗通款曲。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想到這兒,宗敏對闍母說道:“哦,你既然已經見到了公主,那就完成斡離不交待給你的任務了。既如此,你就快回去跟他覆命。剩下的路,我送公主回去便是。不勞你們費心。”

闍母堅持而固執地說道:“下官來送公主是為了金與高麗兩國的安寧。公主在金國如若出了半點閃失,我們都沒法和高麗君臣交待。萬一因為我的翫忽職守導致公主遇險,兩國間一旦起了爭執,我豈不是要成為大金的罪人。望殿下三思,還是請殿下把公主託付給下官,讓下官送她回去吧。”

宗磐不高興道:“我在這兒陪著公主,公主能有什麼閃失。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你是不是覺得我會對公主圖謀不軌。你以為大家都像你一樣齷齪骯髒?想著那些苟且之事?”

“下官不敢。下官……”見宗磐盛氣凌人,闍母不知該怎樣辯解。

靜舒勸阻宗磐道:“殿下不要誤會,闍母將軍沒有衝撞您的意思。他也只是就事論事。”

“闍母,若不是看在公主出來給你求情的份上,我今天一定抽你五百個嘴巴。什麼打狗看主人,這樣的人情世故我可不懂!”宗磐罵道。

闍母畢竟是武將,見宗磐這樣出言不遜,怒火中燒,恨不得上去把他打成肉醬。

靜舒見闍母攥緊拳頭,忙說道:“都是我不好,引得二位爭吵。殿下,山我就不陪您進了,至於獵熊,我也沒有什麼經驗。您自行處理就好。對面就是高麗了,我也該回去了,多謝殿下一路相送。我們就此別過吧。”

“啊?這。”宗磐急了,忙阻攔道:“這怎麼行?咱倆一起來的,你自己回去了,難道叫我一個人回京面見母后?”

靜舒推辭道:“不瞞殿下,殿下有皇后娘娘要孝順。靜舒也有母妃要照料。我已經離開了高麗很多時日,再不回去只怕母妃掛心。”

“那怎麼辦?咱兩國的生意你還談不談了?”宗磐亮出了殺手鐧,他知道靜舒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錢。

靜舒委婉地說道:“殿下若想與高麗通商,我回去向仁宗大王稟報就是。只是,現在貴國的態度並不明朗,希望您在聖上面前也要多做勸諫工作,多多努力才行啊。生意肯定是要做的,這也和咱們雙方的態度有關。”

宗磐無奈地想著:這大概就叫煮熟的鴨子飛了吧。都怪闍母可惡,有的沒的跑過來插一槓子。可這事說白了還不就是斡離不放不下爭權奪勢的心思鬧的嗎!宗磐耐著性子對靜舒說道:“公主想家情有可原,這樣吧,我也不去獵熊了,我送公主回高麗。”

“不用了,殿下是專程為了給皇后娘娘取藥才來到這裡的。我和闍母將軍一起回去就好。殿下只管行孝道,做人子的表率吧。”靜舒立即回絕。

宗磐見說不過靜舒只得讓步。他對闍母說道:“公主若出了半點閃失,我都讓你陪葬。”

“知道了。”闍母不輕不重地說了一句。

靜舒如同出籠的鳥,頭也不回地跟闍母離開了是非之地。

註釋

漢文化的主體思想是道家、儒家和法家。主張順應自然規律的道家是主張教化的儒家和主張懲罰的法家的根基。換而言之,中國人在瞭解事物的規律時,首先要教育引導人順應規律,其次還要告誡人一旦違反規律後會受到哪種懲罰。這就是這三家宗派的基本關係。因此,“清靜”“無為”的道家思想可以說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根基源流,也是中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因為中國人有句話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句話就是“無為之治”的通俗表現。在實踐時,道家思想借助了一個充滿正能量的載體道教。

喜歡北風胡馬請大家收藏:()北風胡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