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望說道:“如果仁宗大王同意上表,那麼請大人以後不要再叫士兵驅逐大金漁民的往來船隻了。還有,保州城外的土地並不屬於高麗,希望仁宗大王允許大金的百姓在城外的土地開荒耕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資謙應承道:“王爺放心,下官一定向大王轉述您的意思。”

李資謙心想:三拜九叩就不差這一哆嗦了。高麗上表已經成了必然。一旦稱藩連仁宗大王都是金國的臣屬,何必還去為了城外的土地和江上的漁船與金人較勁,自找不痛快呢。

宗望又問道:“在下還聽說被扣押的漁民捱了貴國軍人的鞭打?”

李資謙連忙說道:“下官已經叫人去懲罰那些打人計程車兵了。醫藥費也一定賠給貴國的漁民。”

宗望對李資謙作揖道:“大人真是仁義之至,在下萬分欽佩。”

李資謙應付著宗望,心中卻叫苦不迭。

然而,宗望並不知道,他與李資謙的談話都被屏風後的一雙秀目盡收眼底。原來,靜舒得知會寧來的金使已經到了高麗王宮,就想跑出來看個究竟。特別是當她聽說給保州百姓治病的神醫也在使者的行列中時,就更是想請這位郎中來給母妃看病。見外公與金使結束了談話,她就想趁著外公沒從會客廳出來之前溜回自己的寢殿。但遺憾的是,她還是被李資謙發現了。

“殿下是要去哪裡啊?”李資謙的一句問話攔住了靜舒的去路。

靜舒見自己跑不掉,只好站直身子回來與李資謙見禮。雖然她才是公主,但位高權重的李資謙更像是凌駕於高麗王室之上的太上皇。無奈何,靜舒拿出了公主的架勢,向李資謙問好道:“外公叫我?”

“殿下不要嫌老臣話多。殿下整天這樣在王宮裡東遊西逛、無所事事真是不符合您的身份。殿下也一天比一天大了,應該時刻考慮到王室的尊嚴,為高麗多做些有用的事才對。”李資謙倚老賣老地批評道。

靜舒心裡老大的不願意,但那又有什麼辦法呢?哥哥身為仁宗大王還不是一樣要受李資謙的訓斥,何況自己只是個公主而已。

見靜舒不敢反駁,李資謙反而更加來勁地罵了起來。他嚴厲地質問靜舒道:“老臣聽說殿下前幾天還跑出了王宮。殿下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

靜舒怯生生地辯解道:“我出去不是為了玩,只是想去找尋有本事的郎中來給母妃看病。您去了一趟開京,結果卻沒能找到名醫。可,可母妃的病不能一直拖著呀。”

“殿下是在責怪老臣辦事不利嗎?”李資謙質問道。

“那我倒是不敢。李大人在高麗一言九鼎,誰敢說您的不是?”靜舒被逼得無路可退,只好反唇相譏。她繼續解釋道:“聽說從會寧來的神醫治好了保州的疫病。我來會客廳只是想看看這神醫在不在。並不是閒得無聊才遊逛至此。”

李資謙不想再和靜舒廢話,他轉了話題道:“你既然在屏風後邊看了這麼久,想必你也能看懂高麗和金國的關係了吧?”

靜舒沒接茬,心想:就你那個慫樣子就能代表高麗和金的關係了?

看到靜舒不恭順的表情,李資謙心裡也很不爽,畢竟自己很丟人的一幕被晚輩們看了個毫無保留。但他壓抑著心中的不滿對靜舒說道:“殿下,如今金已經不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為今之計,我們必須和他們結成牢固的關係才有立足之地。殿下今年也有十五歲了,該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了。”

靜舒冰雪聰明,當然明白李資謙的意思。她很反感地拒絕道:“和金鞏固關係的方法有很多,幹嘛動不動就和親呢?李大人,您的辦法會不會太老套啊?”

“只要辦法有效,辦法老套一點又有什麼關係呢?早年間金太祖跟我們提親,我們考慮到他們與遼的關係勢同水火,所以就沒敢應這門親事。現在好了,遼亡了,宋也不存在了。我們可以義無反顧地與金結交。殿下只管嫁過去就好!”李資謙獨斷專行地告知靜舒。

靜舒氣惱而決絕地問道:“我要是不去,你能把我怎麼樣?”

喜歡北風胡馬請大家收藏:()北風胡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