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來到戰俘營,見戰俘們叫喊得沸反盈天。有士兵高喊一聲:“都安靜了。王爺來了。”

戰俘們見宗翰器宇軒昂,虎步向前,不怒自威,都被他的氣勢驚得閉上了嘴。

宗翰掃視了戰俘們一眼,問道:“不願意投靠我們的,待我們清點了山寨物資,分了你們糧食,自會放你們回去。你們何必一心求死?”

有戰俘答道:“我們堂堂中華男兒豈能被你們這些蠻夷所俘?就算你放了我們,我們也不願意做蠻夷皇帝的百姓順民。”

宗翰沒想到這群草寇竟然也有士大夫般的華夷之分的思想覺悟。可見他們是打根上就在排斥著與和自己不同的人的有關的一切,骨子裡也是一股執拗偏激的自憐與自負。而自己本身就是個異族首領,想要勸說這些頑固的傢伙又談何容易。宗翰略加思索道:“各位義士一心想要殺身成仁,實在是讓人敬佩萬分。你們口口聲聲地稱自己是“中華男兒”,在下倒想在各位英勇就義之前問一問何謂“中華”何謂“蠻夷”?”

一個戰俘答道:“中華就是我們漢人的天下,不是蠻夷的居所。我們漢人的皇帝是龍,是真龍天子。蠻夷的首領都長著牛頭,似野獸一般。”

宗翰笑著追問道:“各位可有見過真龍啊?誰能告訴我龍長什麼樣子?”

戰俘猶豫了一下答道:“真龍我們沒見過。可寺廟的柱子上就描龍畫鳳。龍長著鹿的犄角,馬的臉,兔眼鷹爪。”

宗翰接著那戰俘的話說道:“我聽說黃帝在打敗炎帝和蚩尤後,巡閱四方,“合符釜山”。“合符”統一了各部軍令的符信,讓各部結成了兄弟之盟。他還從各部落聖物身上各取一個部位,把這些部位重新連線在一起創造出了寺廟上的龍。龍代表的就是天下一家。”

戰俘不屑道:“天下一家也和你們女真人沒有關係吧?”

宗翰反駁道:“怎麼沒關係?女真人的聖物是名叫海東青的鷹。沒有鷹爪哪來的龍爪?你們口口聲聲叫女真人是蠻夷,可從根兒上論起來,咱們早在三皇五帝時就已經是兄弟手足了。我們女真漢子也是中華男兒啊!只不過,你們久居漢地,我們祖籍東北,車船不便,文字不通,才荒疏了往來。如今,大金的皇帝也穿龍袍,我們講究的一套和中原的禮儀並無不同。”

戰俘說不過宗翰,但他依舊蠻不講理地爭辯道:“可不管怎麼說,異族皇帝就是不行!”

宗翰舉例道:“我聽說李世民也有鮮卑人的血統,他不也是一代明君?只要是個穿龍袍的好皇帝,你們何必問他姓胡姓漢?你們迷信趙氏王朝,結果康王炸掉黃河棄你們而去。真正的大國不怕與異族接觸,只有卑弱的國家才故步自封。任何不承認“異族”建立的王朝的人都是在蓄意挑撥我中華兄弟間的情誼,是在斷送中華的千年根基。”

“好!”如鹽帶頭叫好鼓掌。其他人也如夢初醒般地跟著熱烈喝彩鼓掌,就連剛才吵著要去死的戰俘們也都議論紛紛,頷首稱是。

見狀,宗翰趁熱打鐵道:“你們眼中的金兵南侵,也許過了千百年之後就會變成中華史書上一場“兄弟鬩於牆”的大戲。孰是孰非後人自有定論。你們都不要鬧,待明天收了行李,領了糧食,就都回家去吧。”

戰俘們見宗翰又明理又仁義,都跪拜稱謝。

如鹽見宗翰解決了鬧事的戰俘們,便對他欽佩不已地讚道:“真沒想到哥哥原來還懂華夏文明。您剛才說的那些,我都不知道。可我平時並不見哥哥看考證學的書啊。”

宗翰笑道:“我也不是很懂。我說的那些都是聽高先生他們講的。如今女真人入主中原,我們既然要和中原人相處,那就得了解他們的想法。我認字少,做不了學問,所以就愛聽別人說。”

如鹽好奇地問道:“龍的爪子真的是哥哥說的海東青的鷹爪嗎?”

宗翰有些含糊地說道:“呃,這我就不知道了。大抵上鷹的爪子都長得差不多,誰知道龍長的是哪種鷹的爪子呢?”

如鹽也點頭附和道:“對對,這些細枝末節沒必要深究,只要最終能湊出一條完整的龍就好,管他那麼多呢。海東青是什麼?是貓頭鷹嗎?”

宗翰搖頭否定道:“不,不。海東青是我們那裡土生土長的一種猛禽,善於捕獵。不過也正因為它善於捕獵,所以當年遼國的天祚帝才逼著我們上交這種鳥,交不上來就要興師問罪。”

“他要,你們給他不就得了?”如鹽說道。

宗翰苦笑道:“海東青不比家養的雞鴨鵝,哪是那麼容易捉到的?它的巢穴在懸崖峭壁上,想去捉鬧不好就要出人命。再者,就算是抓到了也不好。有的鷹脾氣大,不吃不喝就死了。最終我們實在是陪這些遼人玩不起了,就起兵造了反。”

如鹽驚歎著咂舌道:“遼亡竟然是因為一隻鷹!”

宗翰解釋道:“其實是因為兩國積怨已久。遼使來到女真部落就搶男霸女無惡不作。我們也是不堪其擾,忍無可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鹽連連點頭道:“就是就是!幹嘛要忍氣吞聲向這樣荒淫無度的國家俯首稱臣?反得好!”

宗翰嘆息道:“一般人都只能看到女真起兵抗遼,覺得那是在反壓迫,但卻不能接受我們攻陷汴梁的事實。要不然也不會有今晚這麼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