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風起(第2/2頁)
章節報錯
蓮萼聽到聲響,連忙睜開眼睛:“公子功課做完了?可是要歇息了?”
“你先睡吧,不必管我。我還不想睡,到院子裡去練練顧統領教的功夫。”顧桓吩咐。
今日不就學了紮馬步?還要怎麼練?蓮萼不明白,卻也沒有多言,答應了一聲,到樓下的房間睡覺去了。顧桓病好之後,知道自己秘密太多,從來不肯要丫鬟守夜。
小樓裡的燈熄滅,黑暗籠罩了院落。
天上繁星閃爍,靜謐的院子只聽見一陣陣蟲鳴聲,森森樹木在夜風中沙沙作響,樹蔭下原本紮馬步的小少年已經換了奇怪的姿勢,伴隨著呼吸的節奏,做出顧統領未曾教過的動作。
這只是一個開始,總有一日他會將《無名訣》練至臻境,屆時所學就可以成為他展露身手的原由。
顧桓的氣息漸漸融入夜色之中,小小的少年彷彿與這寂靜的夜色融為一體。
收功之後,顧桓沒有驚動任何人回到了房間。
此後,顧桓的日子步入了正軌,早起吸納紫氣修習心法,請安後去上學,下午放學來校場習武,晚上寫字背書,臨睡前練武,日子過得緊湊而充實。
學堂裡的六藝課,他也從不缺席。就連他自認為最有優勢的數科,他也認真去學,因為古代計算題的表達、計算方式、單位度量都不一樣,科舉中偶爾也會考到,到時候要是輸在數學題上,就冤枉了。
禮科要學學五禮,即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中華乃禮儀之邦,祭祀、飲食、婚、冠、弔唁、面聖……處處皆有禮可徇。勳貴高官子弟,無論男女都要懂禮,若是中了進士入朝為官,禦前失禮可是大事。
充實的日子過得飛快,很快就到了休沐日,顧桓約了同窗們到潮海樓“飲早茶”。
潮海樓是粵式茶樓,隨著廣州府的貨品一船一船地運往京城,粵式茶樓也在京城流行了起來。潮海樓秉承了粵式茶樓的“富貴氣派”,是京城茶樓中的翹楚,裡面設有單間、雅座,喜歡熱鬧可坐在輝煌的大廳裡,喜歡清靜的則選擇雅緻的中廳。
求知堂的學子們到時,潮海樓的大堂已經坐滿了人。今日來的,都是素日與顧桓交好的幾位,除了顧林和顧行外,還有三品威烈將軍家的小公子孫遠、文安伯府客居的表少爺楊煥成、大理寺卿嫡長子韓文瑄。
幾人身份不同,卻頗為合得來。韓文瑄是他們之中唯一的文官家的孩子,成績在班上數一數二,俗稱“學霸”。就這樣人品出眾學業上佳,前程無量的好孩子,他的父親卻莫名地不喜他,可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剛走入大廳,空氣中飄散著陣陣馥郁茶香,耳邊也傳來絲竹管絃之音。富麗堂皇的大廳中央,幾位青衫俊秀的男子全神貫注地演奏著悠揚婉轉的廣府音樂。
“這家茶樓的東家可真有意思,請來這些樂師演奏廣府音樂,果然又地道又風雅。”韓文瑄贊嘆。
“可不怎麼說是京城最好的粵式茶樓呢,果然百聞不如一見。今日咱們吃大戶!”一旁的顧行笑道,他是顧家旁支子弟,家業早已敗落,來粵海樓吃一頓早茶,花費與尋常酒樓一桌席面相仿,若是他自己,是捨不得來的。
眾人都笑了起來,走進顧桓早讓人定下的雅間。
雅間裡,一個清秀的小廝正在用紅泥做成的小火爐燒水,爐內燃烏欖核做炭,不見一絲煙氣。
待眾人坐下,侍者進來問道:“客人是自帶茶葉,還是嘗嘗我們這裡的茶?”
“就用你們的茶吧。”最有經驗的顧林做主,他笑著解釋:“他家用的是西郊外九峰山上的九龍泉水,泡西湖龍井最佳。”
其他人也沒有意見,他們都不是嬌慣的性子,講究不喝外頭的茶。
瓦罐裡的水開了,茶葉放下去,一陣馥郁的清香頓時彌漫開來。
品了一回茶,侍從又上了點心。
叉燒包、虎皮鳳爪、薄皮蝦餃、蒸排骨、鮮蝦蔬菜餃、蘿蔔糕、馬蹄糕、瑪拉糕、雙皮奶、流沙鳳凰包、粵式拉腸粉……數十樣冒著熱氣的點心接連送上,眾人目不暇接。
粵式早茶是不講究“食不言”的,眾人邊說邊聊,氣氛逐漸熱切,一時間賓主盡歡。
“我聽我祖父說,萬壽節時,鎮南侯府世子會上京獻海戰繳獲的八門紅夷大炮,屆時請顧林你一定要我我引見!”威烈將軍家的小公子孫遠道,他素來讀書不好,想要習武,家裡又不贊成,煩惱得很,最佩服的就是鎮南侯世子楊澤。
“大表哥啊!”顧林感嘆了一下,“最近好多人說起他……不瞞你們說,我都好多年沒見過他,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呢,只聽人說我小時候他還抱過我。”
“抱過你!”一眾有英雄情結的小少年都不由得嫉妒地看著顧林,讓他不禁得意大笑。
鎮南侯府世子進京,今上已是知天命之年,卻未立太子……京城各方,已是風起雲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