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們的世界風起雲湧,小公子們的世界卻仍然風和日麗,少年們飯後又來到了京郊名勝桃花塢遊玩。

桃花塢其實是一片種滿桃樹的山坳,夾雜綿延的青山之中。此時花期已過,青翠的枝葉如一片綠雲,枝葉掩映間,隱約可見幾處精緻的房舍宅院。這裡最有名的就是桃花塢裡桃花庵。

“往年桃花盛開時我與大哥來過,那才是煙霞似錦,如夢如幻。”顧林遺憾地說:“可惜如今不是花期,連果期都過了,只有這滿園的樹葉子。”

韓文瑄笑道:“咱們今日來,可不是為了賞景。今上五十大壽,開了恩科,如今秋闈在即,許多學子在此開文會,咱們也去觀摩觀摩,學習一二。”

顧林恍然大悟,向顧桓問道:“你也是這個意思?”

“不錯。雖則咱們童試還未過,但我想著,那不是遲早的事嘛,早點來看看也好。”顧桓笑道。

孫遠聽了笑道:“韓大哥也就罷了,三郎你也有這麼有把握?”

“這是當然,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顧桓理直氣壯。

少年們說說笑笑,沿著曲幽小徑,邊走邊賞景。這些桃樹都有了百多年樹齡,枝幹虯壯,樹葉繁密,走在期間,只覺得陰涼舒適,暑氣也隔絕一空。

“前面有一條桃花澗,春天的時候落英繽紛,鋪滿了溪流,正合了那句‘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只可憐這滿樹芳菲,不知流落到哪裡去。”顧林感嘆。

“二哥還是這樣花月肚腸。花開花謝本是自然規律,若花兒不謝,又哪來果子吃?”顧桓笑道。

“你不懂!”顧林搖了搖頭,不理這個不解風情之徒。

一條潺潺流水的小溪出現在眼前,溪水清澈見底,鵝卵石間也見一些小魚兒遊來游去。小溪上有一座小巧的石拱橋,走了過去,穿過一條彎曲的鵝卵石小徑,眼前豁然開朗,這裡的桃樹種得頗疏,每一棵都高大粗壯,寬敞的桃樹之間擺放著一張張的方桌,每張方桌的四周各擺放著一條長凳,學子們坐在桃樹間高談闊論、探討時文制藝,也頗有雅趣。

不遠處是幾座精舍,也就是桃花庵。桃花庵其實是一家酒肆,供遊人歇腳,也賣飯食,酒卻只有一種,就是桃花酒。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這可真是神仙一樣的地方。

據說這個人間仙境是開國太祖晚年命人所建,晚年長居於此。太祖駕崩後遵其遺囑將此地向民間開放,目前仍是內務府在打理。

百十年來,多少文豪墨客在此留下佳作詩篇,一代代的學子們也來此瞻仰先輩墨跡。

顧桓猜測,這位開國太祖或許也是一位穿越前輩,歷史的每一個前進的腳步,都有其偶然和必然。

顧桓幾人剛到,就有人向他們打招呼,原來是求知堂乙班的學子們。在求知堂,透過童試的學子可以升到乙班,即有資格參加秋闈了。

韓文瑄帶著幾個小少年走了過去,他們幾人中,無論學業還是年紀,都以韓文瑄為長,自然由其帶頭。

幾個小公子見過了師兄們,就安靜地搬著凳子坐在一旁,既是來漲見識的,自然安安靜靜地不要打擾別人。

師兄們分析了一回往年的考題,又相互印證著,猜測今年會考什麼。押題,是古往今來的學子們都愛做的事。

八股文包括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其中第一步是破題,題若破得不對,則南轅北轍,後面的文章再是花團錦簇也無用。別看八股文選題都是在四書五經中選,“押題”卻也不是容易的事。

這題分“大題”和“小題”,大題就是四書五經中完整的句子,如“學而時習之”、“古之賢人也”、“鄒人與楚人戰”、“三年有成”這些名句,考生們自然都是滾瓜爛熟的。

然而科舉發展了幾百年,完整的句子都出濫了,押題也容易命中,於是就有考官想出“小題”。“小題”是割裂經文,由不同的句子拼湊起來,句式和語義都不甚明確,考生需要正確理解考官的意圖,才能成功破題,如猜謎一般。

“如前科那題,一個‘二’字,就讓我摸不著頭腦,我按著‘天下三分有其二’破,誰知竟錯了!”一位身材圓潤,搖著紙扇的師兄哀嘆,他上一科落榜了,今年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