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夏希羽的“餐桌論”(第1/2頁)
章節報錯
【夏希羽並不避諱地對我提及“餐桌論”的本質,但當我回想起希羽組研究所的歷史,尤其是1982年下半年至今發生的一切之後,我不得不認同夏希羽的論斷。
世界終究是物質的。
——薛若琳,1984.1】
遊佳燁和薛若琳看著夏希羽走到視窗,接著她們看著他看向窗外、繼續陳述:“所以啊,我們研究所只是僅僅站在中游而已,比下游的國內其他單位肯定要強一些。但如果要追趕甚至超越那些世界頂級的科研機構和高校,就不是透過微羽集團推出幾套明星產品賺錢就可以解決的。我們必須用之前的一切爭取到的時間,儘快探索一套更能發展生產力的人才選拔方式、科研工作流程、決策流程……”
“所以,你放下了手中的大多數想做的研究,是為了做這些?”
夏希羽點頭,認可了遊佳燁的說法:“如果中國能有第二個屬於中國本土培養的中國人才獲得菲爾茲獎或者同等水平的,而這個人恰好出現在我們研究所,說明我們研究所的努力成功了。
“數學,尤其是純數學領域,因為哥德爾不可能定理的存在,做出成果已經不易,可複製地量產數學家實在是太難了。不論是我和水野的獲獎,還是陸家義老師註定獲得的大獎,都是不能複製的歷史。我們研究所需要找到是可以複製這種成果的方法——至少要在數學和哲學之外的領域裡有效的方法。”
“因此,對中、高層級決策者的選拔必須慎之又慎的同時,對真正的數學家和哲學家的選拔卻要儘量寬容——只要是符合條件且思想不夠極端的儘量都收,不論是年少成名還是大器晚成,我們研究所都儘量地給機會。”
夏希羽忽然的沉默讓兩人感到毛骨悚然,過了好一會後,他才對在場的其餘四人沈涵曦、秦若華也在場)繼續說起自己的打算。
“從今年春天開始,我們研究所要開始加入到全球人才池這張‘餐桌’邊。既然宴席已成定局,那我們研究所就要做全世界第一等的大胃王。”
“冷戰的結束總會到來,但這只是軍事層面的。在此之後,直到人類走出地球之前,科技層面的冷戰不太可能終止。在此期間,如果我們不在餐桌上,我們就會在選單上,甚至是在泔水桶裡。”
隨後,辦公室裡其他人看著夏希羽對著窗外沉思。
這時,秦若華趁機說道:“今天謝謝你們倆的陪同,我與涵曦要同希羽要說些事情,你們先回原來的崗位。”
於是,薛若琳和遊佳燁一起離開。
……
走出所長辦公室後,兩人看向彼此,隨後不約而同地前往遊佳燁的住處。
遊佳燁鎖上房門後,向薛若琳詢問道:“若琳,你家裡人那邊,對這邊的近況有何看法?”
後者搖頭:“小姨,我爸媽是什麼人,你還不知道嗎……我父母都是‘老左派’,他們在我剛認識彭天木的時候,就不允許我跟彭天木超出友情的接觸,都希望我跟著去體制內搞研究,還給我強行安排了一個男人。要不是我分配的單位好,他們早就動用各種關係去鬧了。”
“大學畢業後就是這樣,大學畢業後矛盾更大。跟我這個‘改革派’的關係並不好。我會每週打一次電話,但也只會做這一件事。他們研究所目前已經受到希羽組這邊的影響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她們的上級已經從王選那邊搞到了一臺機子。”
“繼《伍豪之劍》【1】之後,他們從七四八工程裡收到的第二項產物?”
薛若琳點點頭,接著嘆了口氣,這才感到有些悲哀:“誰能想到,第二階段以及後續的工作都直到希羽組研究所出手才得以提前五到十年完成。現在想來,方謙大哥和魏思靜大姐真厲害,二十五歲不到就能以第二和第三完成人代表希羽組研究所參與到整個專案之中。這下子又多出了兩個三級或者四級教授。”
“周培源先生最近在對別人提及自己堅定地支援的這個專案時,不只是點了北大的名,還點了希羽組的名。而我父母和周林先生走得近,所以……”
薛若琳忍不住哭了出來,直接習慣性地靠在遊佳燁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