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思齊的語氣中充滿了無奈。

沉默了數秒後,江舟才替黎筱雨一起答應下來,接著在與她走完最後半圈後,一同前去食堂吃飯。

然而,有人比他們領先了半步——徐靈韻和另一名女生一前一後地排在她們前面領餐。

“幸好我們沒有多走一圈,否則的話,估計再晚到三五分鐘,我們面前就要多排三五個人。”

黎筱雨對江舟的說法深以為然,隨即跟著他的腳步前往取餐口排隊。

……

早餐時間結束後,恰巧路過研究所主樓門口的徐靈韻向準備前往科研秘書處的馮琪諾問起了早餐的來歷——

“聽廚師長說,這個菜有特殊的來頭?”

馮琪諾一臉敬佩地從魏思齊說起了這事:“對,這是思齊根據我所說的、我以前在美國吃到過的‘美式中餐老三樣’復原出來的新菜色。據說是最早一批到達美國的華人廚師們確定下來的,這一套配菜在當時比較便於在美國推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雖然造成了刻板印象,但至少在普遍的歧視下紮下了根。我沒想到我只是跟她說了那麼幾句,她竟然就能完全復原我當年吃到的口味,甚至還有不少改良之處。她對食物和食品的理解還真是超過我在兩邊見過的所有廚師。”

“原來如此,那麼現在的中餐在美國是什麼地位呢?”

馮琪諾搖了搖頭:“我當時沒來得及對她說的是,美國的中餐館受到歡迎有三個原因:量大管飽,價格還很低;相對於其他餐館的超長經營時間——二十世紀初的費城中餐館,是從第一天的中午十一點到第二天的上午四點;民權運動以前的中餐館都是極少數對非裔和猶太裔等少數族裔開放的餐館,甚至還讓當地的一部分猶太人形成了聖誕節吃中餐的習慣。唯獨沒有中餐本身的美味。”

“就在我第一次見到夏教授的一週前,我還吃了一次中餐——用夏教授的話來說,是本土化的‘美式中餐’。那天晚上我一共吃了三道菜——陳皮雞腿、浦江安格斯牛肉,以及我作為那家店的老顧客才得以喝到的‘烏雲託月’【1】。”

“憑我在中國生活的近一年半時間裡,我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如果從你這樣的中國人第一次吃中餐,你會發現美國的中餐店基本都不正宗。再加上快餐店的出現,徹底讓舊式的中餐只剩下了極少數的幸運兒。”

“如果美國沒有在六十年代取消移民的配額制,當年的我未必能吃到那幾道新菜式——還會是我在中學時期吃到的老三樣。”

“美國畢竟是個移民國家,不能完全卡死移民——但如果無節制的放進來,所以最合適的方案就是分流。不能給所有移民以完全一樣的政策。”

“這就像我們研究所面對上千份來自全國各地的來信和簡歷的時候一樣,我們沒有像中國的其他研究所一樣做出選擇。”

“最終,這才選出了連你在內的十六名新同事——分到科研崗的四名研究生,以及科研秘書和非科研崗的十二名本科、大專生。我們給你們的待遇當然是不一樣的:目前還是先行工資制度下的‘一崗一議’,中級以上崗位全部會在今年年底之前落實‘一人一議’。”

馮琪諾說到這裡,看了看自己的手錶,發現即將到上班時間,於是轉頭對她做了最後的交待:“在之前的口試期間,雖然你對研究所的改革程序有著與我們五人會議目前的意見完全不同的想法,尤其是對薪資待遇的分配標準有著不同的理解,但你的得分仍舊排名第四。”

“我們允許你充分地保留意見,我只是希望你可以帶著我剛剛說的話,回去結合最新版入職手冊上的內容,好好想一想該如何更快地適應研究所的工作。我們終究不會接納大多數想要進入研究所的人,更是會不定期的與一部分同事們分道揚鑣。你要對這些做好一切心理準備。”

“另外,我感覺你對另一名叫‘江舟’的新同事有些想法。關於這件事,我們研究所又很明確的態度:我們絕不反對任何形式的自由戀愛,不論是同性還是異性之間都是如此。不過,你必須要注意的是,尊重他人的意願,不要侵犯他人隱私,更不要試圖違反研究所規章制度的事。那麼,我們今天下午的培訓課上再見。”

隨後,馮琪諾立刻轉身走過門前的臺階,立刻走進了主樓。

喜歡從零開始的模糊會士請大家收藏:()從零開始的模糊會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