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世界的數學家都在為了黎曼猜想是否被證明這個問題而絞盡腦汁的驗證時。阿貝爾獎又在數學界扔下了一個重磅炸彈。

這天中午,就在數學界正在驗證黎曼猜想是否被證明的時候,阿貝爾獎公佈了獲獎人名單。而作為解決了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缺口問題的高天赫然名列其上。

儘管所有人都知道解決了楊米爾斯問題的高天會獲獎,可是一個不滿十八週歲的獲獎者還是驚呆了所有人。

國內的媒體一得到這個訊息就開始聯絡京大想要採訪高天,可是得知他正在參與一項保密研究之後也只能失望的離開。

不過離開了一部分媒體,還有一批腦子轉的比較快的媒體想到了採訪高天的老師,室友,同學這條路子。

畢竟作為國內首位獲得阿貝爾獎的學者,這個話題一來可以極大的提升民族自豪感。二是可以藉此宣傳國內的學術成果,讓那些張口閉口就是國內出不了頂級人才的黑子們閉嘴。

在接下來的三天中,除了陸院士沒有被記者騷擾之外,其他和高天關係比較好的人都遭遇了各種媒體的圍追堵截。

其中作為高天哥哥的高飛更是被神通廣大的記者給挖了出來。然後他就遭到了記者們的輪番圍攻。提出的問題從高天小時候一直問到了現在。

當然,除了這些被騷擾的人之外,京城大學作為高天的母校也趁此機會在國外好好的揚了一次名。

話題轉回高天。

外界雖然紛紛擾擾,可是卻打擾不到身在保密實驗基地的高天。他仍舊心無旁騖的研究著核聚變裝置。

由於郝院士的迴歸。高天得以從郝院士這裡得到更多的關於託卡馬克裝置的詳細資訊。這也讓他腦海中的核聚變裝置越來越清晰。

這天早上,郝院士找到高天讓他和自己一起去參加會議。收拾了一下東西並將關於高能粒子流點火的方案帶在身上主角就隨著郝院士一同進入了會議室中。

這次的會議主要是各個專案組的帶頭人對於這段時間成果的總結。而高天的方案因為比較有新意,所以被留在了最後。

隨著會議的進行,高天得到了越來越多關於託卡馬克裝置的資訊。尤其是其中不乏新的成果。而這些成果在他腦海中不斷的進行模擬之後再看眼前的方案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會議的最後郝院士將高天的方案給提了出來,而在座的各個組長在看完之後都看向了高天。這時核聚變實驗總工程師李老說道。

“下面我們請這個方案的提出人給我們這些老頭子講講他的方案。”

聞言高天站了起來說道。

“各位組長好,我叫高天,目前是核聚變點火專案組的一員。”

“高天同學我們可都認識你了,你最近在外界可是很出名的。”

一頭霧水的高天沒有管這些細枝末節。直接切入主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