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實驗室關於自己的討論高天是完全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也會一笑了之。他現在已經開始一門心思的投入到了動畫示意圖的製作中去了。

兩天之中,主角除了日常需要和劉京墨打電話除外,就一直在忙碌著動畫示意圖的製作。在第二天的傍晚,高天也終於將東西做了出來。

第三天,拿上複製好的u盤高天就徑直向著實驗室走去。進入實驗室,整個設計組的人已經全部都到齊了。高天也沒有多廢話,直接開始了自己的講述。

“核聚變點火可以分為常規和非常規兩種,而現在採用高能粒子束點火的方式就是非常規方式。其優點在於點火時的高能粒子束能級可控,對裝置和材料負荷小。危險性較低。”

“當然了,有優點就有缺點。而它的缺點就是能源耗費較高,點火時間長。而且在沒有實際實驗之前無法確定會不會有什麼未知的變化。”

高天說完就將做好的動畫示意圖在投影上展示了出來。實驗室的眾人在看完之後也都紛紛討論了起來,只是比起上次的討論,這次的重點主要圍繞在點火方式的可行性上面。

這次的討論一時半會出不了什麼結果,所以高天在將問題說明之後就跟著王峰在一旁聊起了天。

“對了王哥,我們這個實驗組的組長怎麼我一直都沒看見。是誰啊?”

“我們這個組是中科院的郝院士帶隊的。不過郝院士最近去參加一個學術交流活動,要五天之後才能回來。”

“我說怎麼沒看見呢。那我們原來的點火方式就是郝院士設計的嗎?”

“嗯,郝院士提出的想法,後面我們實驗室一起做的設計圖。不過你的這個想法如果能夠透過稽核的話我們的設計圖就該改了。”

和王峰一起聊著天看著實驗室的其他人在那討論,很快一早上就過去了。這時王峰喊著高天一起去吃飯,高天也沒遲疑,站起身就跟著去了食堂。

平靜的過了幾天之後,負責高天這一組工作的郝院士回到了基地。而隨著郝院士的歸來,高天對於點火方式的想法也就到了蓋棺定論的時候。

實驗室的眾人包括高天都在忙碌著計算資料,而郝院士則是看著高天的動畫示意圖陷入了沉思。

一種新的點火方式不單是隻點火這麼簡單,它的背後涉及到的是整個核聚變裝置的設計製造,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將高天的設計看完之後郝院士將高天叫過來問了一些細節上的問題。而對於主角來說,已經在腦海模擬了無數遍的設計當然問不倒他。

“高天啊,你的這個設計非常好,而且對我們現在設計的核聚變裝置來說不會有太大的改動。我會將你的設計提交到會上討論一下。你就先等我的訊息。”

“沒問題郝院士,到時候您需要我做什麼說一聲就行。”

“行,那你先去忙,有什麼事情我會叫你的。”

等郝院士走後,高天也轉頭投入了工作中。只不過王峰對兩人說了什麼較為感興趣,所以湊過來問道。

“你的想法郝院士怎麼說。”

“也沒說什麼,就是要拿到會上討論一下,讓我做好準備。”

“那意思就是郝院士已經認可你的想法了。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王峰今年雖然已經35歲了,但是仍舊童心未泯。出了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比較正經以外,其他時候都是一副孩子樣。

一天的時間很快過去,至於郝院士有沒有將他的方案遞交上去高天是完全不知情。不過就算沒有他也不會說什麼。

畢竟點火方式只是核聚變實驗的其中一個專案。而他現在對整個專案的瞭解還不夠全面。如果為了整體考慮拒絕它他的想法也是完全正常的。

到了晚上高天給劉京墨打去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