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先生說完一段,停下喝茶的時候,人們更是熱烈地討論起來:“那些日本人都不是好東西,一定不能救他們。”

“不救也不行啊!這病傳開去,咱們國家也遭殃。”

“那就只給我們自己國家的人吃『藥』,不給別人吃!”

……

大家正議論著,說書先生一拍驚堂木,又說了起來。

人們立刻就閉上了嘴巴,繼續認真聽。

偶爾有人從外面進來,喊店小二泡茶打擾了他們,還會惹來他們所有人齊刷刷的瞪視。

故事裡,主角是研究出『藥』物,把人救了的。

裡面還詳細寫了『藥』物的製作方法之類,看得出來,作者對實驗器材很瞭解。

這些在茶館裡聽說書先生讀書的人,只覺得文裡提到的顯微鏡細胞核之類的專有名詞特別高大上,很有文化。

而那些懂相關知識,或者乾脆學醫的人,卻覺得天幸多半是個出國留過學,進過實驗室的。

如若不然,他哪能知道這些?

而現在,他們看著小說,甚至都想去實驗室試試了——也不知道他們照著來,能不能研究出西林來……

如果穆瓊知道他們的想法,一定會告訴他們不能。

他上輩子寫過一篇小說,叫《超級細菌》,而正是為了寫好這篇小說,他特地去實驗室待過,青黴素的製作方法,就是他在那個時候學會的。

他那時還特地瞭解了各種實驗器材,以及一些相關的實驗知識,這會兒他寫的時候,就用上了。

但他文裡寫的製作西林的方法,跟實際上的青黴素的製作方法,其實南轅北轍完全不同。

真要按照他小說裡寫的去研究青黴素……怕是一輩子都研究不出來。

不過,別人是不知道這些的。

租界裡洋人醫生,或者懂相關知識的傳教士,也是想要去做實驗的人之一。

不過,在去實驗室之前,他們先買了很多書,寄回國內。

這樣一本書,他們覺得應該讓他們國家的人看看。

當然了,他們自己國家的人,很多人z文不好,這書不一定能看懂……

“《傳染》這本書的前半部分,我已經全部翻譯出來了,這些日子,我會將後面的內容翻譯好。”一個早就在翻譯這本書的傳教士道:“我還要去找一找霍二少,見一見天幸……我覺得這本書,可以在美國出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真是個不錯的主意!我覺得這部書應該會暢銷。”

“我也這麼覺得,天幸的想象力太豐富了!”

“我們可以將他的另外一本書也翻譯過去!”

……

這些人議論個不停,然後這本書,很快就在洋人的圈子裡傳開了。

來上海的洋人,不見得都懂z文,但基本都懂英文,他們將翻譯好的稿子抄寫了幾遍,然後就傳閱起來。

可惜的是,後半部分還沒翻譯好,於是這些人,就看不到完整的……他們都想去學z文了。

《傳染》這本書,熱賣了好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