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了,一場變革正在等著整個北境。

說是變革,其實也不盡然。

因為大將軍府那邊組織人手開始把套過來的難民登記造冊,然後按照人頭髮放種子,沒有工具的人家也可以去借用一套工具,只是說好了秋收的時候要拿糧食抵債。

但是沒有人提繳稅的事兒,所以說百姓們還算積極,偶爾也有那心思多的,人口登記的就少。

只是大將軍府那邊說了,以後也要實行戶籍制度,不可能讓你到處走動的。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規矩。

蘇以安他們靠山屯出了不少人手去幫忙,畢竟他們這邊識文斷字的人很多,像是向北州就被蘇以安第一時間派了過去。

“當初也沒有官府,別說什麼賣身不賣身的,若是你自己能夠因此掙來一個前程,那也是你的造化。”

蘇以安看著面前紅著眼圈的小少年,安慰他。

“況且你出去了,也許能碰到你的家人也說不定,咱們靠山屯永遠給你留著一個家,村裡人出去也會幫忙你找尋家人的,你可別多心,這一次我大哥也跟著人出去,你們身邊都有大人跟著,還有將軍府那邊的人保護。”

蘇以安囑咐他們,到了什麼時候,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也不求他們這個歲數能夠做出什麼成績來,且先鍛鍊鍛鍊再說。

這一次,蘇平安和蘇錦安都跟著出去了,身邊都有同村的人跟著,不然這麼半大的孩子放出去,他們也不放心。

同時,家族裡面也組織了不少人一起,靠山屯出去歷練的這些半大小子有三十幾個。

蘇以安聽說,司家村那邊,司金鎖和馬秉文也在報名的人裡面。

“盯著他們點兒,若是手伸得太長,就告訴將軍府那邊,別客氣。”

蘇爸爸可不想讓人壞了他們靠山屯的名聲,畢竟這一次出去的人背靠著將軍府,那是真有實權的。

如今靠山屯的人是越來越多了,眾人都好在意屯子的名聲,各位族老們私下裡甚至商定了一套懲治體系,那可是兼著道德和律法,懲罰就是趕出村子,還得挨一頓狠得。

如今的靠山屯今非昔比,家家戶戶都能吃飽飯不說,那還有餘糧,村裡的活計更是做不完,大姑娘、小媳婦每天忙不停的賺錢,小夥子們更是有出去看世界的機會。

只這兩年來,誰家手裡不說有了幾十兩的銀子在手。

你別看靠山屯如今家家戶戶那還是土坯的房子,且說這富裕程度,一般的城鎮都比不上。

當初過得是啥日子,現在過得是什麼日子?

靠山屯的人很滿足,這一個個的撒歡似的維護村子,誰要是敢壞了村子的名聲,那就是耽誤他們賺錢,他們第一個不答應。

這件事兒算是北境最大的變革,同時靠山屯這邊陸陸續續的來了不少有手藝的人,村裡的鐵匠鋪、豆腐坊、釀酒坊都建了起來。

在蘇以安他們家的幫助下,劉奶奶更是在家裡開了一個小鋪子,平日裡賣些針頭線腦的小東西,也算是貼補家用了。

蘇以安去看過幾次,生意很好。

開春了,靠山屯的家家戶戶也在忙著春耕備耕。

今年他們屯子開荒的人家更多了,以往出門幾乎就是山林,現在那些坡地上都被大傢伙開墾出來。

門前那條大河上面,趁著冬天的時候,蘇爸爸帶著村裡的壯勞力搭了一條結實的可以走牛車的橋,如今河的南岸開墾出來大片大片的良田,那是準備種水稻的。

蘇家的院子裡,水稻種子已經育苗了,這是用空間泉水浸泡過得當地種子,還特意在空間裡收貨了一茬之後挑的飽滿的水稻種子育苗的,自然長勢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