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收留(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當初趙新為了志乃她們幾個婦女做飯方便,特意買了幾口直徑差不多八十公分的三十斤大鐵鍋。也就是農村家用的老式加厚鑄鐵鍋,食堂炒菜用的那種。
營地現在流民一共有三百零八人,加上趙新、劉勝他們七個,也才三百一十五人。四口大鍋用來煮飯、熬菜、煮湯,足夠用了。
雅爾哈他們在寧古塔能夠經常見到的鍋,都是很小的鑄鐵鍋,從關內一路運過來,價格十分的昂貴。而清廷為了管控他們這些少數民族,每年作為貢貂後賞賜下去的財物都是緞子、布匹和針頭線腦這些;鐵器是絕對要限制的,絕大多數邊民的家中做飯,都是用的陶器。
雅爾哈和另外兩個庫爾喀齊人等看到利吉和勝海舟帶人走到他們面前,將鍋放下後,便不約而同的走到那口鐵鍋前,蹲下來伸手輕輕一敲。
利吉看著面前這三個土著小心翼翼的樣子,心中暗罵三人“土包子”。於是他伸手從流民手裡拿過抬鍋時用的木棒,照著鐵鍋內就敲了一棒子。
“當”的一聲,清脆悅耳,迴音繚繞。
“好東西啊!”雅爾哈三人高興壞了。不說棉袍和鞋,光是這口鍋,這一次上島就值了。
三個庫爾喀齊人彼此交換了一下眼色,都點了點頭。隨即就起身從馬背上將這次帶的皮貨都卸了下來,仍在平太的面前。
平太大致翻看了一下。這些皮貨大都是黑色的狐狸皮,毛色上好,觸手細膩光滑;另外還有十幾張鹿皮。他估算了一下,總數得有一百多張。
這時那兩個新來的庫爾喀齊人開始將鐵鍋搬到馬背上,並用繩子捆綁好。而雅爾哈則高興的拍著平太、利吉和勝海舟的肩膀,不住的說著“GUCU(朋友)。”
勝海舟笑著將手裡拿著的一包一斤裝的精鹽遞到雅爾哈面前。
“Shio(鹽。”
雅爾哈好奇的看著對方手中的白色包裝袋,上面畫著奇怪的符號和花紋,讓他不知這是什麼。
勝海舟將鹽袋外包裝輕輕撕開了一個小口子,然後小心的倒出了一些在自己的手上,遞到雅爾哈的面前。
雅爾哈眼中一亮,他伸手捻了一小撮放進嘴裡,很快就露出的十分滿意的神情。
“Deji Dabsun(最上等的鹽!”
那兩個正在捆綁鐵鍋的庫爾喀齊人一聽,立刻叫了兩句。雅爾哈又捻了一撮,分別給二人嚐了一下。
“Deji Dabsun!”那兩人品嚐後也都驚呼了起來。
好奇的平太則拉住雅爾哈,先指了指鹽袋,試著說道:“Deji Dabsun?”
雅爾哈見他不明白,就先伸出大拇指比劃了一下,口中說道:“Deji,Deji。”然後他又指著鹽袋說道:“Dabsun。”
平太等人恍然大悟。
雅爾哈則心領神會的指著自己身上的勞保大衣:“Hubtu。”再指著自己腳上的勞保鞋:“Sabu。”
平太幾人都點了點頭,重複了幾句,表示記住了。
雅爾哈從自己的馬背上取過一個獸皮袋子,將已經開了口的鹽袋裡的鹽,十分小心的都倒了進去。
勝海舟一見,索性將另一袋鹽也撕開口,一併倒進去。
此時的趙新,正饒有興致的看著商品交換的場面,就聽身後不遠處有人低聲叫自己。他轉頭一看,原來是王遠方。
趙新起身走到對方跟前問道:“你們什麼時候回來的?”
王遠方道:“回來有一會了。我們上午發現那幾個土著來了後,就一直遠遠跟著。直到看見咱們的人跟他們交易,我們才從西門繞回來的。”“”
趙新問道:“叫我什麼事?”
王遠方道:“那個魯壽山要見你。”
趙新點了點頭:“行。一會我談完了,咱們幾個碰一下。”
王遠方道:“好,我去通知。哎,我說你怎麼這麼一副打扮?要不是那小姑娘給我指了一下,我都沒認出來。”
趙新取下頭上包著的布,說道:“這不是沒辮子嗎?我怕讓土著看見惹麻煩。”
王遠方笑了笑,沒說話。
兩人來到魯壽山所在的帳篷外時,看到吳思宇、丁國峰、鄧飛都站在外面。
“劉勝和趙亮去吃飯了。我們回來後,那個潘秀成也醒了,起來說要見孩子。剛才劉勝就帶他進去了。”吳思宇對趙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