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聽了眉頭一挑道:“有多少?”

“兩千人左右吧,其他蘇丹國都是三百人上下,萬丹離咱們最近,部署了兩個營。”

王遠方停頓了一下繼續道:“關鍵是,這些部隊不只是作戰部隊,他們這段時間一直在招募爪哇本地人當兵並進行訓練,總數已經超過了七千人。其中半數都配發了火槍,同時還在鑄造大炮,軍費開支都是由各蘇丹國承擔。算上訓練時間再加上物資準備,我估計到了明年4月雨季一停,荷蘭人很可能要動手。”

“你的意思是說,到時候會有上萬人從三面向我們發起進攻?”

王遠方皺眉道:“我現在最擔心的倒不是荷蘭人和那些土著,而是英國人。”

鄧飛道:“英國人怎麼了?”

“咱們在印度的計劃那可是戳了英國人的肺管子,一旦被察覺,恐怕他們會和荷蘭人聯手。我打算主動出擊,各個擊破,讓那些蘇丹認識到咱們的厲害,就不會再受荷蘭人擺佈。”

鄧飛走到掛著地圖的幕牆前打量了會道:“地面部隊至少要到三千人,不,五千人!海上力量則要有三支艦隊,總數不能少於十二條機帆船炮艦,再配合一千人的陸戰營。”

王遠方走到地圖前開始比劃上了自己的計劃,解釋道:“我覺得有三千就夠,哪怕再少點,兩千也行。你看啊......”

兩人熱火朝天的討論了半天,等想喝口水喘口氣,這才注意到趙新一直坐在那裡出神。

王遠方道:“想啥呢?我們倆說了這麼多,多少給個意見唄?”

趙新聞言“嗯”了一聲,語調緩慢的道:“你們倆說了半天軍事,而我覺得這都不是問題。打不動,那就加強防禦,繼續練兵,過個一年半載再打也不遲。咱們在膠東站住了腳,還擔心沒兵源嗎?”

鄧飛道:“那你的意思是?”

“錢法!貨幣!”趙新用手指敲著椅子扶手,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啥意思?錢?咱們的錢不夠用嗎?”鄧、王二人一臉懵懂,他們在這方面是真不瞭解。

“呃......我的意思是指貨幣金融體系。”趙新說罷,便在王遠方的辦公桌上找了張白紙,把自己的思路邊畫邊說給兩人聽。

要解釋荷蘭人在東南亞建立的貨幣金融體系,還得從中國銅錢在東南亞的流通說起。自北宋的錢法改革尤其是王安石主政期間,中國的銅錢產量激增,同時北宋的市舶司改革也一度放寬了銅錢出口的禁令,於是大量的北宋銅錢從11世紀開始進入東南亞,成為了爪哇社會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到了宋元交替,爪哇在抵抗蒙古入侵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大帝國滿者伯夷。這個帝國順應了爪哇經濟“中國銅錢化”的趨勢,將中國銅錢作為官方的貨幣,取代了原來屬於印度傳統的金銀幣。到了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爪哇的買賣交易都是使用中國曆代銅錢。以至於葡萄牙人來採購香料時,爪哇人根本不要銀元,就要那種圓圓的、周圍有字、中間有個孔、能用繩子串起來的錢。鬱悶的葡萄牙人只好將白銀換成了中國銅錢,這才買到胡椒。

之後到了明代中期,隨著中國官方的鑄錢量急劇萎縮,爪哇地區開始仿製中國錢,不過由於缺乏銅礦,爪哇鑄造的錢幣多夾雜鉛、錫,而且雜質比例越來越高,最終變成了非常容易摔碎的鉛幣。

萬曆初年張居正推行錢法改革,由此也導致銀進錢退,大量貶值的劣質、棄用的前朝銅錢透過閩南的民間私錢鑄造系統流入了爪哇,等華商們發現當地鉛錢才是主流,於是又私鑄了大量鉛錢投入到東南亞。

1600年荷蘭人的船隊抵達安汶島,建立了第一個殖民據點範維爾堡後,這才認識到由華商深度參與的鉛幣體系對VOC構成了巨大的挑戰。荷蘭東印度貿易的出發點是要繞開葡萄牙的網路,從亞洲直接進口香料。然而他們之前沒有預料到的是,華人也在東南亞大量收購同類商品,而且還可以利用特有的錢幣“低價”收購胡椒。

因此,如何把胡椒貿易的主導權從華商手裡爭奪過來,便成為了17世紀初VOC的首要議題。

在最初的十多年裡,VOC以及同時期到來的英國東印度公司一直處於下風,華人鉛幣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這是因為荷蘭及英國東印度公司帶到萬丹的都是銀幣,但是爪哇市場流通的卻是華人的鉛幣。當地的胡椒種植者是按照鉛幣計算價格,而且也只有當地的華商才有能力帶著鉛幣深入內地,去採購胡椒。

缺乏當地人需要的鉛幣,也缺乏華人的當地網路,VOC以及英國東印度公司屢屢吃虧。他們被迫拿著大量白銀到華商那裡兌換鉛幣,然後拿著鉛幣去收購胡椒。在這一過程中,華商不僅用鉛幣從當地人手裡換到了胡椒,同時還用鉛幣從兩家歐洲人的東印度公司那裡兌換到了大量的白銀。

於是鉛幣成了華商的特洛伊木馬,使得他們在這場圍繞胡椒、鉛幣、白銀所展開的貿易戰中佔盡優勢。這也使得錢幣下南洋的閩南萬丹航線,變成了白銀流入中國的新通道。

為了構建自己的貨幣金融霸權,將鉛幣徹底驅逐出流通體系,從而建立龐大的殖民帝國,18世紀VOC在整個東南亞投放了超過11億枚的荷蘭銅幣,其中主要用在了爪哇地區。再加上對萬丹等各處海港城市實施武力封鎖,強迫華商必須去巴達維亞貿易,從而使得鉛幣被摒棄。

錢法上的成功則意味著VOC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爪哇的香料(胡椒)貿易網路,使得巴達維亞成了整個東西方香料貿易的中心。

從此荷蘭人透過向華商出口胡椒,再從中國進口絲綢到日本換取白銀,然後將日本白銀投入到亞洲內部的貿易裡。透過這一系列由武力支援的亞洲區間貿易,VOC在東南亞獲取了鉅額利潤,並用這些利潤來購買亞洲商品運回歐洲。從而實現了用盡可能少的歐洲白銀來獲取儘可能多的亞洲貨物的宏大計劃。

歷史上的VOC雖然隨著1784年英荷戰爭的結束而爆發經濟危機,從此一落千丈,最終在1799年倒閉。不過其在東南亞的殖民地交由荷蘭政府接管,並一直延續到了1945年,可見這套貨幣金融體系的能量。

趙新說了好半天,最後將筆扔在一旁,對鄧飛和王遠方道:“現在你們明白了吧?建立咱們在整個爪哇的貨幣金融體系,才是控制東南亞、清除荷蘭人的關鍵。兵與財,這兩者從來都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不把貨幣的問題解決,就算把荷蘭人打回錫蘭,他們依舊可以透過貨幣體系操控香料貿易,進行金融殖民,咱們還一點脾氣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