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周衛國的陽謀(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在另一時空中那份著名的綱領性檔案,北海鎮拿來借用一點問題都沒有,總共六十條的內容已經是面面俱到了,個別名詞稍加修改即可,何必還要費勁巴拉的重新編一份呢?
趙新敏銳的察覺到這裡面有問題,雖然不知道對方具體想幹什麼,但還是立刻就塞了兩個人進去。而在隨後其他人發言的過程中,周衛國再沒說話,只是偶爾會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隨後又在記事本上唰唰寫了起來。
到了下午五點,於德利宣佈今天的會議結束,明天早上八點半繼續,並告知了會議期間的晚餐時間和就餐地點。因為是閉門會,為了防止會議內容洩露出去,所以29個人的住宿和就餐都集中在一起,沒有特別緊急事務和趙新簽字的條子,一律不得單獨外出。
周衛國收拾好桌面上的東西,前腳剛邁出會議室的大門,於德利把他叫住了:“小周,等一下。”
於德利今年已經57了,而周衛國剛43,所以叫他“小周”毫不奇怪。
“老於,有事嗎?”
“晚飯六點半才開,咱們先聊兩句。唔,要是你現在有事的話,咱們飯後聊也行。”
“那還是先說吧。”周衛國轉身回到了座位上,此時屋內就剩他、於德利和劉錚三人。
“關於共同綱領的事,我覺得可以借鑑歷史上的那份,你怎麼看?”
周衛國明白自己的小心思如果沒有於德利的支援很難實現,略作猶豫便道:“我想增加關於公民法權的解釋,闡明我們要保障人身權和財產權。有了這條,不光是政體的合法性有了保障,還能夠明確上下階層的權益界限。權力所不能闌入,只有保證了老百姓的個人所有權,才能使憲政、法治、均衡政體的構建順利實現。”
噝~~!於德利眉梢一抬,訝然道:“你這是打算引入羅馬法?”
周衛國點頭道:“是的。只有確立一個禁止侵奪他人財產的所有權準則,建立充分保障個人所有權制為目的的公共權力和國家形態,才是共和政體的基礎。”
於德利沒想到周衛國居然想的是這個,這可是個大命題。他忍不住朝劉錚瞟了一眼。劉錚笑呵呵的道:“老周,能說說你是怎麼想的嗎?”
“好吧。”周衛國抬頭看了眼牆上的掛鐘,離晚飯時間早,於是開啟自己的記事本,翻到某一頁,擺出了一副老師上課的架勢。
“在傳統皇權下的中國,城市的首要功能,都是作為皇權體系這張大網上的一個個凝聚和傳遞權力的節點。那麼在這種前提下,古代城市經濟便有了兩個最重要的特質。首先城市經濟必然被置於皇權的控御之下,整體上也必須以服務於皇權為前提;其次,城市經濟的繁榮,都是以統治權力對全社會的集權控制和權力消費的急劇膨脹為前提.”
“等一下,老周,你說的這都是什麼啊?我怎麼越聽越糊塗。”
於德利不滿的道:“小劉,你急什麼!總得讓人家把話說完。小周,你繼續。”
“不好意思啊,老周。”
周衛國看了劉錚一眼,見對方道了歉,便壓下心中不快,繼續道:“一旦這種以殘酷掠奪弱勢群體為前提的繁榮,達到了社會的承載極限,整個社會結構就會發生雪崩式的倒塌,並重新開始下一週期的輪迴。所以皇權社會非但不可能導致現代制度的產生和確立,相反連長期保持傳統經濟的平穩執行都不可能。我這麼說你們二位能聽明白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於德利起身走到門口,開門對讓面站崗的警衛送一壺開水進來,然後才關上門道:“不好意思,請繼續。”
周衛國心說我剛才就應該直接走,不該留下。他暗暗嘆口氣繼續道:“北海鎮要構建一個新制度、新社會,我覺得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維護平民的法權。中世紀的歐洲能走出黑暗,就是因為羅馬法確立了能使國民私有財產得到確認和保障的法權和法律制度。從平民到貴族、甚至是國王和皇帝,他們在作為財產所有者時必須要遵循和保證私人所有權。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才能建立現代的共和制度和經濟制度”
“停停停,”劉錚忍不住打斷道:“老周,從皇權社會向公民社會的過渡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過程。就我所知,英國人為了《大憲章》經過了數百年的反覆博弈,法國人在復辟和革命之間來回拉鋸,死了多少人,趙新和鄧飛他們可都是親眼看到了。就算是我們那個時代,在外力的壓迫下,改良和革命,專制和憲政,都經歷了反覆的搏殺,反反覆覆。我們連公民基礎還無從談起呢,搞哪門子的法權啊?”
周衛國這下有些火了,這是劉錚第二次打斷自己了,他隨即反駁道:“你這話我不贊成,北海鎮打天下不也一樣經過搏殺?就像老於說的,我們只有29個人,滿打滿算也才278個。虛君共和,那不是憲政是什麼?再說,部隊一旦南下,得天下的速度會很快,滿清根本不是對手。到時候具體執行法律的,把全北海鎮的治安警都算上也不夠,肯定還得用那些在封建制度下成長起來的官僚。誰敢保證他們在執法和使用權力時不會打著我們的名義濫用?”
“呃”
劉錚承認對方此言很有道理,這還真是個問題。老百姓的人身和財產權得不到保障,那就無法阻止權力濫用的行為。他在島國這些年見到了太多這樣的事,老百姓根本無力反抗那些胥吏官僚的肆意欺壓。
然而此時於德利的瞳孔微不可查的一縮,他從周衛國的話裡敏銳的捕捉到了一個詞,隨即故作不經意,語氣平淡的道:“小周,你剛才說憲政?”
在來北海鎮以前,周衛國只是個對西方政治理論有興趣的語文老師,有時也會在網上跟著吐槽幾句。他個人非常認同“以公民權利和契約關係來構建社會”的理論,在他的心目中,古羅馬那樣的“千年法律帝國”才是最應該效仿和實踐的;也只有建立在公民權利倫理基礎上的國家,才不會走入“治亂迴圈”的怪圈。
他因為趙新安插了於劉二人的舉動,心裡本來就很鬱悶,結果劉錚總動不動就打斷他說話,於是便想都沒想解釋道:“是啊!在憲政法理的體系裡,公民的財產權、生命權和自由權,是通向公共權利的基石。有了憲政制度,人民的權利才能得到保障,更是每個人發揮道德潛能的前提。儒家不是總在講仁義道德治天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