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德抓到劉成器純屬意外。

本來在圍捕行動剛開始的時候,他跟著廣寧城守備營的副營長去了關帝廟,同行的還有小黑山驛的駐軍排長孫元。誰承想關帝廟外的那群八卦教徒實在太慫,開槍放躺下兩個就全嚇尿了,根本沒用他出手。

之後在進行捆綁的時候,一名八卦教的骨幹為求活命,慌不擇言的供出了劉成器的住處。不過他並不知道劉成器的名字,而是稱其為“總教頭”。

張秀德知道後,便主動請纓帶一小隊人前去抓捕。結果剛走到半路,就聽見了北面的哨聲。於是他和手下兵分兩路,自己帶了兩名士兵去了村口。當見到那名吹哨計程車兵,得知逃跑的傢伙奔跑速度極快,張秀德就知道碰上練家子了,而且功夫還不弱,於是他想都不想就追了上去。

在奔跑的過程中,張秀德多次使用“縱跳步”,狂追了三里多地才一巴掌將劉成器打倒。

“縱跳步”,也就是傳統武術裡的輕功,源自冷兵器時代的野戰步法。在評書話本里通常被稱為“八步趕蟬”,《雍正劍俠圖》裡的童林就擅長此道。

要練這種步法,是要把骨盆當成弓臂,以腰筋、胯筋、腿筋擰成一股勁當做弓弦,一發力就能躥出去。清末時期的形意門宗師尚雲祥就是此中高手,他不用助跑,一縱就是三丈遠。清代營造尺的長度是31.96厘米,十尺就是三米多,三丈就是九米多。

張秀德能被招進北海軍情報局,憑的就是他那手出神入化的功夫。而拳法好的人,步法一定強。他當初在京城一拳擊殺舒穆祿家老頭,靠的就是步法,隔著六七米一步躍到近前,對方根本來不及反應就捱了一記“黑虎掏心”。

別看他跟劉成器說話時顯得雲淡風輕,其實身體已經嚴重透支,心裡直呼僥倖。

首先是兩人都是三十來歲,正值體力巔峰的年紀;其次劉廷獻的這個二兒子功夫相當不弱,且不說他自幼受八卦教內名師指點,流放後的這些年為了生存,常年奔行於山林間獵捕野獸,居然無師自通的練出了步法。

本來傳統武術的招式和步法來源除了戰場搏殺的經驗,再有就是效仿野獸。

而張秀德唯一佔優的就是氣勢,他代表了國家機器執法,堂堂正正;而劉成器是天然與政權做對的邪教分子,黑夜逃亡,驚慌失措在所難免。

幾分鐘後,當幾名滿頭大汗的北海軍士兵打著手電趕到現場,看到手腳都被捆的劉成器和蹲在一旁抽菸等候的張秀德,都是暗暗咂舌。

與此同時,北海軍對靠山屯的大清查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村子內的所有巷口都被封鎖,士兵挨家挨戶的敲門搜查。

關帝廟的成功圍捕才只是開了個頭,後面要做的事還有好多。整個搜捕行動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上午,靠山屯有一半的家庭都被逮捕,男女老少加起來差不多有兩百多人。這些人裡光是劉氏父子四人的妻妾子女就有二十多口,此外還有好幾個長工。

臨近中午的時候,孫元從小黑山驛調來了十幾輛牛車馬車,一同到達的還有大清早從廣寧縣城趕來的大批人馬和一部野戰電臺。這些人裡有守備營的政工人員、營部文書,有情報局的人員,甚至還有幾個前廣寧縣衙的捕快和書辦。

這些人一到,連午飯都顧不上吃,立刻開始了對八卦教徒的突擊審訊。一旦有了結果,負責抓捕的人員還要立刻趕往那些家在其他村屯的教徒家中搜查,捉拿餘黨。

劉廷獻父子在靠山屯的幾處院子被用作了審訊的場所。為了保護福保,孫元親自將他帶進了劉廷獻家前院的一間空屋,才給他鬆了綁,讓人給他拿來熱水和吃的,又囑咐他暫時別出去,就在這等著,下午跟自己一起回去。

福保擔驚受怕了一整夜,直到此時心裡才算踏實。眼瞅孫元要走,他顧不得手腳疼痛,急忙叫住對方,陪著小心問道:“孫排長,永泰,小的是說周天柱,這回翻不了身吧?”

孫元臉上露出玩味的笑容,說道:“放心吧!沒人找你要債了。不過你小子要吃一塹長一智,以後不能再耍錢了。想想你老孃和老婆孩子!”

糟心事不提還罷,福保當即苦著臉道:“如今差事錢糧沒了,種地小的是真不行。不瞞您說,我家裡的糧食就夠吃幾天的。”

孫元心說這幫旗人就是慣的,隨即說道:“放心吧,救濟糧和棉衣過幾天就到,沒事去砍點柴,這個冬天怎麼都能過去。”

福保大喜,忙不迭的躬身作揖。就聽孫元又道:“過些天,盛京那邊會來人給伱們開班上課,傳授農事技藝,還有新農具的使用。去聽聽,好好學,到了明年開春,五十畝地夠你忙的。”

“是是是,小的一定去,一定去!”

孫元無奈的搖搖頭,轉身走了。

到了下午,完成初步審訊的八卦教分子和家屬以二十人為一隊,被押往了小黑山驛,那裡的驛站和路記衙門有好多空房,一二百人擠一擠不成問題,劉廷獻父子和家屬則要在明早送往廣寧縣城的大牢關押。

隨著人員的到位和審訊的進行,大量邪教書籍、神像、銀錢、符籙、香塊等物品被陸續起獲。比如在劉廷獻家後院的一處地窖內,就查獲了數千兩銀錢、十幾套新棉衣、以及數千斤的糧食和醃肉。在後宅臥室的一口樟木箱裡,還起獲了圖章兩方,以及一個裝有各類手抄寶卷的錦囊包裹。

這兩方印章一個刻有“崇德堂”字樣,另一個則用篆文刻著“克己堂”。根據劉廷獻的交待,這兩枚印是掌教的憑據,教首對教徒的“敕封”都要蓋上這兩枚章才算有效。

而在那個寫有“敕書錦囊”的袋子裡,裝有各種八卦教的寶卷,包括了《太皇寶卷》兩本,《五女傳道》、《性理大全》、《邇言翼》、《專治十八翻秘訣》、《孔明問子其》、《表文》各一本。此外還有一個被捲起來的一尺多長的卷軸。

負責清點物品的情報局軍官在將所有寶卷的書名都一一登記在冊,最後就拿起了那個卷軸。他一開始還以為是幅畫,然而才開啟一半,頓時渾身一激靈,急忙讓人去請張秀德過來。

“老張,您快看看這個。”

張秀德接過卷軸定睛一看,只見抬頭處赫然寫著“八卦教首譜系圖”七個工工整整的大字。再往後看,發現上面竟然羅列著自康熙初年以來,八卦教的各代教主和各卦門門主的世系傳承,其中詳細註明了每個家族成員的姓名、出生和亡故日期、祖籍所在,甚至就連家族女性也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