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透過數以萬計的傳教士為先驅,深入印第安部落和鄉村,一手高舉著十字架,一手揮舞著火槍長矛,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強迫土著改變信仰和生活方式,從宗教文化上對殖民地進行同化,使當地土著變為種植園體系下的農奴;並由此在南北美建立了一套龐大的教會系統,設定了一套和總督行政體制平行的教階制度。

截止十八世紀二十年代,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建立的教堂總數高達八萬座,僅在墨西哥總督區就修建了1.2萬所教堂。對於北美西部的許多印第安人來說,他們遇到的第一位歐洲人就是傳教士。

方濟各會傳教團的主席費爾明.德.拉蘇恩沉吟片刻,隨即一臉急切地對佩拉爾塔道:“大主教閣下,這次回去後,請您一定要在皇家最高議會向諸位議員說明情況,聖弗朗西科教區無論如何都不能失去。如果需要,我會向總督閣下和諸位議員陳情。”

別覺得拉蘇恩是在小題大做,要知道盡管已經是十八世紀末了,可西班牙帝國在歐洲諸國中依然是一個極端保守、對宗教極端狂熱的國家,這與其歷史密不可分。

西班牙的誕生是十字軍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回其領土的結果,史稱“收復失地運動”。到了十六世紀,羅馬教會在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衝擊下分裂成為天主教和新教,北歐大部分地區脫離羅馬天主教的統治,成為新教的勢力範圍;而西班牙則成為守衛天主教的頑固堡壘,大力傳播天主教成為歷代西班牙國王孜孜以求的目標。

所以說北海鎮在金門地區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向由王權和教權相結合的西班牙殖民體系發起挑戰,這遠比丟失幾處殖民據點的問題要嚴重的多!

佩拉爾塔聞言嘆了口氣,緩緩道:“恐怕這件事很難得到本土的支援。你知道的,我們和法國人的戰爭已經到了關鍵時刻,無論是本土還是東部行省都無法派兵支援。再有一個,你們都知道,就是聖多明各。”

“唉!怎麼會這樣。”在場的修道士們都發出了沉重的嘆息。

這個時間點的西班牙帝國非常苦逼,遠在歐洲的“法國大革命戰爭”已經進入了關鍵時期,“比利牛斯會戰”已經臨近最後決戰關頭,西班牙軍隊是當仁不讓的主力。

話說在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中,讓後人津津樂道的一般都是瓦爾密戰役、熱馬普戰役、土倫戰役。但事實上,“比利牛斯會戰”才是確保法國大革命戰爭勝利的重要砝碼,同時也為後來拿破崙時代的半島戰爭做下了鋪墊。

為了應對法國軍隊在東線的進攻,西班牙軍隊精銳盡出,用九萬人的龐大兵力,在加泰羅尼亞北部邊境直至地中海海濱,建立了一道由90個堡壘組成的防線。在另一時空的歷史上,這場戰爭將會持續到明年7月,最終以法軍擊敗西班牙軍隊主力,攻陷畢爾巴鄂為結束標誌,西法由此締結戰爭同盟。

如果說本土的戰爭已經迫在眉睫,遠在拉美的西屬聖多明各如今也陷入了亂局,導致新西班牙行省在美洲的軍隊深陷泥潭。聖多明各其實就是後來的海地和多明尼加的統稱,前者如今是法屬殖民地,後者是西屬殖民地。

從1791年開始,海地就爆發了黑奴起義。為了給法國添亂,乃至將法屬聖多明各收入囊中,新西班牙行省方面從去年開始公開支援起義者,甚至將黑人起義軍編入自己的二線部隊,給予黑人官兵以西班牙國民享有的全部權利。

問題是那位被稱為“海地國父”的杜桑.盧維杜爾,其畢生目標是解放聖多明各島上的所有黑奴,而不只是加入西班牙軍隊的四千名官兵。然而他的提議遭到了西班牙方面的拒絕,杜桑於是就從起義部隊中獨立了出來,自稱“黑人部隊總司令”。由於其在黑人中間巨大的號召力,結果不管是法屬還是西屬各地的種植園奴隸們紛紛逃亡加入他的部隊。

這下西班牙人不幹了,支援你是讓你給法國人添堵,怎麼狗咬呂洞賓,回頭挖偶們的牆角呢?於是西班牙人轉而支援其他起義軍領導者,甚至還軟禁了杜桑的妻兒。

這下杜桑也不跟西班牙人玩了,轉而跟法國方面眉來眼去。到了今年2月,國民公會終於做出了廢除聖多明各奴隸制的決議。7月,當訊息傳到杜桑耳中,他便徹底倒向法國。

西班牙一看杜桑反了,知道光靠自己一家應付不了,於是向英國發出了邀請,咱兩家一起瓜分法屬聖多明各如何?

英國方面欣然同意,並派出了首批7600人的遠征軍。別看英法在歐洲打的你死我活,可英國軍隊在太子港登陸的時候,歡迎他們的都是支援奴隸制的法國人。

按說英國人從西部沿海進攻,西班牙軍隊從北面和西法殖民地邊境線進攻,兩大帝國伺候著杜桑一家,小樣兒的無論如何都該繳械投降才是。

然而令西班牙方面意想不到的是,英國軍隊在抵達聖多明克後的兩個月內,黃熱病大規模爆發,無論軍官還是士兵,不是已經死了就是在等死的過程中;於是杜桑趁著這個機會,集中兵力對付西班牙軍隊,如今已經打進了西屬聖多明各的地盤。

所以你看,歐洲和中美洲都亂成了這個鳥樣,新西班牙行省哪有工夫對付盤踞在上加利福利亞的北海鎮?作為皇家最高議會在美洲的代表,地位僅次於行省總督的佩拉爾塔大主教對此太清楚了!

相比於大主教和方濟各會傳教團這些人,在座的加州州長德阿里拉加更在意能不能把聖弗朗西斯科地區收回來。然而就在五天前,當大主教佩拉爾塔抵達蒙特雷的時候,也帶來了新西班牙總督胡安.維森特.德格梅斯.帕切科的一封信。

在這封信裡,帕切科總督命令他務必配合大主教把被俘的官兵要回來。在徹底瞭解中國人的實力之前,要盡一切可能避免和金門鎮的中國人繼續發生武裝衝突,以免造成加州的局勢進一步糜爛,為此甚至可以放棄聖塔科魯茲以北的全部管轄權。

但是如果中國人試圖以這次戰爭的勝利為要挾,妄圖對加州西海岸提出領土主張的話,則要堅決頂回去。

德阿里拉加看完信便知道自己帶兵奪回聖佛朗西斯科的想法算是沒戲了。而且總督大人的說法無異於脫褲子放屁,純屬為了臉面好看。地盤都讓給人家了,還好意思說不同意人家的領土主張?

一、關於奧古斯丁派。天主教四大托缽修會之一。明代萬曆年間,西班牙教會曾多次派遣奧古斯丁派傳教士進入福建傳教,一直到了清康熙十九年才在廣州成立傳教據點,之後曾短期在湖南常德、澧州和嶽州設立教區。“大禮議事件”後,該派被全部驅逐。二、從宋代開始,鬥姆元君成為了一個跨越佛道兩教的神祇,對應的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摩利支天菩薩。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