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一共寫了兩道諭旨和一封信,之後他來到乾隆的床頭,用鑰匙開啟一個尺許見方的檀木箱子,從一個黃綢袋子內取出了一方印章。這是一顆用滿漢兩種文字刻寫的“皇帝之寶”印章,通體栴檀木質,雕有盤龍紐,繫著絲絛,文字則是用的玉筋篆(小篆的一種)。

乾隆十一年的時候,“蓋章狂魔”對前代皇帝的眾多御寶進行了重新考證排次,最終將總數定為二十五方,並詳細規定了各自的使用範圍。而在二十五方玉璽裡,這枚栴檀木印章的使用頻率最高,鈐用範圍極廣,其他諸寶無法與之相比。

和珅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沾了硃砂印泥,在兩張偽造的上諭都蓋了章。趁著等墨跡和印記乾透的工夫,他掏出帕子,擦拭著額頭和後脖梗沁出的汗水。

之後他先將那顆“皇帝之寶”裝進袋子,將其系在了自己官袍內的腰間,對著屋內的穿衣鏡打量了一下,因為官服很是寬大,從外表基本看不出來。緊接著,他又那兩張用了印的御紙分別疊好揣進袖口,這才走出了西暖閣。

“你去把胡世傑叫來。”和珅對那名帶自己手下來的太監吩咐著。

那太監一愣,隨後點了下頭,口中還“阿巴阿巴”了兩聲,原來此人是個啞巴。

一炷香後,當九洲清晏殿內打掃完畢,飄蕩著淡淡的沉香時,傳旨太監胡世傑也到了。他衝等候在殿門外的和珅打了個千兒,堆著笑道:“和中堂,您找小的?”

和珅從袖子裡抽出一封上諭,遞給對方道:“皇上召怡親王、定親王即刻進宮,這是諭旨。”

胡世傑急忙跪伏在地,雙手捧著接過,就著門口蘇拉內侍手裡的燈籠小心翼翼的開啟,只見上面寫著:“上諭,著怡親王永琅、定親王綿恩即刻進園見駕。乾隆五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字沒錯,印也對,胡世傑不疑有他,起身便走。等對方身影消失不見,和珅從袖子裡取出另一份偽造的諭旨、信件和一塊方形的腰牌,輕聲道:“你跑趟掛甲屯,把這個交給劉全,讓他做好準備。”

他之所以要矯詔讓怡親王永琅和定親王綿恩進宮,就是要控制住兩人,以獲得對八旗護軍營和步軍統領衙門的掌控。

滿清吸取了明朝的教訓,在內部制度上有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制衡,這就使得歷史上沒有任何人能夠透過軍事手段發動政變。軍機大臣的權力固然很大,但他們只是文臣之首,皇帝的傳聲筒罷了。

所以別看和珅兼著九門提督和領侍衛內大臣,可真正控制步軍統領衙門的是乾隆的孫子綿恩,控制著八旗護軍營的則是第三代怡親王永琅。換言之,咱們的和中堂不是掌印的總統大臣,沒兵符。天亮之後只要發現情況不對,那兩位王爺分分鐘就能帶兵把他給滅了。

捎帶說一句,有清一代能調動天子親軍的兵符從來都不是什麼金牌令箭,而是兩塊形似腰牌的東西;一塊用陽文雕刻,一塊用陰文雕刻,調兵的時候除了要出示上諭,還需要勘驗二符合一時是否嚴絲合縫。

啞巴太監走後,和珅叫了兩名手下,陪自己來到了圓明園殿外的一處小院外。當敲開門走進去,就見明亮的燈光下,三十多名手持兵器、內穿梭子甲、外罩棉甲的人正聚在院子裡,看到和珅一齊抖袖跪下,齊聲道:“主子。”

和珅微微頷首,抬手示意眾人起來,笑著問道:“都吃飽喝足了?”

“吃飽了!”

“好!待會兒動手的時候,那兩個王爺要留活口,手下的侍衛一個都不留。”

“嗻!”

長話短說,半個多時辰後,天色微明。奉詔而來的怡親王永琅、定親王綿恩在大宮門外下了馬,帶著四名侍衛,跟著傳旨太監胡世傑疾步而行。等他們走過通往九州清晏的如意橋,來到圓明園殿的門口,兩位王爺正要吩咐幾名侍衛在此等候,突然從兩側的黑暗處竄出十幾人,個個手持兵器,直衝而來。

此時綿恩和永琅手下的四名侍衛大驚,看到對方揮刀砍來,不自覺的抬手用胳膊擋。要知道這裡可是禁苑,沒有皇帝的命令,敢在這裡持械就是死路一條。

為首的兩個手持長把刀的人手起刀落,頓時就將兩名侍衛的小臂給砍了下來。只聽兩聲慘叫,襲擊者上前又用了個絆子,將二人踹翻在地。之所以要用長把刀,是因為此刀極適合天黑打鬥,正因為看不清,才應了“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

能給親王當侍衛的人都是身手不凡,看到來人真敢下黑手,先是大喊“什麼人”,隨後便揮舞著手中的馬鞭,護著兩名王爺要向回跑。然而他們很快就發現橋頭已經站著數個身影,把退路攔的嚴嚴實實。

怡親王永琅大驚,喊道:“我乃和碩親王,奉旨見駕!為何要殺人?”

定親王綿恩也滿臉驚恐,他雖然在諸王中最是諳熟弓馬騎射,可手上一沒有弓箭,二沒有刀劍,又沒穿甲冑,如何抵擋?

此時就聽身後有人道:“聖旨到,請兩位王爺接旨~~”

永琅回身看去,就見燈火通明下,一個身穿蟒袍,面帶微笑的中年男子正站在殿門口,不是和珅又是誰!

“和中堂救我”

趁著永琅等人一打愣,幾名襲擊者撿了個空子,分別用力將兩名侍衛和兩名王爺撲倒。四十多歲的定親王綿恩跟瘦弱的永琅不同,他身壯如牛,被掀翻在地後不住的折騰,和珅的兩個手下差點控制不住,隨後又撲過來兩人一起按著他,其中一人用腳狠狠踩住了他的脖子,這才使他上身再難動彈。

然而綿恩的兩條腿還在玩命的掙扎,口中發出嘶啞的吶喊:“來人.”話還沒說完,嘴裡便被人塞進了一把繩子。

很快,兩名王爺和兩名侍衛都被繩子狠狠的勒起來,永琅和綿恩被塞進了提前準備好的牛皮口袋並紮好口,連拖帶拽的就進了不遠處的院子。四個侍衛也被扒下黃馬褂,一人在心口捱了一刀,又塞進口袋,裝好石頭,分別被四個人抬著,扔進了湖裡。

至於那位傳旨太監胡世傑,早被嚇得縮在石獅子下,渾身癱軟,外加鼻涕眼淚齊流,他看著臺階上站立的和珅,心說天爺啊!這究竟是出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