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阿妙回鄉(第1/2頁)
章節報錯
1794年6月3日,也就是島國寬政六年的四月三十,載有阿妙一行人的“美洲虎”號抵達了石卷港外的海面。當這艘外形修長的大型帆船出現在港口內,立刻吸引了無數眼球,有事沒事的都跑來圍觀。
如今的石卷港再也不是趙新他們當初來時的那個破落小漁港,而是成了整個陸奧地區商品貨物出入的集散地。
開春後的港口內帆檣林立,舳艫相接,極為喧鬧繁忙。原本的那座木製小碼頭被一座石制的大型一字型碼頭所取代,矗立在距離岸邊兩百多米外的海水中。碼頭透過一道寬達十米的石質基座棧橋與陸地相連,光是能夠停靠千石廻船的泊位就有十幾個。
這座碼頭還是曹鵬剛來那會兒開始修的,全部以石料和混凝土搭建,直到現在還沒完工。所用的石料均是來自仙台西部的神室山,要不是由北海鎮幫著炸山採石並提供了部分工程器械,打死仙台藩也建不出來。
北海鎮幫著建碼頭可不是發善心。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石卷港已經成了島國對北海鎮輸出勞工的兩大集散地之一,另一處就是橫濱。如今這兩地每年開春後都會有兩三萬勞工在此集結,登船前往北海鎮修鐵路。如果碼頭不給力,人員週轉速度就快不起來。
自從去年伯力的鋼鐵廠試執行投產,尤其是熱軋車間也跟著投產後,鐵軌的產量大為提高,幾條鐵路線也會在今年全部開工。其中最主要的三條線路就是雅克薩到白柏爾湖東岸的烏蘭烏德、伯力到富爾丹城、以及從富爾丹城經寧古塔到吉林烏拉。如此一來,北海鎮對島國勞工的需求量猛增,預計今年前往北海鎮的務工人員總數將超過五萬人。
眼瞅著看熱鬧的人越聚越多,一片亂哄哄之時,從石卷町的方向跑來了上百名手持十手和棍棒的差役。他們將聚在棧橋前的人群驅趕開,又搬來木柵隔出了好大一片空地。半個時辰後,當一切料理妥當,由二十多名武士開道,一架做工極為精美的“女乘物”兩名也被兩名身材健碩的轎伕抬了過來。其外觀之華麗,工藝之巧奪,讓在場眾人無不倒吸一口冷氣,拼命往前擠,爭相觀看。
這座高不過一米多點、寬不到一米的轎廂表面和粗大的轎槓上,全部以黝黑髮亮的烤漆為底色,上面遍佈著用金漆描繪的各色花紋以及用金片打造的邊角裝飾。比如畫在拉門上的竹雀紋、圍繞著前後左右都有的牡丹蔓藤紋、以及窗柵和轎廂四角的立式散焰紋。這些花紋被太陽光一照,金光燦燦,絢麗奪目。
看熱鬧的人群裡,一個有些見識的商鋪老闆驚歎道:“這是誰來了?居然把純姬當年出嫁用的乘物都拿出來了?!”
說起江戶時代日本的轎子也就是駕籠,箇中講究頗多,而且還根據社會等級有著不同的外觀和叫法。
德川將軍和藩主所用的轎子被稱為“乘物”,有鎏塗總網代等各種式樣,轎伕被稱為“六尺”;高階武士和富豪乘坐的叫“法仙寺駕籠”和“行拂”,外表除了徽記外沒有過多裝飾;而庶民只能坐兩邊沒遮攔的四手駕籠,按功能又分為山駕籠和宿駕籠。
根據《武家諸法度》的規定,只有將軍、德川一門、藩主、城主、所領一萬石以上並持有一國的大名之子、城主、侍從以上的嫡子、五十歲以上的人、醫者、陰陽師、病人等人被允許乘轎,其他人原則上一律不準。
這也就是說,只要不符合上述要求,就算再有錢,出門也只有一個選擇,11路腿兒著。此外身份不夠的話騾馬也不能騎,可以馱東西,但必須牽著走,否則被武士撞見有權砍殺。
“谷田屋老闆,您說這是誰用過的?”
谷田屋老闆解釋道:“先主公的二女兒純姬殿下你們不知道?就是嫁到了宇和島藩的那位。”
“喔!是那位女殿下。記得記得!”
話說伊達重村的大女兒早夭,所以二女純姬就成了實質上的長女。長女出嫁,好面子的伊達家自然是要大操大辦,這座女乘物就是當年為了給她送嫁而特意製作的。這玩意平時都鎖在青葉城的庫房裡,已經很多年沒拿出來了。今天一亮相,說明要接的人絕對是不亞於天下第二大藩公主級的貴人。
正當碼頭上眾人議論紛紛之時,“美洲虎號”已經進入泊位停穩,幾名水手將跳板搭好,首先下來的是三十名身形精悍的北海軍,讓幾個等候在棧橋上的藩士眼睛瞪得溜圓,大氣都不敢喘。
也不怪他們害怕,這些北海軍每個人都是全副武裝,迷彩綠的軍服、頭盔、戰術馬甲一樣不缺,脖子上都帶著黑色的防割護頸;胸前的馬甲上配有三聯彈匣袋,裝的鼓鼓囊囊;手裡拿的武器也不是普通北海軍所用的半自動步槍,而是一水的全自動武器;在大腿外側還綁著一個快拔槍套,插著一把黑漆漆的手槍。
如今整個北海軍裡能有這身裝備的,除了特戰營就只有趙新的警衛隊。
警衛人員下船後,迅速沿著棧橋兩側擺開隊形,每人相隔三米。等確認一切安全,便向船上發出訊號。隨後,一位穿著軍裝的精壯漢子從船上走了下來。
此人年紀不過二十來歲,身高大約在一米六五左右,臉上掛著一副不卑不亢的笑容。與其他士兵不同,他除了腰間的皮帶上掛著個手槍袋,其他裝備皆無,一雙微眯的眼睛在幾名仙台藩官員身上打量了一番,又睨著碼頭上的圍觀人群,沉聲道:“我叫李文清,是北海軍警衛營的連長,這次阿妙小姐的警衛事務由我全權負責,後續的行程和安排請直接跟我說,麻煩你們了。”
自從石川村文下定決心抱北海鎮的大腿對抗江戶,他便讓仙台藩的官員學說普通話,頭些年還派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和各家挑選出來的精英子弟去北海鎮學習。這些人在富爾丹城呆了兩年,對北海鎮的各項制度多有了解,也知道能以“警衛營”自稱的,就只有趙新身邊的那支部隊。
為首的藩士不敢怠慢,隨即向李文清躬身施禮,操著一口腔調古怪的普通話道:“李大人言重了。在下石川村任,忝為此次的接風使者。妙姬此次回鄉能路過本藩,敢不盡心接待。主母於定夫人特派我等來此,迎接妙姬前往青葉城下榻。”
說起來接待阿妙這事,仙台藩還是真是費了一番心思。阿妙如今還沒未嫁給趙新,而且由於北海鎮的制度,就算是嫁了也沒個合法身份。石川村文等一眾大佬們為此頭疼了好幾天,總不能讓家主和老中出面招待吧?這要傳出去簡直就成了笑話,就算要巴結趙新也不能下賤到不講禮法。
最後眾人決定請家主伊達齊村的母親於定夫人出面接待,並奏請家主動用當初伊達家嫁女兒的名貴乘物;如此既免了尷尬,也給足了北海鎮面子。
李文清聽了微微頷首,讓隨行計程車兵回船上通知。過不多時,輕紗遮面的阿妙便帶著同樣身穿軍裝的陳二丫走下了跳板。
只見她頭戴紗帽,內穿一件月白色的宮綢夾襖,系一條湖色的串綢夾裙。可能是因為海上風大,上身還穿了件銀紅青緞的狐狸皮坎肩,外罩一件湖色的罩頭披風,步履盈盈間,越發映襯的身材婀娜,明媚動人。不過令人驚愕的是,在女子的身後,竟然還跟著一隻搖搖晃晃肥頭大耳的胖貓。
好吧,多福大王已經習慣了阿妙的照顧,一天看不到這個“奴隸”,它就覺得渾身不自在。於是當阿妙離開家的時候,這貨趁人不注意,呲溜就鑽進了馬車的座位下面。等到了鯨魚港發現它時,這賴貓又用爪子揪著阿妙的裙子,嗷嗷叫著死不撒手。隨行的眾人都瞭解這貨在趙新家的地位,也不敢動粗,於是多福奸計得逞,跟著一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