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東西南北大雜燴(第2/2頁)
章節報錯
從1794年2月開始,隨著科洛馬金礦發現的訊息傳回北海鎮,趙新便決定加大對金門的人口輸送。除了婆羅洲支援的礦工,民政方面一通扒拉實在沒人,最後只好從蝦夷地和苦葉島服完勞役的人員中繼續抽調了兩千人,然後由驚雷號一股腦的送了過來。
魯奇雖然感到“悲憤”,可還是無奈的接受了現實。
這封由趙新署名的電報中說的很清楚,關內新移民首先要滿足嫩江平原的農業開發戰略,同時還要向苦葉島的石油開採專案輸送人員。要知道糧食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北海鎮之所以敢廣撒糧食養活這麼多人,全靠大規模的農業機械化投入和足夠的石油供應。一旦石油跟不上導致糧食減產,雖說不至於“嘣噔”,可還得浪費大筆資金買糧食。
“您說的都對,都有理!”魯奇心裡腹誹著趙新,隨手將電報紙交給參謀存檔,然後便將注意力轉向了和西班牙人的戰事上。
金門方面能獲悉西班牙軍隊來襲,其實還是那兩個黑人奴隸帶來的訊息。
十八世紀的新西班牙總督區跟美國一樣,還普遍實行著奴隸制,歷史上直到1825年墨西哥獨立後才被徹底廢除。這些奴隸中除了印第安人,也有大量的非洲黑人。從十六世紀初到十七世紀中期,前後有差不多八萬多名黑人被運到了墨西哥,繁衍至今,已經超過了五十萬人。
黑人奴隸在墨西哥廣泛分佈於沿海的種植園,也有一些在軍隊中服勞役,屬於士兵和軍官的私人財產,地位比印第安人還不如。由於過度的勞累、飢餓、疾病和非人的待遇,奴隸逃跑和反抗事件時有發生,不過絕大多數情況都會被毫不留情的鎮壓。
兩個黑人奴隸的情況也是如此。他們因為實在耐不住飢餓,夜裡去伙房偷吃了幾塊麵包,結果被哨兵發現,第二天每人吊起來抽了二十鞭子。之後二人越想越氣,便決定逃跑;往南走等於自投羅網,就往東進了聖克拉拉山脈。誰知倆糊塗蟲在山裡迷了路,等他們被進山打獵的海外兵團士兵發現時,只剩半條命了。
得知有三千西班牙軍隊要來攻打自己,魯奇的小心肝也是撲騰亂跳。這跟欺負只有幾十名守軍的據點不同,西班牙人動真格的了。
好在海外兵團的軍官們都是北海軍中久經沙場的骨幹,雖說不太瞭解西班牙軍隊的實力,但想來也不會比沙俄強哪去,於是他們很快制定了一個“誘敵深入”的計劃。
即透過小規模的步步抵抗,放棄聖何塞瓜達盧佩和聖克拉拉德阿西斯,大踏步向北撤退,將敵軍主力引誘至金門要塞南面的丘陵地帶決戰。同時利用金門半島的狹長地形,將一個營的兵力埋伏於聖布魯諾山裡,等時機一到,便會對敵軍側翼實施包抄,截斷退路。
隨著大戰日益臨近,金門要塞內的氣氛也變得緊張起來。為了緩解不安的情緒,海外兵團的不少女眷家屬就去了還沒蓋完的道觀裡上香祈禱。而在那些燒香拜神的人裡,居然還有幾名身穿獸皮衣的印第安男女。
說起這座道觀也很有意思。在年初送來的那批移民裡,有個名叫馬本初的老道士。魯奇在看花名冊的時候覺得挺神奇的,誰知等他找來那名道人一問才知道,敢情這位是當初被趙新他們從廣東給抓回來的。
好吧,馬本初就是七年前兩廣總督孫士毅從三元宮請來,打算用“陰門陣”破雷神號大炮的那位道士。沒成想做法失敗不說,他自己也和孫副將、黎大剛等人一起被趙新他們俘虜,送到蝦夷地挖煤去了。
馬本初雖然“降妖”失敗,可他的的確確是羅浮山龍門宗的傳人。到了蝦夷地煤礦沒多久,就憑著精通醫術和草藥脫穎而出,被指派到了煤礦上的醫療所當大夫。別看此人當年一副鬚髮皆白的模樣,其實都是為了營造人設染的,真實年齡只有四十五歲。
煤礦上的生活苦啊,雖然北海鎮在吃穿上不虧待,可沒有精神寄託的日子實在能把人折磨瘋。於是過了一年,馬本初藉機向看管人員請求,能不能在這裡建一所道觀。
看守人員問你打算供什麼神仙?馬本初說貧道要供奉鬥姆元君。此神明為天上諸星之母,有三目、四首、八臂,乃是元始天尊之先天陰氣所化,常行仁慈,救拔眾苦,如同佛教裡觀音菩薩一般。
趙新得知後專門查閱了一下“鬥姆”,覺得不是多大的事,就同意了。
隨著那座規模不大的簡陋道觀落成,一眾挖煤的苦役犯自此也有了精神寄託,不光打架鬥毆少了許多,連後來的很多白蓮教徒也轉變了信仰。就這樣,馬道長在礦區上一邊守著道觀,一邊給人看病,渡過了整整六年,期間還收了十幾個弟子。要不是民政不讓他發度牒,沒準還真能在蝦夷地開宗立派。
鑑於馬本初在安定苦役群體精神狀態上的功勞,民政在三年前便結束了他的刑期,還送他去了北海鎮中心醫院呆了一段時日,和洪濤、吳顯厚、王錫琛等人在醫學上做了一番探討,獲益匪淺。
去年年底,馬道長聽說要招人去金門,想都不想就帶著兩個徒弟報了名。他在北海鎮中心醫院的時候曾被洪濤忽悠過,說大海的那一頭就是《山海經》上所說的“東海之東的扶桑”。他覺得自己今年還不到六十,身體健康,能去看一眼也是不虛此行。
魯奇和馬道長聊過後,便動了心思,想以中國本土的宗教信仰抗衡西班牙的傳教士,再加上治病救人,拉攏更多的印第安人。馬本初也正有此意,於是說幹就幹。
僅過了三個月,七座裡外散發著水泥氣息的毛坯房就在金門要塞的東南方落成了。雖然廟宇的院落和內外裝修還未成型,可幾座用木頭和泥土雕刻的神像已經被急匆匆的送上了祭臺。
玉皇大帝、鬥姆元君、慈航真人、關聖帝君自然都是少不了的,不過在其中一所配殿裡,還供著兩尊不知名的神像,頭上還蓋著紅綢,看上去神秘兮兮的。
神像揭彩的那天,當馬道長取下紅綢,魯奇對著兩尊慈眉善目、面帶五綹長鬚,身穿道衣,而且腦袋上頂著狼頭冠和鷹頭冠的傢伙上下打量了半天,好奇的對馬本初問道:“這是啥神仙?”
“無量天尊。”
馬本初一甩拂塵,擺出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道:“大人不是要貧道廣招印第安人信眾嗎?此二尊乃鷹神和狼神是也,正是為彼所設。”
魯奇哈哈大笑,心說“I服了U”,衝馬老道比了個大拇指道:“真有你的!”
馬本初手捋長髯,面不改色,心說這算什麼,要不是那位趙王堅決不讓給自己立雕像,他甚至還想給他專門蓋座殿呢!
賈拉拉巴德就是現在曼加羅爾。說了這麼多邁索爾和英國人的恩怨,其實早期爭端的源頭也是從那裡而起。1763年,蒂普的父親海德阿里征服了曼加羅爾,直到 1767年,曼加羅爾才歸他管理。從 1767年至 1783年,曼加羅爾由英國東印度公司統治,1783年,蒂普蘇丹從英國人手中奪了回來,並改了名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