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割土求和鎮渤泥(第1/2頁)
章節報錯
汶萊蘇丹國的都城叫汶萊城,其在明清官方的記載裡稱為“渤泥城”。
這是一座被西班牙人稱為東方威尼斯的城市。它坐落在汶萊河的西岸,沿河密佈著各式各樣的水上木屋。在城區裡,大部分房屋的主體都是用石頭建造的,尤其是國王的巨大宮殿和清真寺,外表遍佈著精美的浮雕,中東風格的圓頂上還被鍍了一層金。每當晨霧籠罩在汶萊河上,陽光灑在王宮和清真寺的圓頂上時,整座城市看上去如夢似幻。
在城市的外圍——也就是汶萊河口附近,有一道用大石塊壘疊起來的石牆將王宮和城市主體護衛其中。這道石牆是在十四世紀晚期的時候,由一位華人主持修建的。他用幾十艘大船裝滿石頭沉於汶萊河口,再填土為基,並在其上建造了一道石牆和堡壘。
也許是太平日子過久了,當北海軍那黑壓壓的船隊出現在汶萊河入海口,河岸上的老百姓都沒什麼反應;直到一聲轟隆隆的炮聲響起,大家這才反應了過來,嚇得四散而逃。
別看汶萊王國被西方人稱為“香料帝國”,其實地盤已經大幅縮水,戰鬥力更是渣的厲害。十六世紀王室內亂,當時的蘇丹只能求助於馬尼拉的西班牙總督,之後西班牙人僅用了兩千多人,就打的汶萊軍隊潰不成軍,攻克了汶萊城。
當汶萊方面派出使者坐小舟而來,登船詢問來意,何喜文上來就丟擲了十幾位華商的聯名控狀和一份由貝提按了手印的供狀,其中背後主使分贓者的名單多達七八頁,羅列了包括砂勞越拉惹哈西姆在內的一大群人,而末尾處一個叫“穆罕默德.達祖丁”的名字更是讓使者目瞪口呆,心跳飆升。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汶萊國現任的王儲,也是國政的實際掌控者。要知道第十八任蘇丹如今已是82歲高齡,幾年前便把權力交給兒子,自己退居二線頤養天年了。
事實上國內權貴裡有人支援伊班海盜四處劫掠,幾乎就是半公開的秘密,不過這事打死都不能承認。
然而無論使者怎麼解釋,何喜文總而言之、統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縱容海盜搶劫華商罪不可恕,必須要讓蘇丹、王儲和供狀上的汶萊權貴回巴城當面對質。
使者心裡焦急,突然想起一件舊事,隨即向何喜文懇求道:“貴方是華人,我們蘇丹也有華人血脈,咱們都是一家人!”
何喜文和幾名手下對視片刻,突然放聲大笑,心說這簡直就是拉著和尚叫姐夫亂攀親。
使者見狀連忙解釋道:“貴方有所不知,我汶萊國創立於四百年前,當時有位黃總兵,乃是從福建泉州而來”
好吧,使者還真沒瞎編。想當初汶萊立國之初之所以能稱雄一時,佔據了整個婆羅洲的沿海地帶,甚至控制了馬尼拉、蘇祿群島和棉蘭老島的一部分,成為所謂的“帝國”,正是因為有了“黃總兵”的幫助。
此人名叫黃森屏,福建泉州人,在洪武年間攜家人南下婆羅洲,赤手空拳在斷手河流域建立了一個獨立的華人政權,被當地華人尊稱為“總兵”,馬來人稱之為“拉惹”。
後來他和當時的渤泥蘇丹相互通婚,結成同盟,聯手打敗了入侵的蘇祿蘇丹國,挽救了差點亡國的政權,最後竟當上了兩位攝政之一。
由於黃森屏的妹妹嫁給了時任蘇丹的弟弟,而此人又成了汶萊的第二任蘇丹,所以從第三代蘇丹算起,之後的所有王室便都有了黃家的血脈。
黃森屏晚年思念故土,便帶著上百名親戚和手下回國朝貢,受到永樂帝朱棣的盛情款待,不過由於舟車勞頓,當年便在南京會同館去世。根據其臨終前“體魄託葬中華”的遺願,朱棣下令將其以“王禮”安葬於雨花臺,賜諡“恭順”,只不過墓碑上的名字是“渤泥王麻那惹加那乃”。
黃森屏死後,朱棣立他的兒子黃克孫為下一任“渤泥王”,特派大臣護送其回國,不光免其每年的歲供,甚至還親筆寫了一首《勃泥長寧鎮國山詩》,立碑於汶萊城外的山上。此後黃家一系對內輔助汶萊蘇丹,對華人則稱渤泥國王,直到萬曆年間,相沿不改。
然而滄海桑田,物是人非。萬曆海禁之後,汶萊和中原王朝的交往就此斷絕;再加上黃氏一族逐漸回教化和馬來化,也漸漸退出了汶萊政壇。黃家曾經的輝煌也僅存在於民間傳說和汶萊王室的世系圖裡,至於那塊碑更是沒了蹤影。
何喜文聽了使者的敘述,不禁訝然,心中對那位“渤泥王”佩服不已。不過他很快就醒悟過來,自己可是趙新任命的婆羅洲總督,滅國“無數”,統管整個大島,豈不是比黃森屏更牛掰!
想到這裡,他得意洋洋的道:“貴使好不曉事!我北海鎮乃是由大明宗室趙王所創。殿下奉天討虜,驅逐西洋外夷,掃六合,化四海為一統,功業遠超歷代。既是蘇丹有華人血統,且受過成祖皇帝冊封,本鎮此番前來,為何不登船拜見?!爾等勾結荷蘭人,包庇海盜,劫掠殘殺華商,我中華哪有你這樣的親戚!”
“這”
一旁的黃忠仝等人齊聲喝道:“說!”
到了這個地步,汗流浹背的使者已經清楚這特麼就是來找茬的,恐難善了。他靠近艦隊時仔細觀察過,各船的甲板上都是站滿了手持火槍計程車兵,大炮的炮口更是指向身後的王城,完全是一言不合就開打的架勢。
“請何大人稍候,我這就回去稟報蘇丹。”
“貴使快去快回,我只給你們一天的時間。”
使者回到王宮稟報後,王儲穆罕默德.達祖丁和一眾拉惹這才明白大事不妙。然而讓他和父親一起去巴城對質肯定不可能,登船拜見更是不敢,那特麼絕對是羊入虎口!
汶萊雖然離爪哇遠,可北海鎮這些年乾的事他也聽說了不少。想當初以華人身份露面的北海鎮奪了巴城,狠狠收拾了荷蘭人,各方政權都鬆了一口氣。尤其是西爪哇大戰後,荷蘭人徹底滾出了馬六甲,各家蘇丹都是倍感暢快。
誰料走了一匹狼,來的卻是一頭虎。前些日子三發、坤甸和南巴哇三個蘇丹政權被突然廢黜一事,讓馬來亞各地的蘇丹國聞訊後無不大吃一驚。
好傢伙!這些短毛華人居然比荷蘭人還狠!荷蘭人不過是獨攬貿易外加收稅,而短毛華人則是要一鍋端!
穆罕默德.達祖丁前些天聽說此事後,正打算派人聯絡周邊的各蘇丹國,準備暫時放下爭執,一起抱團取暖,誰知北海軍轉眼就殺到了。
撤退到汶萊河上游去,召集各地土著集結兵力跟北海鎮打一場?別逗了,荷蘭人的幾萬大軍都打不贏,達祖丁真不覺得自己能創造奇蹟。
沒了辦法的他只能向自己的父親老蘇丹求主意。老蘇丹面無表情的聽著兒子和手下的講述,手裡擰動著機械天鵝的發條;那是西班牙人送他的禮物,身子和翅膀都是黃金的,還鑲嵌了不少寶石。
“把砂勞越給他們。華人不是喜歡黃金麼,那裡有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