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來個船長叫溫哥華(第1/2頁)
章節報錯
北海軍的旗幟在金門鎮雖然豎了起來,可接下來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營地的位置自然不用再找,西班牙人選擇的要塞所在就很好,離海邊不遠,而且還打了水井。不過魯奇在要塞內視察了一圈後,對要塞內部的建築質量和糟糕的衛生環境極為不滿,他決定重新打造自己心目中的新要塞。
在動手之前,他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處理那五十多名被關押的米沃克印第安人。
別看魯奇不懂西班牙語,可人家帶了個翻譯器。於是在一片迷惑的目光中,這貨先是隔著口罩跟這些人來了句「H」,然後就掏出翻譯器,將提前翻譯好的「你們自由了」給放了出來。
魯奇以為憑藉這手能讓自己瞬間光環加身,從此改名叫「神奇」。誰知已經受到修士們常年洗腦的印第安男女們全都面色大變,一邊不住的後退,嘴裡還唸叨著一個單詞Diablo。
得!裝逼失敗......
魯奇這個鬱悶啊,頓覺滿頭黑線。對方要是說別的可能還不懂,問題是他對另一時空的某款遊戲太熟了,立刻就明白了人家在說他是惡魔。
無奈之下,他只得收起翻譯器,命令一旁的李時給這些印第安人拿點吃的和水過來,再給他們每人發條毯子過夜,等明天一早讓他們全部滾蛋,愛去哪去哪。此外他還特別叮囑李時,儘量不要和這些人有肢體接觸,而且近距離一定不能摘下口罩和手套。
李時不解的詢問原因。事實上從一進要塞大門開始,魯奇就命令所有士兵必須戴上口罩,想要喝水吃東西,必須要回到炮臺附近的臨時營地才可以,而且回去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
「為啥?他們跟西班牙人呆久了,身上可能都有傳染病。」魯奇指著一名臉上長滿紅色斑點的女人道:「看見沒?那就是得了病的。」
李時打了個激靈,愕然道:「長官,那是啥病?」
「花柳!能透過唾液傳染。還有黃熱病和白喉,都是能傳染的!」
「歪日他得!」李時被嚇得一身冷汗,他身後站著的柴榮和陳英奇也都毛了。
要知道來北美前,魯奇是可做了不少功課的。他之所以沒把剛訂婚的未婚妻帶來,也沒讓海外兵團的人帶家眷,就是擔心傳染病的問題。
從16世紀開始,西方人對北美原住民最致命的武器可不是槍炮,而是各種病菌所引發的傳染病,包括了天花、瘧疾、出血熱、肺結核、黃熱病、流感、霍亂、鼠疫......
遠的不說,此時在北美大陸另一邊,一場黃熱病大流行幾乎將費城肆虐一空。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五千多人被奪去了生命,整個城市陷入了恐慌;包括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市政府官員在內的上萬人倉惶逃離。
這場瘟疫的源頭就是陷入動亂的海地。由於當地大批黑人起義,法國人根本抵擋不住,於是當那些從海地逃出來的法國人帶著自己的奴隸來到費城後,災難就此降臨。
問題是這要光是法國人倒還罷了,從1791年開始,英國人和西班牙人由於垂涎那裡的種植園,也派兵入侵。
誰知道之前住在要塞裡的西班牙人有沒有去過海地的?而且加利福尼亞的冬季也沒那麼寒冷!
這尼瑪要引發傳染,也就只有打過疫苗的魯奇和王遠方能倖免。而且黃熱病在發燒時就沒什麼特效藥,只能透過臥床休息和補充電解質調養。
魯奇沒想到,他的這番話經過陳英奇和柴榮的渲染,立刻在兵團兩百多名士兵中引發了恐慌情緒。等到了晚上,誰都不願意去要塞大院裡值班,頂多就守在門外。
而李時在從攜帶上岸的物資裡給印第安人取毯子的時候,想到給這幫傢伙用軍毯有點可惜,便自作主張的
拿了五十多片戶外急救毯。這東西是趙新從另一時空採購的,主要就是為了讓士兵在野外執行任務時有個緊急避寒的東西,畢竟PET膜極為輕便,放在包裡也不佔地。
誰知由於急救毯的外層為了保暖,被鍍成了雙面銀色,結果這東西在印第安人眼裡就成了寶貝,並在以後引發了一連串效應。
等到了第二天一早,幾個士兵在李時的命令下,從頭到腳裹的那叫一個嚴實,僅有眼部留出了一條縫,把印第安人都給嚇了一跳。他們很快就在持槍士兵的帶領下來到了要塞大門外,幾個士兵給了他們一袋子食物,擺手做出讓他們走的手勢,嘴裡同時還說著魯奇教給他們的「libertad」。
五十多個印第安人也看出來了,這些跟他們面孔差不多的外來者對自己很嫌棄。不過能獲得自由還有吃的拿,他們還是很高興的。
印第安人前腳剛走,魯奇就命令隨隊的軍醫調配消毒水。他打算先給要塞內部來個大消毒,然後再拆除所有建築,尤其是那間修道院。
他這邊緊張忙碌,身在雷神號上的王遠方也沒閒著。船上還有不少物資得送上岸,估計全運完至少得三五天。
1793年11月22日,一組電波從位於金門海峽內的雷神號上傳出,先後透過設在烏納拉斯卡島和大泊鎮上的兩個中繼站,最終抵達了北海鎮。
苦葉島的大泊鎮自然不用說,而位於阿留申群島東部的烏納拉斯卡島中繼站,是王遠方他們在來的路上設定的,還特意留了一個排的兵力值守。
之所以會選在那裡,一是想將烏納拉斯卡島作為以後登陸阿拉斯的前進基地,再有就是因為俄國人在那裡有個永久定居點。
話說五十二年前也就是1741年的時候,丹麥人維圖斯.白令和俄國人阿列克謝.奇里科夫受沙俄帝國委派,乘坐聖彼得號和聖保羅號前往北太平洋探索。期間船隻遭遇風暴被分開後,奇里科夫發現了阿留申群島東部的幾個島嶼,而白令則發現了西部的幾個島嶼。
後來的事很多地球人都知道,白令得了壞血病死在了科曼多爾斯基群島,而倖存者們回到鄂霍茨克,並報告說在阿留申群島上發現了大量的毛皮動物。於是西伯利亞的毛皮獵人蜂擁而至,並逐漸向東穿過阿留申群島到達阿拉斯加。
1759年的時候,毛皮商人斯捷潘.格洛托夫在烏納拉斯卡岸登陸,並將其設為據點。僅過了四年,由於俄國商人的殘忍和貪婪,強迫當地的阿留申人為他們工作並繳納毛皮稅,還劫持他們的家人作為人質,最終引發了阿留申人的大規模反抗。
之後俄國人展開了血腥的報復,至少有五千名原住民被殺害,整個島上的阿留申人一下減少了三分之二。
到了1768年,烏納拉斯卡島成為沙俄在該地區的主要港口,從各島上獲得的毛皮透過那裡進行貿易,再由商船運回鄂霍茨克。又過了四年,該島就成了俄國人的永久定居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