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源於巴都布羅克山脈的卡普阿斯河,在婆羅洲上自東向西綿延兩千多里後,與另一條自東北向西南而來的蘭打河匯聚在一起,奔騰西入大海,由此也形成了寬達數百米的滔滔紅水。

坤甸,就坐落在這片水域的河岸和三角洲上。

此刻在新埠頭蘭芳公司的副廳裡,前巴達維亞總督阿爾廷的女婿,VOC的首席顧問兼東印度總幹事約翰內斯.西伯格正在和一箇中國老者侃侃而談。

“羅先生,東印度公司和貴方有著長期的合作。這次我們和賽里斯人開戰,希望你們不要聽信謠言,插手巴達維亞的事。”

“西伯格先生,請您回去轉告阿爾廷閣下,羅某和蘭芳公司對爪哇島上的事毫無興趣。”

“哦?那我想請問,之前卡江上的那條怪船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賽里斯人的快船會在坤甸水域遊蕩?我聽說他們在這裡呆了好幾個月,你們為什麼不予以驅逐?”

“呵呵,西伯格先生,人家是來捕獵鱷魚的,並無其他過分之舉。就算是上岸買東西,該給的錢也是一文不少。坤甸百姓這些年一直深受鱷魚之害,這樣為民除害的事,連阿卜杜拉曼蘇丹都樂見其成。再說他們的船雖然與眾不同,可並沒妨害水上往來,羅某自然不好多管。”

說話的老者正是蘭芳公司的總長羅芳柏,這次是專程從東萬律趕來會見VOC特使的。此人今年雖然已經五十六歲,鬚髮皆白,可說話時聲若洪鐘,鏗鏘有力,雙目炯炯有神,身體狀態好的很。然而任誰也猜不到,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此人的壽命只有兩年了。

別看羅芳柏嘴上說的輕鬆,他只是不想讓荷蘭人把手再度伸進坤甸罷了。實際上北海軍捕鱷隊到來的這幾個月裡,把他和一眾手下給膩味的不行。且不說謀畫了好久的樹立威望之計劃泡湯了,精心撰寫的《祭鱷魚文》也成了廢紙一張。

眼下坤甸的老百姓都知道,是北海軍的捕鱷隊幫他們清除了鱷魚之患。從去年臘月開始,那幾條快船每天在卡江和蘭打江上巡弋,專門獵殺鱷魚。幾個月下來,至少打了兩百多條大鱷,使得坤甸附近鱷魚為之一空,捕鱷隊這才大搖大擺的回了巴城。

不過捕鱷隊的表現落在蘭芳公司這些人眼裡,可就不是“為民除害”那點事了。北海軍的那條藍色的大型怪船、高速破浪的快艇、以及捕鱷隊隊員手中那些大威力且還能連發的“火槍”,都讓羅芳柏等人震驚不已。

蘭芳公司眾人知道,如果巴城的北海軍想要佔據婆羅洲,那絕對是比荷蘭人還要可怕的大敵!

作為蘭芳的大總長,羅芳柏對沉寂了兩年的北海鎮突然把手伸進婆羅洲很是費解,要知道當初巴城荷蘭人投降的訊息傳到坤甸後,他曾派自己的手下江五.哦,也就是江戊伯親赴巴城,表達合作之意。那位姓鄧的將軍雖然表現的很客氣,還回送了不少禮物,但對自己的提議不置可否。

否就否吧,羅芳柏也沒打算投效。對於突然出現的“北海鎮”,他從那些來坤甸的華商口中打聽過了,不過是一群盤踞在關外極北之地的“海寇”罷了。在他的心裡,獲得清廷的承認,成為大清在海外的藩屬國才是畢生宏願。而有了天朝上國的背書,他才能自立為王。

問題是滿清根本不鳥他,再加上之前陳怡老的先例,使得不管是乾隆還是兩廣總督,都對這些偷偷出洋的華人視為叛逆。當不了王也還罷了,問題是連他的親兒子羅子增都不願意來繼承他那龐大的產業,這讓羅芳柏很是鬱悶。

富貴不能還鄉,也就無法光耀家邦。而且別看羅芳伯富可敵國,卻不敢往石扇鎮的老家送去大批錢財,因為那純粹就是給大嶺下羅氏招災惹禍。自他發達後,也只託人帶回去過一包金銀首飾分給父老鄉親。

然而即便滿清不待見羅芳柏和他那個蘭芳大總制,他還是詐稱兩廣總督已經上報朝廷,等待天子批准。這種拉虎皮扯大旗的做法,一是為了震懾周邊各方勢力,同時還能有效的管理手下數十萬華工。

西伯格聽了對方滴水不漏的解釋,也不好再說什麼。他此來坤甸約見羅芳柏的目的,就是透過恐嚇或是利誘,迫使各華人公司和蘇丹國不許向巴城輸送一粒糧食,否則就是VOC的敵人。

要知道目前奪回巴達維亞的戰爭,才是VOC的首要大事。

這次圍攻巴城的軍事行動,是VOC總部17人董事會的投票結果。其目的是為了挽救因國內對於亞洲商品需求量大減所導致的經濟危機。

17人董事會中的大多數人認為,必須要透過奪回巴城,給北海鎮一個重創,才能重塑VOC在馬六甲經濟圈的威望。也只有如此,才能繼續施行對馬六甲經濟圈的經濟壟斷,而後再透過控制婆羅洲的金礦,由此挽救VOC不斷虧損的現狀。

前任總督阿爾廷和現任總督奧弗斯特拉騰經過反覆商議,制定了一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龐大軍事計劃。即糾集大批地面部隊和海上部隊,對巴城進行長達半年以上的軍事圍困,透過地面戰爭使巴城無法進行正常的農業生產,在海上則採取“破交戰”,最終迫使北海鎮因缺糧而投降。

在阿爾廷看來,自己當初丟了巴達維亞,那是純粹是因為準備不足,再有就是那些戴著老虎臂章“惡魔”的無恥偷襲,給符騰堡兵團帶來了重大損失。阿爾廷斷定,只要巴城的北海軍在半年內得不到足夠的糧食和彈藥補給,自己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荷蘭人之所以敢想敢幹,就在於他們認為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情報。自從撤離巴城後,VOC便開始到處蒐集北海鎮的情報。巴城就不用說了,安南、會安、澳門、廣州、長崎、濟州島,幾乎所有北海鎮曾經出沒的地方都派了探子,也得到了很多看似有用的訊息。

阿爾廷認為北海鎮最大的問題就是補給線太長,海上力量不足。北海鎮的大鐵船威力固然可怕,但還是數量太少。部署在巴城和會安的六條炮艦要維護南至巴城,北至琉球的龐大海域,漏洞太多。

而VOC一方海上力量還是很強大的,且不說十幾條歸國大船和數條護衛艦,光是各附庸蘇丹國還有上百條海上炮艦。只要不從海上進攻巴城,憑著“蟻多咬死象”的策略,怎麼都能切斷海上的補給線。

好吧,換成其他任何一個對手,阿爾廷的判斷都沒問題,勝算也很高。不過由於趙新坐鎮巴城指揮,VOC註定會“狗咬尿泡空歡喜”。

“很好,羅先生。我希望VOC和蘭芳公司的合作能一直保持下去,這才符合我們雙方的利益。為表示我方的誠意,這是公司追加的鑽石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