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島津家的末日(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新的這番話並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直到幾個月後,當趙王爺下鄉的事被宣傳部門大張旗鼓的在各村鎮進行廣播後,福明泰一家這才反應過味兒來。他立刻就跑去山裡告訴了達瓦等人,把達瓦所在的部落眾人驚的是目瞪口呆。
對於北海鎮治下的各族邊民乃至普通百姓而言,趙新的地位就如同高高在上的皇帝。而這樣一個“地位尊貴”的人居然能和普通百姓一桌吃飯閒聊,毫無架子,簡直不可思議。
再想到趙新那天對自己三人講的話,達瓦和那彥卓等人終於做了決定,他們下山聯絡了民政的辦事員,然後就帶著馴鹿下山定居了。
呼瑪爾鎮的鎮公所也吸取了過往的教訓,在當地北海駐軍的協助下,修建了一條數公里長的引水渠,將山泉水引到了定居點,以方便馴鹿飲用。同時針對馴鹿愛吃柳樹葉的情況,民政又下發命令,禁止隨意砍伐村鎮周邊的柳樹。
這年月的外東北地廣人稀,野獸到處都是,完全不存在另一時空的偷獵一說。另外北海鎮從兩年前就對邊民開放了火槍的使用,使得他們可以有效防止猛獸對自家牲畜的傷害。當然了,所有售出的武器都會編號登記,以防流失。
時間來到1791年9月初,隨著西北風漸起,趙新發布命令,派遣七條經過改裝的千噸廣船南下,以替換回北海鎮大修的雷神號和北海一號、二號。
這七條廣船都是之前鄭一從暹羅帶回來的,經過改造,全部加裝了柴油發動機,並對船體結構重新加固;其中有六條都分別配備了16門75毫米炮,另外一條是改裝後的油料補給船。這些改裝後的廣船雖然比不上北海一號、二號,可對付荷蘭人的蓋倫船已經足矣。筆趣庫
雖然東印度群島也出產石油,可陸地油礦都在蘇門答臘島上。那裡目前歸屬土著蘇丹統治,極為封閉,交通條件十分落後,北海鎮要是想在那裡開採原油並加以提煉,必須得在當地沿海建立據點,眼下根本辦不到。
南下的七艘改裝船中,有三艘會部署到巴達維亞,另外三艘和補給船將部署在安南的會安和柑嶺澳。順帶提一句,本地南下船隊的指揮官是鄭文顯,已經改名為鄭耀煌的鄭七這次也當上了艦長。
雖說鄭一的艦隊指揮官資格只是臨時的,實際只能指揮三艘,不過三艘也超過了北海二號的船長郭學顯。接到命令後,鄭文顯和鄭耀煌心情很是暢快,回家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老婆孩子一起給祖宗牌位上香,以慰抗清先人的在天之靈。
他們這次南下順帶還有個任務,那就是協助何喜文所部圍剿逃竄至沖繩北部諸島的島津家殘餘。
8月27日的時候,趙新接到了萬造從出水麓發來的戰報,何喜文部已經將盤踞在先島諸島和沖繩本島上的島津家勢力擊潰,目前正在追繳殘部。不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由於島津家挾持了尚穆王爺孫負隅頑抗,導致首裡王宮毀於戰火,而且尚穆王爺孫被島津齊宣帶走了。
自從上次鄧飛他們走後,島津齊宣便動用大批民伕,在那霸港緊急修築了兩座炮臺,還佈設了六門從荷蘭人那裡買來的8磅炮。而當何喜文船隊氣勢洶洶的越過了臺灣島後,設定在先島諸島上的遠見番就發現了他們,並迅速點燃烽火報警。
島津齊宣自知大事不妙,立刻代尚穆王下旨,讓那霸和首裡等地軍民總動員。他給手下的武士配備了火繩槍,又給琉球的軍民分發刀槍弓箭,並嚴令誰敢逃跑當場斬殺。不過當何喜文船隊中的五門75毫米炮開火後,六門火炮相繼被炸燬,守軍死傷慘重。
徵召來的琉球人哪見過這血腥場面,很快便一鬨而散,連島津武士組成的督戰隊都攔不住。負責指揮的那霸奉行宮平親雲見勢不妙,便帶著手下退守那霸城。
攻打琉球、剿滅島津家,是何喜文和他手下的兄弟們歸順後第一次以北海軍的身份出戰。為了心目中那光明遠大的前途,何喜文上岸後每戰都是衝鋒在前,手持雙槍,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完全是一副豁出去的架勢。而且一千五百多人的海盜們在陸戰連強大的火力支援下,也都跟打了雞血一樣,嗷嗷叫著就殺進了那霸港。
登陸很順利,可島津家也不是吃乾飯的。在面臨生死存
亡之際,眾武士也都玩了命。雖說打不過北海鎮正規軍,可跟海盜們比起來還算是勢均力敵的。
雖說何喜文的手下裝備了不少在巴城繳獲的燧發槍,可終究是訓練不足,打起仗來亂哄哄;再有就是島津家的火器也不少。要知道戰國時代出產“種子島鐵炮”的種子島原先就在薩摩藩治下,雖然南九州已經歸屬仙台藩治下,可種子島上的鐵匠鋪一直和島津家暗通款曲。
經過三天的攻城和巷戰,何喜文所部付出了傷亡兩百多人的代價,總算打下了那霸城。當何喜文在那霸城內廣貼告示,向本地百姓表明北海軍是來驅逐島津家、恢復尚穆王的統治後,琉球人這才由驚恐變為欣喜,紛紛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鄧飛在出發前曾嚴厲告誡何喜文和他的手下,登陸後絕對不能
搶劫姦淫琉球百姓,絕對不許強佔當地百姓的住所,買東西必須要公平給錢;否則一經發現,陸戰連有權執行戰場紀律,直接槍斃。
一眾海盜雖然對此牢騷滿腹,可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更何況北海軍的待遇還是挺不錯的。雖說還沒開始正規訓練,可待遇已經等同於新兵了;吃的好穿的好,還配備了衛生員,讓一眾貧苦漁民出身的海盜們感激涕零。
打首裡和打那霸不同,船上的火炮根本夠不著。好在聞訊而來的久米村蔡家和程家幫了大忙,找了二十幾頭耕牛,這才將從船上卸下的火炮又推又拉的運到了首裡城外。
有了75毫米炮和陸戰連的兩門迫擊炮的火力打擊,首裡城的防禦就跟紙糊的一樣。不過隨著城防被攻破,島津家的武士和支援他們的琉球人馬便退守王宮。
何喜文一看,別廢話了,繼續轟吧!結果可想而知,前後花了近三百年修建的大院子最終毀於戰火,那座裝飾異常華麗、且供著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御筆匾額的正殿被炸塌了屋頂,成了妥妥的危樓。
城破後,紫金大夫蔡世昌臨時接掌了三司官(國相)的位置,他馬上就在何喜文的支援下清除政敵。
首裡雖然解放了,可接下來最大的問題還得解救被裹挾的尚穆王爺孫,琉球本島雖然不大,可島津齊宣手下有船隊,這廝便帶著尚穆王在海上跟何喜文他們打起了遊擊。
為了不使島津家死灰復燃,徹底斬斷他們在琉球諸島的存在,在清除了沖繩島上的島津家殘餘後,何喜文便帶著船隊上至種子島,下至臺灣東南各島,一個島一個島的搜剿。
9月7日,鄭文顯的南下船隊抵達了九州島的出水郡,在經過短暫休整後,隨即南下加入了清剿行動。
島津齊宣雖然在琉球諸島上狡兔三窟,又熟悉各島地形,可沒了補給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到了9月12日,島津家的殘部終於被堵在了根據地奄美大島上。在經過了半天的血戰後,島津家最後的二百多名武士已經死傷殆盡。
末日臨頭的島津齊宣知道自己即使投降也不會有好下場,這廝對尚穆王勾結北海鎮的行為極為痛恨,竟將其一刀殺死。而五歲的繼承人尚溫因為連日奔波驚嚇得了傷寒,高燒不退,已經是有進氣沒出氣了,這才逃過了一刀。
1791年9月12日夜,島津齊宣在奄美大島的御所裡來了個“扇子切”,由他的侍者當介錯人砍了腦袋,並連夜帶走掩埋。
至此,琉球王國自“慶長琉球之役”成為薩摩藩的附庸後,經歷了差不多兩百多年,終於擺脫了島津家的控制。
第二天清晨,衝進御所大院的陸戰連士兵發現了奄奄一息的尚溫,經過隨隊醫療兵的診斷,確認是病菌感染,需要馬上進行隔離治療。因為尚溫只有五歲,普通的消炎殺菌藥物根本用不了,只能先行輸液補充水分。
負責指揮的鄭文顯在得知尚溫的情況後,立即用電臺聯絡向參謀部報告。北海軍參謀部很快就回電了,命令鄭文顯馬上派船將尚溫送到北海鎮救治,再晚時間就來不及了。
這打了半天,要是連尚家的繼承人都沒了,琉球王國肯定大亂。
9月13日的上午,在奄美大島御所內的一處院落裡,何喜文的一群手下正對著剛剛被俘獲的島津家一眾女眷品頭論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