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兄弟密議(第2/2頁)
章節報錯
和珅微微點了點頭。從去年北海軍大敗沙俄之後,他就已經看清了,趙新這個人行事乖張難測,不按常理出牌,然而一旦出手就是雷霆萬鈞,千軍橫掃之勢。除非朝廷調集天下數十萬兵馬一齊壓上去,否則僅憑几萬人根本奈何不了他。然而調動數十萬兵馬那也就是說說,紙上談兵可以,根本沒有實操性。打仗其實就是打後勤,幾十萬人的軍需糧草調撥誰也玩不轉。
“可,可皇上對咱家恩重如山,這事......”
和珅抬頭看著房頂上糊的白紙,目光幽幽,輕聲道:“正是因為皇上對我恩重如山,我才會這麼做。這事我已經想了一年多了。”
“此話怎講?”
“這話我今天就說一次,以後也不會再提。”和珅起身湊到和琳耳邊,用微不可查的聲音道:“咱家的家產你知道有多少?說實話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一億墊底,兩億不算多。”
我滴個老天爺啊!兩億還不算多!和琳聽完下巴差點脫臼,只覺背後一陣一陣的冷汗唰唰直冒,很快就溼透了裡衣。
“這事從前年那位病倒我就開始琢磨了,”和珅盯著弟弟的眼睛,沉聲道:“要是沒有那姓趙的,咱家不管是誰當皇帝都會穩如泰山,誰都搬不倒我。可是你要知道啊,這仗已經打了五年了,朝廷就沒討過一絲一毫的便宜,銀子花海了去了!不管後面是誰坐上那個位置,第一道難關就是沒錢。”
“皇上今年都八十了,就算再有雄心,跟姓趙的也耗不過了。繼任的要是想對付他,就得窮盡天下之兵才行,可是哪有那麼多的銀子啊!吏治、練兵不說,這些年水旱天災不斷,治河又是好大一筆開銷。實話告訴你吧,這朝廷,已經爛到骨子裡了,不動真格的是不成了!”
“新皇繼位一定會朝我下手,因為只有咱家的銀子最多!”
“你哥哥我管著尚虞備用處,好多北海鎮的事只有我和皇上才清楚。那位不是個嗜殺的,對滿人也給出路。北海軍有支兩千人的騎兵,裡面大部分都是咱們滿人的降兵......”
和珅將北海鎮的事一項一項掰開了揉碎了說給和琳聽,其中有很多都是秘聞,和琳根本就不知道。
“你現在負責給福瑤林籌辦糧草,吉林那邊什麼情況就不知道?”
“知道是知道,他福瑤林還是挺不容易的,馬上治軍,馬下治民。前一陣還砍了二十幾個陝西軍官的腦袋立威,軍紀好了不少。”
“唉~~他那也是做給某些人看的。”和珅嘆了口氣,繼續道:“從前年大沽口的事我就看明白了,北海鎮要是想進關,隨時都能進。福瑤林那幾萬人根本擋不住。不過我一直不明白,姓趙的為什麼要放著福瑤林不打。”
和琳眼珠瞪的溜圓,難以置信的道:“哥,你是說福瑤林和姓趙的......”
“不會!這天底下別人要是通北海鎮......呵呵~~可福瑤林決計不會,他是皇上一手帶大的,情同父子。”
和珅遲疑了片刻,摸著剃的光亮的腦門道:“說實話,我現在唯一看不懂的,就是那姓趙的為什麼不打吉林烏拉,非要留著福瑤林那幾萬人在眼前晃悠,他難道不知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的道理?”
和琳遲疑的道:“我聽說寧古塔那邊北海鎮就放了五千人,琿春那邊也只有不到三千人。想用八千人打......”
和琳說到這裡突然停住了,他想起前幾年北海軍用七千人大敗明亮數萬人的事了。是啊,幹嘛放在眼前不打呢?打下吉林烏拉,之後到盛京就是一馬平川了。
和琳話鋒一轉,換了個問題:“哥。皇上待咱家也不錯啊,去年還把十公主下嫁到咱家......”
“皇上對我自然沒的說,我和珅也願意肝腦塗地,就算後面上來的人想要我腦袋我都沒有二話!可是你嫂子怎麼辦?你怎麼辦?你兒子伊綿怎麼辦?咱兩家這百十口子難道都跟著我一起陪葬?憑什麼?!”
和珅口中提到的“伊綿”,是和琳唯一的兒子。歷史上和珅倒臺後,其子豐紳殷德雖然因為是額附倖免於難,可之後幾經嘉慶貶斥,閉門思過,三十多歲便鬱鬱寡歡而終。至於和琳的兒子豐紳伊綿也沒能倖免,先是由公爵改襲三等輕車都尉,後又罷免了乾清門侍衛的官職,最後竟淪落成了街頭的算命先生。
歷史上豐紳伊綿趁著給堂弟辦喪事之際,整理了伯父、父親和堂弟的詩作刻印成書,起名為《嘉樂堂詩集》。後人這才從中看到了和珅處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時代裡,那點發自肺腑的無奈和鬱悶。
和珅自己看得很明白,別看他權傾朝野,號稱一人之下,可從來沒有脫離過乾隆的控制,他不過是皇帝的一個髙級奴才而已。
事實上得虧有趙新的出現,一而再再而三的收拾滿清,使得清廷國庫空虛,為了獲得足夠的軍費,導致地方吏治癒發腐敗,而在這樣的亂局之下,和珅才一點點琢磨過味兒來。
除此以外,乾隆的身體狀況也是讓和珅警醒的重要原因之一。
話說乾隆自幼身體健康,幾乎沒生過什麼大病;除了在73歲時因“氣滯”發作而未能親赴地壇祭地外,另外就是前年北海軍兵臨大沽口時病倒了好幾天。
由於保養得體,八十歲的乾隆除了思維有時會有遲緩,外表上並不顯衰老,要是不知道的人看到他,會以為才只有六十出頭。
別人不知道,和珅可是最清楚,前年那場病險些就要了乾隆的老命。而當他在潮音寺結束和北海鎮的談判趕回京城覆命,親至乾隆床前恭聆聖訓時,一旁的嘉親王看向自己的目光裡,曾流露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讓和珅心驚肉跳。
那情緒不是別的,是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