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別看三郡農民生活變好了,其他各藩農民想要過來卻是難上加難。原因就是各藩在進入出水、伊佐和菱刈三郡的道路上設定了層層哨所盤查,圍的密不透風,別說片紙不能過了,人一旦被抓,動輒就是掉腦袋。

然而就當蘆北町的數百農民準備舉家帶口的放棄故土時,訊息不知怎麼就傳出去了,數十里外的球磨村、山江村、相良村、錦町、朝霧町等十幾個村子也開始蠢蠢欲動。

這些人想著人多力量大,又或者是法不責眾,於是在2月初的一天夜裡,兩千多男女老少不約而同的舉著火把開始進入南面的大山,向著出水、伊佐和菱刈三郡進發。

德川幕府設定在矢嶽山山道上的一處“關所”裡,遠見番(瞭望處)內執勤的兵卒看到北面的山道上突然亮起一片火把,就像是誰在白雪皚皚的群山中用金筆刷了一道。看到情況異常,執勤的兵卒便敲響了報警的銅鐘。

話說江戶時代各藩之間驛道上的關所,都是由幕府直接管理和控制,各藩不得私設。這些關所是幕府政權中的重要節點,用來監控全國人口和物資流動情況,同時掌握輿論事件情報。

原本九州因為距離江戶遙遠,各藩之間都是報幕府批准後自設關所,不過在島津家完蛋後,由於熊本藩和相良藩的南部跟北海鎮三郡接壤,德川幕府自前年起便專門在這裡設定了幾處關所,大的有一百人規模,小的也有五十人。

隨著鐘聲響起,那些已經睡下的守衛都被驚醒,擔任“伴頭”一職的武士大久保正信剛把燈籠點上,障子門就被人拉開了。

“大人,情況不對勁!有人要闖關!”

“人拿住了沒有?”只穿著件裡衣的大久保正信並不驚慌,這兩年闖關的事雖有發生,不過都是個把毛賊,根本逃不過幕府的“法眼”。

擔任“常番人”的武士急聲道:“您還是出來看看吧,好像來了不少人,屬下估計得有上千。”

“怎,怎麼可能!”

沒過一會兒,爬上瞭望臺的大久保正信也看到了那條越來越近的火龍,他隨即命令手下人全體戒備,弓上弦,火槍裝彈。

這座關所內的人員共有五十人,大久保正信是伴頭也就是負責人,手下有橫目付一位,常番人八位,走卒四十名。除此之外,還有一名負責檢查女性的“人見女”。

等火光終於接近,關所內的眾人隔著柵欄門這才看清,對面來的是一群衣衫襤褸的農民。這些人揹著大包小包,男女老少都有,當看到大門緊閉的關所後,頓時放慢了腳步,直到一名武士大喝停步,他們才在門外十步之遙停下。

“爾等深夜不好好在家睡覺,這是想幹什麼?!”

聽到武士的呵斥, 人群中走出一個穿著草鞋的三十多歲的男子,他將手裡的火把交給其他人,自己來到門前五步遠的位置,噗通就跪倒在雪地裡,哀聲道:“懇請老爺們可憐俺們,給條生路,放大家過去吧。”

說罷,他身後的那些男女老少也都跪了下來。

“這!”

大久保忠信厲聲道:“爾等這是打算投奔北海鎮?真是無法無天!官府跟北海鎮有協議,爾等即便是過了關所,北海鎮那邊也不會收容你們!速速回去,本官既往不咎!如若不然,刀槍無眼!”

一名武士隨即道:“都聽到伴頭大人的話了?!速速退下!”

那漢子似乎早有預料,隨即起身,對身後眾人一臉悲憤的大聲道:“俺們每天披星戴月,辛苦耕作,可官廳壓榨日甚一日,連條活路都不給!既是如此,那還怕什麼?!怎麼都是個死,只要衝過這裡,就有活路!”

“跟他們拼了,左右都是個死!與其一家老小餓死,不如殺過去,給家人掙條活路!”

“要活命的,都一起上!”

隨著鼓動之人的高呼,那些剛才還一臉哀求的農民頓時都變成了凶神惡煞一般,從身上的包裹裡抽出柴刀和木棒等物,山呼海嘯的就朝關所大門衝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