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了三天,矢嶽山的幾處關所先後被流民衝破,駐守的武士兵卒死傷慘重。

訊息傳出後,熊本藩上下大驚,相良藩那邊也被嚇壞了。隨著幾名僥倖逃生的兵卒回到官廳稟報,蘆北町的事也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向北九州各地擴散,那些在冬日裡嗷嗷待哺、求告無門的農民紛紛趁著夜色開始了舉家逃亡。

在之後的十幾天裡, 北九州夜晚的驛道上人影如梭,摩肩如雲,等熊本藩反應過來,派出大軍攔截的時候,已經有三萬多人越過了矢嶽山,進入了三郡之地。而在這些人的後面,從日向、豐後乃至豐前趕來的流民越來越多,大有烽火燎原之勢。

這麼多農民逃離家園, 熊本藩和其他諸藩立刻就毛了。泥腿子都跑了,難道開春要讓武士老爺去種地?

熊本藩現在的藩主是細川家九代目、肥後熊本藩八代目細川成正,這位眼下正在江戶參勤交代呢。負責看家的一門家老細川長岡興禮除了派人去江戶告急,也立刻派了手下去和北海鎮交涉。

不過等熊本藩的人到了菱刈郡後,秋月家、相良家、內藤家、立花家、久留島家、毛利家、稻葉家的使者也陸續到來,將北海鎮那座不大的招待所住的人滿為患。敢情周邊各家全來了,去江戶都未必能一次見這麼全的。

這些使者在見到北海鎮的官員後翻來覆去就是一句話,把人還給我們!

“諸位,因為這些日子闖關的人太多,我們也沒防住,眼下他們都跑進山裡了。不過大家別急,給我們一年,哦不,半年時間, 等我們把人找到,逐一審查完,就讓他們回去。”

說話的, 是一位年紀大約在四十來歲的男子, 他身穿不帶軍銜標誌的北海軍軍裝,身材不高,一頭寸許長的短髮,臉頰紅潤,下巴上還留著絡腮鬍子。

此人便北海鎮前民政部農機組組長,曾是趙新手下七個小矮......呸!是七武士之一的萬造。

話說菱刈金山這麼重要的位置,趙新不放個自己人實在不放心。除此之外,由於菱刈金山採礦使用了大量的機械裝置,所以在北海鎮開了好幾年拖拉機的萬造最後被選中,成了本地的鄉長。

萬造的那個大鼻涕兒子萬海洋現在已經是北海軍少年軍校的學生,而他那位老婆則繼續在北海鎮充當“趙王府”大管家的角色,整天在趙新家裡進進出出。

其他藩的使者還好,可細川、相良、秋月這三家立刻就急了。半年?半年後本家在不在都另說了!

出了這麼大的事,等訊息傳到江戶,挨幕府一頓削那是沒跑兒了。訓斥?那是不可能的!搞不好就要削封改易。對德川家來說,這幾年被仙台藩和北海鎮搞的丟盡了面子,正缺幾個震懾群猴的雞呢!再說還能借機把幕府的天領擴大,何樂而不為呢。

“這位大人, 我等這兩年對貴部一向恭順, 秋毫無犯,求你看在大家都是島國人的面子上,把逃民還給我們吧!否則日後江戶那邊追究,本家搞不好要被改易啊!嗚嗚嗚~~~”

細川家派來的使者說完竟開始哭上了,其他各家使者也是心有慼慼。

作為曾經同樣被壓榨的活不下去的農民,坐在主位上的萬造此刻真想仰天狂笑,媽媽的,真是老天有眼!你們這群武士老爺也有今天!想把人要回去,門兒都沒有!

事實上他從流民到來的第一天就立刻向北海鎮通報了情況,而民政部那邊答覆的也很快。所有逃過來的流民要全部送往出水郡的阿久根麓,在那裡經過短期停留休整後,都會被船接走;民政部的計劃是先讓這些人歸化入籍,等開春黑龍江解凍後,就送到西伯利亞的各個定居點去。

之所以不讓逃入境內的農民留下,就是為了保守菱刈金山的秘密。自北海鎮在菱刈礦區採挖以來,作為趙新最大的財富來源地,礦區周邊二十里全部被劃入禁區。數架無人機24小時在空中巡弋,用鐵絲網圍成的柵欄內每隔五十米就有一個攝像頭,兩百米一座哨塔;所有擅自靠近鐵絲網的人先是鳴槍警告,再往前走就會被擊斃。

礦區內工作的工人全都是來自北海鎮,家人都在北海鎮生活,工作期限是一年。民政給工人開出的薪水非常高,最低的每個月也有八十北海元,吃住也跟軍隊是一樣的標準。唯一的要求就是嘴嚴,招募後必須要籤保密協議,違者全家都會被送去蝦夷地的煤礦。

這兩年幕府和周邊各藩前前後後派出了上百名密探,甚至還有仙台藩的人馬,他們都想查探北海鎮在這裡搞什麼,結果沒一個能活著回去。

萬造忍著笑意,對熊本藩的使者沉聲道:“各位,這件事說起來還是你們的責任,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們不給老百姓活路,就別怪他們反抗。不過麼,這事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在座眾人一聽,都抬頭看向萬造。就見他抬手示意,身後的一名助手便將十幾本小冊子分發到各藩使者手中。大家接過來一看,就見封面寫著幾個大字:“農業協同組合辦法試用版”。

嗯?眾人急忙翻開,就見第一章總則的第一條上寫著,本辦法旨在透過促進農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增進農業生產力和提高農業者的經濟社會地位,以期實現九州地區的繁榮發展。

此時就聽萬造道:“諸位今天先好好看一下,明天我們再談。”

於是諸藩的使者便帶著冊子回去連夜苦讀,雖然冊子裡用詞都是平鋪直敘,然而因為有不少新名詞,這些人裡有看完後一頭霧水、不明所以的,當然也有個別人看出了北海鎮的野心。

深夜時分,來自毛利家的使者將冊子翻來覆去看了幾遍後,終於明白了過來,隨即便是冷汗直冒。“我的老天!他們這是打算將整個九州島的農業控制在自己手裡啊!”

沒錯,當“天明饑饉”過去了六年,自然災害對農業的影響進入尾聲之時,趙新的另一個計劃也準備開始實施。

別誤會,他沒打算奪取統治權,因為這樣做毫無意義。趕走一幫米蟲,換上來的可能還是一幫米蟲。他要做的是控制基層鄉村,透過控制農業來完成對島國經濟的全面控制。而九州,就是他選擇的試驗田。

這幾年北海商社之前雖然投放了大量北海元進入島國市場,可基本上都是在石卷港、江戶和大阪等大型商業城市流通,藉助商品傾銷和大額借款來實現盈利,很難滲透進島國老百姓的日常。

問題是幕府也不傻,北海鎮套取黃金,“兩替屋”的金銀比價行情肯定會變化。松平定信採取的手段就是限制北海鎮進口商品數量,提高“金扎”和“銀扎”的流通比例,控制兌換。

趙新和陳青松商量這事已經小半年了,兩人不約而同都將目光轉向了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