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土謝圖汗的心思(第2/2頁)
章節報錯
清代蒙古地區的宗教事務從來不是孤立的,它往往和治權相結合。作為外蒙地區最大的宗教領袖,哲布尊丹巴的一句話,可比滿清或是札薩克王爺的命令好使多了。
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是漠北蒙古最大的活佛世系,與漠南的章嘉呼圖克圖並稱為蒙古族地區兩大活佛,再加上另外很有名的兩位,就是整個蒙藏佛教體系的四大活佛。
“呼圖克圖”是蒙古語,意為長生不老。當然了,受到清廷正式冊封並頒發印信的呼圖克圖還有很多;截止清朝末年,在理藩院註冊的呼圖克圖共有243位。
雖說哲布尊丹巴必須得由清廷冊封並授予印信,並接受清廷管理,但是這裡面有個大問題,一直讓滿清皇帝忌憚。
話說第一代哲布尊丹巴是第一代土謝圖汗袞布的兒子,也就是之前說的二代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的弟弟;而第二代哲布尊丹巴則是第一代的侄曾孫子,說白了都是土謝圖汗一家人。
如此一來,土謝圖汗家族既掌握了喀爾喀的治權,同時又控制了喀爾喀的宗教事務,這就意味著大皇帝的話在喀爾喀蒙古不好使!
喀爾喀各部明面上以清廷為尊,實際上仍以土謝圖汗部為尊。這樣的情況要是在平時倒還沒什麼,然而一旦西北有戰事,就會對清廷產生掣肘。最明顯例子的就是發生在乾隆十二年的“撤驛之變”。
“清準戰爭”前前後後打了七十年,準噶爾部的繼承人們是前赴後繼的跳出來要分裂西域和外蒙,然後一個接著一個的被清廷大軍按在地上摩擦蹂躪。
噶爾丹死了,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繼續;策妄阿拉布坦死了,噶爾丹策零再接再厲。之後妄多爾濟那木扎爾、喇嘛達爾扎、達瓦齊相繼走上前臺,然後迅速隕落,最後一個冒出來的,就是被清廷冊封為輝特汗的阿睦爾撒納。
也正是因為阿睦爾撒納的蠱惑和青袞雜卜的野心膨脹,最終導致了“撤驛之變”的發生。
這裡說句題外話,後世有文章說什麼青袞雜卜發動的“撤驛之變”是喀爾喀人民的抗清起義,還把他跟岳飛相提並論,稱之為“民族英雄”。別扯了,還要不要點臉啊?
身為札薩克汗部的郡王和多羅貝勒,同時身為滿清正一品的定邊左副將軍,他能為底層牧民的被壓迫抗清?誰信啊?!屁股都不正!
這廝勾結阿睦爾撒納分裂蒙古和新疆,拿著清廷的俸祿卻私通準噶爾部,幹著“端人家碗砸人家鍋”的禍害行為,這算那門子的英雄?!估計也就在那些曾經分裂“海棠中華”版圖、以及試圖繼續搞分裂的人心裡才是“英雄”。
當時青袞雜卜掌管著和託輝特部,隸屬札薩克圖汗部中左翼左旗札薩克。如此低的地位,讓身為定邊左副將軍和部落的王公青袞雜卜極度不平衡,說什麼也得掌管一個汗部才配得上他的身份啊!
乾隆十八年,青袞雜卜受命為參贊大臣,隨定邊將軍班第,從阿爾泰出發去征討準噶爾。然而阿睦爾撒納是個極擅言辭的人,於是青袞雜卜便被其說服,野心膨脹,決定搞一場聲勢浩大的叛亂。
乾隆十九年,定邊將軍班第上奏朝廷,阿睦爾撒納狼子野心,蠢蠢欲動,奏請乾隆對其採取行動。乾隆隨後便傳諭班第,力促阿睦爾撒納早日進京入覲,想等對方到達內地後將其剪除。
誰知千防萬防家賊難防,青袞雜卜在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就通知了阿睦爾撒納,導致後者公開反清,提前發動,使得清廷在伊犁的數名大員全部殉國,致使西域局勢糜爛。
這時候的乾隆還不知道青袞雜卜和阿睦爾撒納勾結,暗中捅了朝廷好幾刀,還讓他和哈達哈一起去征剿阿睦爾撒納的準噶爾叛軍。但是青袞雜卜在此期間給阿睦爾撒納通風報信,使得清軍在近一年的追剿中無所進展。他甚至公然抗命,以兵力不足為由,請求延後一年出兵。
然而沒過多久,青袞雜卜派親信和阿睦爾撒納私通的事情被人查出來了,直接上報給乾隆,於是“二五仔”青袞雜卜被拿下。
不過乾隆並沒有馬上對他做出懲罰,而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目的是為了儘快解決阿睦爾撒納。乾隆說朕知道你是受了阿睦爾撒納的蠱惑,你是個忠心的將領,我還不知道你嗎?繼續好好給朕效力。
然而還沒等青袞雜卜高興兩天,為了震懾那些朝三暮四的喀爾喀王公,乾隆下令處決放走阿睦爾撒納的札薩克和碩親王額林沁多爾濟,這讓外蒙王公們一下就炸了。
要知道喀爾喀四部都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一直有所謂“黃金家族不治罪”的說法。可是對於乾隆來說,愛新覺羅家的子孫有罪都能殺,黃金家族算哪根蔥?!
這時候二世哲布尊丹巴跳出來了,身為土謝圖汗家族中人,他對青袞雜卜的反叛帶頭表示支援。其他喀爾喀王公一看“活佛”都表態了,隨即也都跟著跳出來站隊,決定給滿清一點教訓瞧瞧!
看到自己擁護者這麼多,青袞雜卜便直接用清廷的名義釋出撤兵通知書,將滿清在北路阿爾泰地區的所有卡倫臺站的兵丁全部撤走,一個不留,導致清軍通訊中斷,後勤不濟。
接下來青袞咱卜就帶著手下,分路攻打了烏里雅蘇臺軍營、大庫倫和恰克圖等城鎮。然而叛亂越鬧越大,甚至發展到牧民搶劫漢商,攻打衙門,青袞雜卜根本控制不了局面。
在這之後,掌管內蒙的三世章嘉呼圖克圖受命出使喀爾喀,目的就是要說服哲布尊丹巴不要支援青袞雜卜。乾隆深知,只要作為宗教領袖的哲布尊丹巴站在自己這一邊,外蒙亂局就能迅速平定。
看到叛亂已經失控,曾經信誓旦旦支援青袞雜卜的哲布尊丹巴又當了牆頭草,他對章嘉活佛表示自己是絕對支援帶清的,當初那也是逼不得已。他這一表態,其他喀爾喀諸汗、貝勒臺吉們又紛紛倒戈。
青袞雜卜見事不妙,便想要逃往沙俄保命。但是他才跑到邊境上的杭哈獎噶斯,就被參贊大臣納穆札爾帶著兩百人擒獲。納穆札爾因此功,被乾隆詔令畫像紫光閣。
鑑於二世哲布尊丹巴帶著一眾喀爾喀王公貴族在這場叛亂中上躥下跳的行為, 當時四十多歲的乾隆決心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決不能再讓哲布尊丹巴的轉世出現在喀爾喀。
於是三年後,出身於土謝圖汗家族的二世哲布尊丹巴,因天花在庫倫圓寂,年僅34歲。
到底怎麼回事,喀爾喀蒙古王公們心裡都明白,面對兵威赫赫的滿清,大家都只能當孫子。要知道古時候想讓一個從沒出過花的人得天花,手段很簡單,把出花之人的隨身物品搞幾件,再往目標床頭一放,一切都齊活了......
從此之後,乾隆命令哲布尊丹巴的繼任者必須也只能在雪區找,由此杜絕了土謝圖汗家族既管宗教又管喀爾喀的局面。
而出身雪區的哲布尊丹巴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勢必不會和喀爾喀貴族們站在一起,他會幫著清廷拉攏並監督他們。
對札薩克親王車登多爾濟來說,北海鎮的出現也許是個機會,那位乾隆爺既然能做初一,喀爾喀各部也能做十五。只要自己能幫著北海軍打跑了滿清,到時候從土謝圖汗家裡再找一位,不就這麼點事嗎。
說白了,這幫黃金家族的後代想當蒙古人共主的野心就從沒消退過。只不過因為滿清太過強勢,他們之前只能忍氣吞聲。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