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對英國人的行為視而不見的第二個原因,是他有個難言之疾想求助於英國人;中醫能看的大夫、能吃的藥他都試過了,可一直沒有根治。那就是花柳病,也就是俗稱的“楊梅瘡”。

作為官員,除了劉墉、王傑那樣治身嚴謹的理學名臣,其他人別說和珅了,很多人都得了“楊梅瘡”;比如那位喬道臺。

這玩意最大的問題就是傳染,這年月只要喜好“閨房之樂”和青樓的,沒一個躲得掉。

於是和珅便給了喬人傑一個任務,趁著跟英國人接洽的工夫,悄悄打聽一下,看看有沒有良藥能治這個病。喬人傑一聽正合心意,他也有這個難言之隱。

然而馬戛爾尼在聽了喬人傑的請求後陷入了茫然:“實在抱歉,我們沒有這樣的藥。”

這年月歐洲正處於“宮廷淫亂時代”的末期,貴族男女之間交往不上床那都叫彼此不信任!淫亂的貴族生活和骯髒的生活環境,使得歐洲人早就視“花柳病”為尋常,愛怎麼地怎麼地!

在那本首版於1726年,著名的諷刺《格列佛遊記》裡就曾經提到過:“各種不同的花柳梅毒,徹底改變了英國人的面貌,使他們變得身材矮小,神經渙散,肌肉鬆馳,面色灰黃,膘肉惡臭。”

更別說那種年輕女子以得了肺結核,臉色變得蒼白為美的流行風尚了。

要不喬大人您放點血試試?這是最有效的療法!一杯不太夠,兩杯正合適。

喬人傑一聽就嚇得縮了回去,趕忙敬謝不敏,然後又解釋了一通什麼叫“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然而天底下的事兒就是這麼趕巧,就在談判結束後的第三天,馬戛爾尼也登上了驚雷號,甚至帶來了更多的人,更多的禮品。

其中就有天體執行儀、單筒望遠鏡、地球儀、座鐘、八音匣、羊毛掛毯和地毯、金色馬鞍,甚至還有毛瑟槍、打獵用的連發氣槍、單手劍、以及一個有110門大炮的軍艦模型。

作為回禮,趙新拿出了防風打火機、液晶屏的簡易計算器、指北針、石英手錶、香菸、糖果、幾箱葡萄酒、速溶咖啡、北海鎮自產的軍刀。

對於英國提出想參觀驚雷號動力和駕駛艙的請求,北海鎮的人全部置之不理。他們每次登船除了會議室就是餐廳,唯一一次的例外就是參觀了鄧飛的船長宿舍,而且還是提前收拾過的。

無論是納爾遜、傑維斯爵士還是其他軍官,當他們裝作去甲板吹風透氣時,發現不管是船舷上的機槍還是大炮都被遮蓋的嚴嚴實實。

到了這時,英國人已經明白,要想獲得武器和機械動力的秘密純粹是做夢。而且趙新也不打算從英國人那裡買什麼風帆船,他下一步的計劃是要淘汰風帆船,打造“飛剪船”,專門用於運送貨物和人員往來。

即便如此,英國人還是從驚雷號上看出了不少的名堂。比如露出水面的球鼻艏,這玩意在後世除了能省油,最大的作用就是改善來自橫向和斜向波浪的興波阻力;再比如甲板上的捲揚機、起重機等。

趙新和鄧飛都明白,很多事情瞞是瞞不住的,除非不讓人靠近,不讓上船。只不過這些東西能給英國人帶去多大技術進步,恐怕還很難說。

當之後進入了聚餐環節,馬戛爾尼一行一邊享用這餐廳提供的中西合璧式的美食,一邊暢飲著船上提供的美酒。為了套話,趙新還拿出了威士忌和白蘭地,這讓英國人喜出望外。

於是當馬戛爾尼喝的飄飄欲仙之際,他便忍不住將喬人傑找他的事當成了一個笑話講給了眾人。

趙新聽完嘿嘿一笑,抽空就把鄧飛叫出去耳語了幾句。等鄧飛來回後便對馬戛爾尼道:“閣下,你可以讓他來找我,這種藥我有。”

“什麼?!”在座的英國人都愣住了,其中好幾位的臉上頓時就浮現出了一縷如見上帝的模樣......

於是等馬戛爾尼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回去後,便讓人請喬道臺明天過來,說有個好訊息要告訴他。

喬人傑滿懷希望的見到馬戛爾尼後,對方首先問的是,喬大人,我們什麼時候能上岸?連你們朝廷的敵人都能上岸談判,我們這些不遠萬里過來幫助清帝國海軍的人已經在海上呆了兩個月了。

“閣下別急,或許這一兩天就有訊息。之前本官已經將你們的請求稟明瞭和中堂,他又向皇上做了稟告。還請稍安勿躁。”

好吧,馬戛爾尼無奈的聳了聳肩,便將在在驚雷號上得到的訊息告訴了喬人傑。

喬人傑聽完沒有露出喜色,而是面帶疑惑道:“這是真的?”

馬戛爾尼道:“實不相瞞,我們的人裡也有幾個人患有同樣的病症。對方說了,可以一起治療,不過需要檢查後才能確定所用藥物的劑量,所以病人必須親自去大鐵船上進行檢查。”

喬人傑沉默了片刻,拱手道:“此時且容下官回去斟酌一下。”

馬戛爾尼勸道:“喬大人,那位鄧大人說了,談判協議簽署完成他們就得離開。 我想時間已經不多了,不是麼?”

半天之後,住在海光寺的和珅就知道了。必須得本人親自去,需要當場檢查,確定用藥劑量。

這可麻煩了,他要是喬人傑這樣的,偷偷去一下也就罷了。可他如今身為大學士、軍機大臣兼談判正使,哪能去敵船?!

想了好一會兒,和珅讓喬人傑先出去等一會,然後把劉全叫到屋裡,倆人關上門開始嘀咕了起來。

劉全聽了一會便愕然道:“爺,奴才不是大夫啊。”

“笨!”和珅罵了一句道:“一會兒我把病症寫到紙上,你背熟了就燒掉。然後你就說我派你有事兒回京裡。你呢,就繞道兒去大沽口喬漢三,明天跟著他一塊坐船。記住了,有什麼不懂的就去問趙新。怎麼說也跟他做了好幾年買賣了,這點面子還得給我。”

“行!爺您放心吧,奴才記著了。”

劉全抬腳正要出門,和珅又把他叫住了,囑咐道:“還有件事你也問一下姓趙的,關外的人參眼下有七成都落進了他的地盤兒,現在關內人參貴的要死,連內務府裡也沒多少存貨了,看看能不能勻給咱們一份,價錢你看著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