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劉全之前和趙新達成的約定,這次他們要從趙新這裡進兩萬兩銀子的貨。其中包括了大塊平板玻璃、計算器、火柴、各色毛呢、懷錶、珍珠、刀片式刮鬍刀。除了這些大宗貨物,搪瓷器和各式鐵皮罐頭也進了一些。

(這個年代雖然沒有懷錶,但已經有了小型鐘錶。和珅有一件馬褂,上面的扣子全是一個個的小鐘表。)

在這些貨物裡,最貴的要數2.5米長、2米寬的平板玻璃和懷錶,其次就是珍珠和電子計算器。後世一顆無孔無暇,11毫米大的養殖珍珠不過才六百多塊,賣給劉全則是八十兩白銀,摺合7~8兩赤金,也就是249克多一點;按照另一個時空的黃金價格,趙新已經賺了一百多倍。

北海鎮運來的平板玻璃五張為一組,外面都包著木架子,每塊玻璃之間鋪滿了厚厚的烏拉草,極為沉重。雷神號透過甲板上的起重機將一組組玻璃吊到下面的沙船上,這種手段讓沙船上的所有人都十分震驚。至於其他貨物,則是用了一塊託板,將一箱箱貨物綁在上面,然後再用起重機吊起託板放到船上。

裝運貨物的過程中,饒是沙船上的人十分小心,可還是碰碎了一組。北海鎮運來的這種玻璃,運到北方一塊就能賣到八百兩銀子的高價,可以換一套六間屋的院子。而沙船上的水手一個失誤,五套院子,四千兩銀子沒了。這簡直要把王平氣瘋了,他抄起一根棍子,沒頭沒臉的就往水手身上打,打的那幾個水手滿地打滾求饒。

(乾隆三十九年,蘇州織造因裁裂了一塊長2.77米、寬1.7米的平板玻璃,被罰俸三個月賠償。根據當時粵海關採買大塊玻璃的核準價格,這樣的一塊玻璃市值六百二十二兩二錢九分三厘。)

劉錚一看,連忙勸阻,說不礙事,早料到會有此事,所以特意多準備了一組。這讓王平十分意外,沒想到這群反賊竟然如此豪奢。其實王平經常跑廣州,對玻璃的質量和行情很清楚。以他的眼光,別看那組玻璃板給碰碎了,可就那些碎開的大塊也能買不少錢;甚至連碎渣也能拿回去重新融了做料器用。

花鳥島上,馬瑞麟陪著趙新說話,等待貨物裝船完畢。不過趙新東拉西扯,冷不丁嘴裡就蹦出朝廷中某個大人物或是某件事,搞的馬八十三的小心肝噗通噗通直跳。

好不容易熬過了一個時辰,貨物才裝卸完畢。此時王平的任務已經完成,他便和劉錚一起登上了雷神號。當他走上甲板時,愕然發現這條船居然通體都是鐵造的,這讓他不住的倒吸冷氣,愣在了當場。

那邊的馬八十三收到沙船上的旗幟訊號,知道貨已點驗完畢,於是將兩萬兩的銀票交給了趙新,等趙新這邊點完表示沒問題後,他匆匆告辭,坐上柴水船逃之夭夭。這一個多時辰的談話對他心臟打擊太大了,至少得少活兩年。

等到馬八十三的船走遠了,而雷神號上的王平被劉錚帶進客艙看西洋景的時候,趙新帶來的人馬開始行動了。

首先坐船登陸的是一支三十人的守島部隊,之後則是搭建營房和倉庫的木匠,最後則是一個十人的通訊小組和施工小組。

趙新之所以一開始就選擇了花鳥島,是因為此地處於廣州和北海鎮的中間,作為無線訊號中繼站正合適;到廣州的直線距離是1300多公里,而到北海鎮的直線距離則是1600公里。在這種條件下,一臺功率在100W,VHF頻率範圍在144~148Mhz、UHF頻率範圍在430~450Mhz的全模式收發信機足夠用了。

在這個毫無電磁汙染的年代,這樣一臺裝置加上合適的天線,只要對方不是躲在磁鐵礦山裡,基本上可以聯通全亞洲了(曠野和海上用VHF,現代都市裡用UHF。)

而天線的位置,就選在了王遠方前年看過的花鳥山最高峰前坑頂。整個架設工作需要立四根支柱用於掛載天線,沒什麼技術難度。

首先要做的是找個地方開始挖坑打眼。每個位置上的基座是一根10厘米內徑、一米多長的鋼管做成,插進一米深的坑洞裡,地面露出部分是十幾厘米,然後用水泥填埋;各基座之間的距離是一米。

挖坑打眼這種事就簡單了,挖開浮土碎石,打幾個小洞用雷管爆破就好。然後清理碎石,埋管再填埋水泥。這之後就是等水泥乾燥,然後將菱形天線安上去。

這架菱形天線是工坊那邊用純銅絲製作的,是一個邊長半米多的菱形。

其實所謂“天線越高越好”這句話其實並不完全正確。超過最高的高度或不及最低高度,通訊成功率反而減少。

具體來說就是,當天線的高度不超過其本身的波長一半時,發射出去的電波,只有一個主波,圍繞在天線的上方,而發射機輸出的電能全部分配給這主波;二檔天線高度超過二分之一波長時,主波更為縮小,小波數量也隨之增加。而用來捕捉通訊的訊號,就是最接近地面的波瓣(小波)。所以這玩意也要經過精確計算才行。

所以說菱形天線的長度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要根據發射頻率和波長的關係相對應。菱形天線邊長應該等於四分之一波長,具體來說,北海鎮的通訊頻率是145.6MHz,那麼對應的波長就是206.04毫米(光速除以頻率);之後再透過電長度進行換算。

菱形天線在1000~2000公里的電長度是2.8,電高度是0.6。那麼天線的物理邊長就是波長乘以電長度,即576.92毫米;天線高度為123.63毫米。再透過三角函式計算,得到菱形內的鈍角是130度,銳角是50度。

當初就為了搞這麼個天線,趙新還特意請教了教育口的那位教物理的李老師,結果被罵的狗血淋頭。趙新表示很無辜,咱當初可是學的文科啊!

“15米高的天線?趙總,這時代有那麼多電磁輻射嗎?你這是打算連通全球,奔向宇宙?”

“啊?李老師,能先聯絡上國內我就知足了。我這物理都扔下好多年了,高中就沒學過。”

“那你初中呢?別告訴我初中不學物理。再說了,聽說您趙總在北邊都幹上炮兵測瞄的工作了,三角函式玩的巨溜。這點小事就把你難住了?”

趙新苦笑道:“李老師,這說起來都是淚,那純粹是趕鴨子上架啊!你幫幫忙吧。”不過,他壓根兒沒敢說自己當年物理最高分才43,還波呢,力都沒學明白......

菱形天線安裝完成後,一個銳角會接饋線和放大器盒,然後連線到電臺上,另一隻銳角會接一個與菱形天線特性阻抗相等的終端電阻。

花鳥島的通訊電臺就設在半山腰的一個平緩處,隨船的北海鎮工人首先將這裡的土地進行平整,先搭設了一間帳篷,給電臺供電的小型柴油發電機也設在這裡。

在山下的平底上,其他工人也在拿著工具平整土地,修建營地和倉庫。考慮到這活沒有七八天根本完不了,趙新在電臺搭設完成後,便讓通訊員試機,看看能否聯絡到射陽湖田莊。

射陽湖那邊的電臺和通訊員是在雷神號途經濟州島時,轉乘前來運送流民的沙船回去的。與他們同時坐沙船回去的,還有沈敬丹、荻之戶母子和沈璇和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