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至時是因為完成了《寬政曆法》,而作為其弟子的伊能忠敬則是從1800開始,用了20年時間編撰了《大日本沿海輿地全圖》。

相信以林子平的聲望和北海鎮的實力,這三位都能給拉過來搞測繪。

至於後世那位著名的間宮林藏,如今剛8歲,已經改名為宮林藏,小傢伙正在北海鎮小學讀書呢。

確定了測繪的問題以及相關預算費用,下一步就是配套工程的建設和專案預算。

根據趙亮提交的一份報告,整個鐵路專案啟動前,北海鎮需要單獨成立兩家鍊鐵廠和一家生產鋼軌和相關扣件的鋼鐵廠、一家異形鑄件廠、一家橋樑隧道構件廠、兩家水泥廠、一家石灰廠、兩家枕木加工廠、以及一家炸藥廠、一家機車和車廂廠、數家磚廠、石膏廠。

與會眾人包括趙新在內,聽完了全都吃驚的張大嘴巴,心說我勒個去!尤其是趙新,心說這尼瑪我得買多少東西啊,還不得跑斷腿。

趙亮則一臉怪笑的開始為眾人逐一說明,他心想老子的軍工鋼鐵聯合體沉澱了這麼久,終於迎來大爆發了!

先說鋼軌。假設路線總長度為八百公里,那麼參照北海鎮現有的工業生產能力,12.5米長的重鋼軌已經是極限。每根鋼軌的重量是0.75噸(60軌標準),那麼總共就需要12.8萬根鋼軌,共計9.6萬噸鋼。要是開通雙線運營的話,鋼鐵需求還得翻一倍。

這還只是鐵軌,不包括鐵路沿線開通隧道以及修建橋樑所需要的鋼鐵量。

而且就車廂來說,客車、貨車、敞車這三種車廂各造多少?車廂供應量不足,運力就跟不上去,各地的起運物資就只能堆著等待發黴。

另外,就算蒸汽機車一開始造不出來,可總得會修吧?否則鐵路上就只能跑馬拉火車,這也太扯了!

按照佩雷拉的估算,整個鐵路的建設預算為一億北海元,平均每公里的建設成本為12.5萬北海元。

“這麼多錢?”與會的陳青松皺著眉頭提出了疑問。

趙亮則解釋道:“不算多了,各配套廠建設完成後還可以為以後服務,只不過一開始是把建設成本都算進了這條鐵路。要是扣除配套廠的話,每公里的建設成本在6萬北海元。”

事實上這點錢還真不叫多。

要知道在另一時空的歷史上,沙俄為了修建阿穆爾鐵路,累計投入資金3.29億金盧布,平均每公里的建設成本高達15.7萬盧布。即便是扣除貪汙和資金浪費,每公里的建設成本也在10萬金盧布上下;而這還只是西伯利亞大鐵路中的一段而已。沙俄甚至專門為此開設了全國第一所鐵路運輸大學水路交通學院。

要圍繞鐵路建設這麼多的配套工業體系,這無疑是對北海鎮軍工聯合體的一次極大考驗。

除此之外,在修建鐵路的過程裡,車站、鐵路車間和機車庫的位置都不是拍腦門定的,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沿途河流的流向來確定,不能汙染沿途的村莊和規劃城鎮的水源。

會議一連開了三天,除了相關專案建設的問題,還涉及到鐵路建設委員會的職能問題。最後同意在治安警總署下成立鐵路警察,在鐵路建設期間,鐵路警察暫時歸屬建設委員會麾下,待全線通車後再歸入治安警總署管理。

為緩解運輸鐵路修建所需建築材料的壓力,工程建設期間大部分的物資需要透過水道運送,如此一來,必須要改善烏蘇里江和黑龍江河道的運輸條件,因此整個烏蘇里江和黑龍江部分河道的清淤拓寬工程又擺上了桌面。

此外,還要建立新的地方中心城鎮,利用這些城鎮中轉貨物的職能,發揮其在鐵路運輸中的作用。

與其相對應的就是移民,在鐵路沿線興建新的移民村落,發放補貼,分配田地,建立醫療點,擴大北海商社的覆蓋區域,興建學校。

趙新開完會一琢磨,與其等著徐大用從川中一點點的往外運人,還是先打仗抓俘虜吧。琿春那邊兒好幾萬清兵和民伕呢,先把這幫傢伙搓堆包圓兒了再說。

至於原本考慮的恐嚇蘇沃洛夫一事也被他拋在腦後,眼下俘虜是多多益善,缺人啊。

與此同時,驚雷號、雷神號和北海一至四號再度出發,目的地島國;目標,拉人!

&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