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幕府來借錢(第1/2頁)
章節報錯
能見到趙新的父母,對沈璇來說才是最大的意外。
然而當她聽著趙新父母說著一口極為流利的京城官話,心裡又泛起了嘀咕。
這老兩位真是從海外回來的?怎麼感覺像是京城的住了幾十年的老住戶啊?
還好古人講綱常,女子出嫁前惟父母之命,出嫁後惟夫惟公婆是從。因此儘管心底有疑問,可沈璇還是恭恭敬敬,絲毫不敢有質疑之語。
兩人拜了趙新父母,樂得合不攏嘴的趙媽直接掏出了兩個金光閃閃的大金鐲子套在了兒媳婦的手腕上,頓時讓趙新哭笑不得。缺啥咱也不缺這個啊!
之後,趙新告訴沈璇,趙爸趙媽來的事絕對不能對外人講,就連沈敬丹兩口子也不能說。沈璇看到丈夫一臉嚴肅的跟自己囑咐,再聯想到前一陣範統的事,只好點頭答應。
婚禮過後的第二天,神清氣爽的趙新包了幾個大紅包送給了幫忙的幾位前清宮老太監,裡面都是一枚一百元的北海鎮金幣。這玩意可是稀罕物,從發行至今,根本沒幾個人見過。
老太監們感激不盡,接著就得寸進尺順杆爬,一起跪下求趙新,說我們想進趙王府伺候。趙新當然不會答應。就算是他家需要請廚子、幫工,也絕不能用太監,這是原則問題。於是老太監們只好揣著紅包失望的走了。
整個婚禮趙新很滿意,唯一的遺憾就是吳思宇、劉勝夫婦還有範統因為太遠無法參加。當然了,趙新可以去接他們過來,問題是誰知道主將走了,雅克薩和恰克圖等地會不會出亂子呢?經歷了範統被綁架的事後,大家都不敢再冒這個險。
趙新結婚後,家裡的住戶除了做短暫停留的趙新父母,還有搬過來的徐家兄弟和阿妙。那位胡富貴胡大廚也被趙新用高薪請過來當廚子,另外還有四位請來幫傭的島國婦女。要不是萬造的老婆現在兼著民政的事務,她也想辭了那個什麼“婦女主任”的職務過來幫傭。
緊跟領導嘛,這邏輯無論在哪個時空都錯不了。
身為北海鎮的一號,想休婚假那是萬萬不可能的。雖然趙新和沈璇沉迷於被翻紅浪、巫山雲雨之事,可婚禮過後的第三天,趙新還是強忍者“從此君王不早朝”的衝動,接見了幕府的使者。
“笠間侯,你想跟我談什麼?”
“公方樣命本人來和趙王殿商討息兵止戈之事,請趙王殿不要再支援仙台藩的逆賊。仙台藩能答應的條件,幕府同樣可以答應,而且會更多。”
與趙新說話的,是率領使團的幕府老中次席牧野貞長。全島國諸藩都知道趙王殿島國話說的賊溜,因此也沒有配通譯。在場的除了他們兩個,還有牧野貞長的一位親隨、趙新的一名警衛、以及負責記錄談話內容的北海鎮官員。
幕府之所以派出這位,是因為身為常陸笠間藩的藩主、成貞系牧野家的五代目的牧野貞長履歷實在豐富,比年輕的松平定信可強多了。
此人十六歲繼位家督,二十六歲開始任幕府奏者番,先後擔任寺社奉行、大坂城代、京都所司代等官職,瞭解經濟之道,治政水平很高,另外還深得海狗公方父子兩代信賴。
除此之外,牧野貞長是唯一和北海軍在戰場上交過手的。去年在馬牛沼一戰裡,他派出的一千五百先鋒被北海軍和青葉營殺得大敗,幾乎全軍覆沒。可即便如此,在幕府的幾位老中裡只有他算是“熟悉”北海軍的戰法和武器裝備。
雙方會面的地點依舊是北海鎮廣場旁邊的那間辦公室,這讓幕府一行人頗覺詫異,沒想到惡名傳遍島國的趙王殿的公事房竟然如此簡陋,絲毫不見華麗精美的陳設和器具,連島國那些最窮的大名也不如。
事實上趙新可沒興趣把自己的新宅子搞成個小朝廷,公私不分。就好像雍正那樣的,從養心殿的家到前面的朝堂就隔著一道簾子,攏共才一米八的距離。
再者,北海鎮靠的是實力,趙新覺得這間辦公室足夠用了。真要講排場,南面的乾隆誰也比不了;人家是以萬民之膏血,以天下奉一人,可謂全世界第一。
牧野貞長的姿態拿的很低,要是這間辦公室有榻榻米,他恨不得俯身跪倒。眼下坐在帶著靠背扶手的中式椅子上感覺十分不適應,於是只能躬身示意。
豈止是椅子讓他不適應,在幕府使團來北海鎮的這幾天裡,從他們一下船就被眼前的一切搞的瞠目結舌、眼花繚亂。
從鯨魚灣的碼頭上停泊的那兩條聞名已久的大鐵船,到西拉河東岸那日夜噴吐著白煙的高大煙囪,再到大路上經常呼嘯而過的長著輪子的怪物;從治安警腰間的武器,到趙新婚禮上北海軍禮儀兵手中閃閃發亮的“連發鐵炮”;更不要說北海鎮那一到夜裡就燈火通明如同白晝一般的街道,以及家家戶戶的衣食富足。
那些在江戶已經習慣了被老百姓叩拜的幕府官員看到北海鎮的居民竟然見官不拜,無不大為驚異。有些本地居民一看身材相貌就知道是從島國遷徙至此的流民,然而幕府官員們發現這些居民看到自己時,幾乎都給了個大白眼;更有甚者,等他們從身邊走過之後,竟然發出了“呸”的一聲。
這樣的狀況差點兒把幕府老爺們氣得吐血。真是反了天了,曾經的穢多和非人居然敢瞧不起武士!這特麼什麼世道?!
牧野貞長向負責接待的民政幹部提出想參觀北海鎮的鋼鐵廠,遭到拒絕;想去北海軍營地參觀,遭到拒絕;想上大鐵船參觀,又遭到拒絕;甚至於他想去拜訪一下幾戶曾經的島國流民也不行。
“嗯。幕府想要和平。”趙新點點頭,隨即又面帶疑惑的問道:“那你們當初為什麼要殺伊達重村?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牧野貞長誠懇的道:“呃......公方樣的意思是,雙方和平條約簽定後,幕府會將式三郎和惇姬夫人送還。”
趙新心說你們倒是想放呢,可我看石川村文卻未必樂意,人家現在大權獨攬爽的不得了,巴不得那母子倆永遠呆在江戶別回來呢。
話說石川村文這些日子在北海鎮官員的陪同下到處參觀,一行人不僅參觀了84型左輪手槍的生產線,甚至還參觀了1787型12磅前裝滑膛炮的生產車間,並觀看了火炮的射擊演示。
石川村文對87型12磅炮的威力相當滿意,當即就下了一百門的訂單,總價黃金五萬兩。除此之外,這位嫌84左輪遠端威力不足,再次提出購買北海軍的制式武器。
軍工聯合體的負責人趙亮當然不會同意,他提出的替代方案是抄襲自另一時空的“戰鬥左輪步槍”。反正北海鎮總的原則就是透過嚴格控制住底火的輸出,死死掐住合作伙伴狗腿們的脖子。
“公方樣同意,南九州三國中薩摩國和大隅國賜給仙台藩,日向國交還幕府歸為天領。出水、伊佐、菱刈三郡由趙王殿代管。”牧野貞長說完這話,心裡都在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