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8年7月22日,即乾隆五十三年七月初四,在黑龍江城休整了近兩週的北海軍三個團分兩批先後抵達了三百二十里外的呼瑪爾河口。

當看到那個曾被沙俄攻陷,如今已經成為一片廢墟的江邊小島,再從嚮導扎木蘇口中瞭解到那位名叫圖伯特協領的抵抗事蹟,北海軍上下無不義憤填膺。至於那位鄂溫克族協領圖伯特和其他戰死清軍及邊民的遺體,趙新也派人在小島上找到並做了收斂,用厚厚的松木板重新裝裹,葬在了小黑砬子山下。

北海軍這一舉動令那些跟隨北上幫忙的達斡爾人、鄂倫春人和索倫人十分意外。在他們看來,這些打著漢人的旗號的造反者竟然毫不排斥邊民,無論滿漢各族都是一視同仁;而且北海軍佔領黑龍江城也一個月了,從來不提納人頭稅的事,這讓邊民們實在有些不習慣。

以往滿清都是透過人頭稅掌控邊民各部人丁,再用大量物資賞賜安穩人心,以便各部出人出力,為滿清朝廷當兵賣命、戍守邊疆。

問題是北海鎮的軍政體制跟本時空的所有封建政權都不同。趙新手握數座大型金銀伴生礦,錢多的都沒處花;北海鎮的各種工廠現在生產的物資堆積如山,僅靠黑龍江下游那些邊民部落的購買根本消耗不了多少。

我不要你的人頭稅和貢品,想要生活物資沒問題,拿皮毛獵物和手工藝品去商社換了錢買就行,質優價廉,童叟無欺。

你射箭好騎馬如履平地想當兵?鼓掌歡迎。不過先去黑龍江城的新兵營訓練三個月再說,而且還得學漢話和漢字。光是後面這兩條就把很多文盲給難住了,這些人一個個持弓操韁玩的挺溜,可一拿起書本和鉛筆,全都傻眼。

而雅克薩城方向的沙俄軍隊為了遲滯北海軍的行動,以便為完成稜堡工事創造時間,他們從桂古達爾城一線開始,就不斷的向江中投放木排。很多木排都是前腳剛砍完木頭,後腳就草草綁紮在一起投入江中,漂了沒多遠就開始散架,導致江面上到處都是粗大的圓木,對北海軍的船隊危害極大。最後船隊不得不轉到呼瑪河上停留躲避。

除此之外,俄軍派出了大批從赤塔趕來的哥薩克騎兵和獵兵。根據蘇沃洛夫的命令,這些人被分成小股,數十人一隊,相互配合,對北海軍派出的偵察隊實行騷擾阻擊。

俄軍的派出的獵兵都是獵人出身,對山林地形非常熟悉,十幾個人隔三差五的來一頓冷槍,偵察隊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最要命的是,無人機在茂密的原始森林裡完全沒了用處,幾乎很難發現那些身穿綠色軍裝的小股俄軍。

偵察隊雖然裝備了自動武器和自制的手榴彈,但是所攜彈藥數量畢竟有限,而且密林地形的武器殺傷效能也是明顯下降。即便是這一場把俄軍小隊全殲了,前面還有下一場,沒完沒了。

面對這一情況,趙新和劉勝商量後,隨即改變戰術,採取了層層接力,彈藥物資沿河輸送的戰術。

劉勝和範統帶領著一個團,在幾條裝滿彈藥物資,貼著河岸前進的平底木船的配合下,讓部隊以排為單位,配合偵察隊輪換前進。只要發現沙俄人的獵兵小隊,直接就是火力壓制,密集如瀑的彈雨先打的對方抬不起頭,然後再從兩側包抄,一舉殲滅。

北海軍這戰術極為有效,把俄軍的獵兵部隊打的損失慘重,要不是蘇沃洛夫嚴令他們不得後退,違者絞刑,這些獵兵早就抱頭鼠竄了。

等劉勝他們抵達了距離雅克薩城三十公里的多晉城舊址時,俄軍向黑龍江河道投放木頭的數量才終於減少到忽略不計,停留在呼瑪河的船隊可以行動了。

在呼瑪河滯留的日子裡,趙新覺得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於是他在考察了一番後,隨即一聲令下,北海軍數千人一起動手,先是在當年沙俄入侵者修建的城堡舊址上修建了一座兵站,之後又在山下搭建了三十多座木刻楞,開挖水井,在河岸上放火燒荒。

兵站的西側靠呼瑪河的一面是懸崖峭壁,地勢險要,而且當年沙俄人開鑿出的那口水井還在,只需清理一下就能用。跟當年哥薩克人費勁吧啦的挖壕溝、燒磚填土壘牆不同,北海軍搞的是防爆牆加鋼筋水泥,外帶兩道鐵絲網。有了這個兵站和山下的村落雛形,以後再弄個幾百人過來在河岸兩側開荒種地,呼瑪河口一帶就算是安如泰山了。

事實上就算趙新不遷移漢族人口過來,有了北海軍兵站的庇護,附近的達斡爾人也會聚集到山下的村莊定居。隨行北上的幾個達斡爾人就看中了這裡,白給的房子不住才是傻蛋呢!

與鄂倫春、赫哲或是其他遊牧民族不同,外東北的達斡爾人從明代就已經形成村落化的生活方式,農業和畜牧業相對發達,受中原農耕文化影響很深。

在呼瑪河河口停留了二十幾天後,趙新總算接到了前方部隊發來的訊息,北海軍的船隊於是再次出發。由於水文狀況不熟,再加上還帶著二十多條坐滿士兵的木船,四百五十多公里的水路走了五六天才全部抵達。

多晉城舊址建於哪朝哪代已經沒人知道,廢址上僅暫留了一些土塹,片瓦皆無。趙新推測這裡不是遼代就是金代的遺蹟。

趙新從偵察隊抓獲的幾名俄軍俘虜口中得知,俄軍在雅克薩修築的城堡共有兩座,一大一小。除了在黑龍江北岸修築了一座邊長在一公里的大型四稜星堡,並在稜堡外修建了數道半圓形的塹壕陣地外,他們還在南面一江之隔的古城島上修建了一座小型稜堡,由此形成了南北雙城互為支撐的防守格局。

古城島上的城堡舊址是當年清軍攻打雅克薩時修築的。由於當年俄軍的守城炮火猛烈,清軍為了防止戰事拖延到冬天,便在修建了一座有塹壕衛護的堡壘,對被俄軍佔領的雅克薩城形成了居高臨下之勢,調集大炮猛轟。雖然後來清軍攻城失敗了,可古城島上的火炮打擊對雅克薩城內的俄軍殺傷頗多,連俄軍頭子托爾布津本人也被一炮擊斃,這讓蘇沃洛夫在閱讀前人筆記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與一百年前的那次失敗不同,蘇沃洛夫在兩個月前就意識了到局勢的嚴重性,作為葉卡捷琳娜二世任命的總司令官,他命令在全西伯利亞地區開始徵兵,共招募了兩個戰列步兵團和一個獵兵營近五千人的龐大隊伍。

這些新招募計程車兵紀律鬆弛,雖然負責帶隊的阿列克謝少將極力約束,可還是因為行動遲緩,直到8月初才坐船抵達了雅克薩雙城。

至此,沙俄陸軍在雅克薩城一線部署的兵力高達一萬八千人,包括了四個戰列步兵團(7200人)、一個獵兵軍(3828人)、一個新招募的獨立獵兵營(957人),兩個騎兵團(1000人)以及由五千民伕組成的後勤部隊。

“啊呀!這麼多人,等咱們這一仗打完了,這得抓多少俘虜啊。”

多晉城北海軍營地的一張飯桌上,聽到範統在旁邊突然冒出這麼一句,圍坐的趙新、劉勝和吳思宇三人都笑了。

趙新一邊扒拉著飯一邊嘟嘟囔那的說道:“是啊,我可沒這麼多糧食養活他們。其實我最關心的就是那個蘇沃洛夫在不在,咱們之前抓的舌頭級別太低。”

劉勝道:“那再讓偵察隊去抓個大尉級別的軍官?”

吳思宇道:“我同意,知己知彼嘛。”

幾個人邊吃便說議論的挺帶勁兒,可卻讓身後長條桌上正在低頭大吃的李彥升不由停了下來,滿臉愕然。他心說八千多人攻打兩萬人盤踞的堅城壁壘,不想著能不能打贏,居然擔心俘虜太多?雖然之前北海軍圍殲了璦琿城下的數千俄軍,可那是偷襲啊,打了羅剎一個措手不及。這幾位都想什麼好事呢!

這位之所以能跟著來,首先是他提出想投靠,不過條件就是要跟著來見識一下北海軍是怎麼打羅剎的;其次是趙新想拿他做個榜樣給外東北各族的人看。意思就是別看我高舉“明”字大旗,自稱殿下,我連漢軍旗和索倫部的小烏龍都能收,其他各旗不管是索倫還是啥,統統都來投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