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討薩之戰(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下大亂?哈哈哈哈~~”驚雷號上,趙新聽到柴田覺藏提起石川村文的感慨,不禁放聲大笑。等笑過之後,他才對柴田覺藏道:“我看石川伊具守眼裡的天下,也就是這丁點彈丸之地了。”
看到柴田覺藏滿臉不解的樣子,趙新拉開牆上的幕布,露出了後面掛著那張巨大的手繪地圖。
“這才是天下!”
這是一張沒有南北極的世界地圖,上面大致描繪出了這個時代各國的陸地邊界、殖民勢力分佈、經緯線,比例尺是1比五千萬。
在亞洲部分,很清晰的畫出了北海鎮、清、李朝、島國、沙俄、安南等國的地域。
歐洲部分則畫出了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俄國的輪廓。在美洲部分,北美洲畫出了十三州、南面法國人的地盤、以及被稱為“新西班牙”的墨西哥地區,南美大陸則是一片空白;此時的澳大利亞還叫新荷蘭;而非洲大陸就是光板一塊。
對於各國勢力分佈的區分,則採用了顏色標註。英國用了藍色,法國是綠色,西班牙是土黃色、荷蘭是棕色,北海鎮是紅色。
這張地圖是某位電廠穿越眾耗時一個月完成的,取材於另一時空在1911年出版的十七世紀世界地圖。之所以畫成這個德性,而且沒有南北極,是因為原圖上也沒有畫。
柴田覺藏愕然的望著牆上的那張花花綠綠的地圖,走到近前看了片刻,隨即陷入沉默。
他是見過世界地圖的。江戶時代前期,由利瑪竇和李之藻合作完成的漢字版《坤輿萬國全圖》傳入島國;之後朱子學者新井白石則借鑑和引用了這幅地圖,先後於1713年和1715年完成了《採覽異言》和《西洋紀文》,對島國人自古以來的“三國世界觀”(中國、天竺、日本)造成了極大衝擊。
事實上從十八世紀末期到十九世紀末期的這一百年裡,正是東亞文明圈內“近世帝國”的解體過程和民族主義的生髮期。此時的島國知識分子們已經從中國傳統的“天下觀”開始轉變,透過接受世界地理知識而重新樹立“華夷秩序圈”的理念。
趙新用食指點著彈丸之地的島國,對柴田覺藏冷笑道:“即便是這裡亂了,你覺得跟天下有多大關係?”
柴田覺藏目光遊弋,他這時才注意到,北海鎮的勢力面積,已經比島國還要大了。
兩天後,驚雷號停泊在了石卷港外,大批計程車兵開始下船登岸。按照計劃,驚雷號將在北海軍下船後返回苦葉島北部,等加滿油料後再回到這裡,然後帶著北海軍和仙台藩的部隊繼續南下。
劉錚此時已經從十丘濱趕到了石卷港,他在接到北海鎮的電報後,以十丘濱那裡有急事需要處理為由,急忙帶人回到了仙台藩。他一見到趙新,就抱怨道:“趙哥,怎麼我到哪兒,你就打哪兒啊?我這貿易代表也太難做了!”
趙新呵呵笑著,拍了拍劉錚的肩膀道:“意外,純屬意外。”
劉錚一臉不爽的從隨身的公文包裡掏出一份檔案,遞給了趙新。
趙新開啟一看,原來是《神奈川協議》的正式文字。他翻到最後一頁,看到上面的陽曆日期,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橫濱那邊怎麼樣了?”
“唉,本來搞得局面挺好的,你這麼一鬧,以後難說了!”
“別擔心,你難道忘了?這就是一群記打不記吃的貨色。咱們表現的越兇狠,幕府就會越慫。”
劉錚嘆口氣道:“但願如此吧!”
話說劉錚在六月初到了橫濱後,除了在公曆7月7日那天和幕府簽署交換了《神奈川協議》的正式文字。這廝每天不是在監督商館的工程施工,就是給僱傭的島國工人發糧食、發衣服;搞得幕府官員頭大不已。
這特麼分明是在收買人心!長此以往,這些泥腿子的眼裡就只有北海鎮而無幕府了!眼下劉錚一走,可算是鬆了口氣。
三天後的清晨,在青葉城派出的人手引領下,趙新帶著北海軍三團一營和青葉營,大搖大擺的朝青葉城出發了。
趙新原本還想嘗試一下島國人的乘物或是肩輿,這玩意以前在影視作品裡經常看到。而所謂的“乘物”,就是裝飾精美的駕籠。不過當他看到實物後才發現,這特麼也太憋屈了,跟隔壁帶清的轎子完全沒有可比性!
算了,那就騎馬吧。
眼下島國的馬趙新根本騎不了,沒別的,他怕把那驢子一般的南部馬給壓垮了。好在這次出發時帶了十幾匹強壯的蒙古馬,否則趙新就只能坐著11路去青葉城了。
權山走在一營的隊伍裡,雖然一直在快步前行,可他腦海裡卻總是浮現出父母和阿濱的身影。離家已經一年多了,不知道家人過的怎麼樣了?不知道自己朝思暮想的女人是不是還活著......
已經歸化改姓的三沢伊兵衛器宇軒昂的跟在趙新的身後,這廝現在叫尹兵衛。這次出征前被趙新調到了陳繼山手下,負責貼身警衛。因為尹兵衛是武士出身,對江戶時代的風俗文化很熟悉,可以幫著陳繼山做些查遺補缺的事。
從石卷港到青葉城一百五十多里地,大隊人馬到了第三天中午才進入城下町。自打進入仙台城的範圍,陳繼山等警衛便開始提高了警惕,隨時觀察四周的情況。他們的右手都搭在了腰間的槍套上,以便隨時做出反應。
等警衛排的人示意橋面安全,可以透過時,趙新這才策馬走上廣瀨川上的木橋。此時他能清楚的看到那座矗立在山頂的青葉城,果然名不虛傳。
當年據說獨眼龍政宗動用了百萬人次的民夫,才修築了這座號稱是全島國最堅固的居城。趙新估計德川家要想攻克這裡,除了需要大量的遠端火炮,還得填進去上萬條人命。
趙新出了一會神,這才鬆開韁繩走過木橋,只見道路兩旁行人皆無,商業區內各家商戶都大門緊閉。仙台藩還派出了不少的武士足輕,站在街道兩側警衛。
等他騎馬經過城下町那條主幹道時,路旁的武士均是單膝下跪,神情古怪的看著這位據稱是“大明天子後人”的趙王殿,心裡則泛起百般思緒。
“就是這位殿下幫咱們還的欠帳啊!”
“哎呀呀~趙王殿果然不同凡人,瞧這身材,這駿馬!”
不過當趙新身後的大隊人馬也走過廣瀨川時,道路兩側那些武士們的神色頓時變得驚訝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