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風雪上無涯(第1/3頁)
章節報錯
進入十一月,雖然大雪封山,可雪停之後仍然還來富爾丹城交易的邊民部族。從一些邊民的口中,劉勝得知滿清已經在寧古塔和琿春兩地整飭城池,修建大營。
當訊息傳回北海鎮後,趙新心說滿清這是把自己當“太平天國”了,搞大營封鎖圍困啊!他隨即命令瑟爾丹帶領偵察隊出發,抵達蒙古河兵站後,伺機向琿春城偵查。
北海鎮訓練基地內一間充當作戰指揮室的屋子內,十幾個少年兵和盛海舟正圍在一張大桌子前,興致勃勃的製作簡易沙盤。
雖然在另一個時空裡,電子沙盤已經十分普及,但是科技終歸離不開人,所以沙盤作業依然是部隊訓練的主要科目。
盛海舟他們製作的這個沙盤為正方形,木框的邊長為三米,比例為1:2000。參照地圖則是經過趙新“加工”的後世衛星地圖,也就是以富爾丹城為中心,東西南北各六百公里的區域。
趙新的目的是讓這些孩子先學習如何製作沙盤,至於實際地形地貌和地圖上的差異,到時候再逐步修改即可。
沙盤的邊框安裝完,先要在整個方框底部鋪上一層厚厚的沙子,壓實平整後,就要用白棉線進行拉網。在邊框上橫豎拉20根白線,那麼每一白線構成的方格邊長就代表著30公里。
下一步就要在沙子上畫出河流走向,標記山脈、道路、湖泊,分別用不同顏色的材料進行堆集,然後依據地形圖的座標,在沙盤拉好的網格中進行定位作業。
少年兵們樂此不疲的配置用木屑和各色粉筆製作的材料,按照盛海舟畫出的地域進行鋪路修河。
對於這些未來的“參謀”,趙新的要求是隻有掌握了“六會五能”,才算是合格。而盛海舟在瞭解到趙新對參謀人員的要求後,頭都大了!
會讀,主要是指對地圖的判讀,會按圖行進,熟練掌握地形分析等。
會記,會記錄、記載、記憶有關情況和職責,比如本級職責、作戰區域的地形特點、敵我雙方特點等。
會算,對有關統計資料的計算,運力預計,傷亡預計,兵力兵器對比,火力的密度數量對比,以及武器彈藥和軍需物資的消耗估計等。
會寫,會起草各種軍用公文,記錄會議紀要等。
會畫,包括戰術標圖,依據文字材料、口述情況標出攻防圖,作戰經過等。
會傳,及時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等。
至於“五能”,那就需要這些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分析判斷能、運籌謀劃能、組織協調、檢查指導乃至研究創新。
趙新現在給盛海舟他們上課的主要內容,就是覆盤北海鎮之前的每一場戰鬥。幸虧趙新大學時學的是統計,面對紛繁複雜的各類資料能夠輕鬆計算整理,要不然他還真幹不下來。
他現在除了白天要抽出兩個小時上課外,每天晚上吃完晚飯還得再拿出一個小時給盛海舟他們加課。
有時候趙新細想起來,覺得真是長路漫漫!可一切總得有個開始。
“瑟爾丹他們小隊到哪了?”
“根據無線電傳回的訊息,他們現在已經到了蒙古河兵站,準備明天一早越過蒙古河。”
趙新點點頭沒說話,他望著窗外的積雪,心說乾隆你就折騰吧。天地會那邊就快要造反了,我看你怎麼辦!
時間慢慢到了十一月中旬。
在海參崴以北的一道山間石板路上,幾個頭戴皮帽,外罩大氅的人牽著馬,冒著漫天大雪走在溼滑的山道上,在他們前面,一座古剎牌樓在風雪中隱約可辨。
等幾人走近抬頭一看,石坊的正中寫著“敕建無涯寺”五個大字,兩側立柱上還有一幅楹聯:箭透新羅大展拈花之案,燈傳臨濟宏開選佛之場”,橫批則是“西竺遺風”;再看落款,則刻著“大明永樂元年法淨禪師奉旨修建”的字樣。
“大人,無涯寺到了。”
為首的那人聽著風雪中隱隱傳來的鐘鼓之聲,心道此處建廟竟然已經三百八十多年,不知已經換了多少代高僧主持。
幾人步步登級,一直進了山門。正殿前方積雪漫地,露出幾篷衰草,殿前的古柏上吊著一口銅鐘,上面密密麻麻的刻著捐資者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