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親自坐鎮訓練基地還是從沒有過的事,這讓北海鎮上下一下就緊張了起來。這個冬天整個北海鎮除了船塢、工坊外,一下就成了一個大軍營,男女老少一大半人口都在圍著訓練基地轉。

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隨著大批男性被徵召入伍,很多工作現在都是女人在幹。比如由志乃負責的捲菸工廠,現在只剩了一群五六十的老頭和大批的女性;新成立的被服廠和火柴廠更是連一個男人都看不到。

歷史上的近現代國家除了傾國之戰,有限徵兵比例是千分之2.5。按這個比例徵召的話,一般都是優質精壯人口且不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廣泛徵兵差不多就是5%,儘管因為擴大徵召導致了部隊人員質量的下降、訓練週期的加長,對工農業的影響也問題不大。

但是像“五抽一”的徵兵比例就是要玩命了,一旦輸了那就徹底玩完。而北海鎮目前基本上就是處在“七抽一”和“六抽一”之間。

趙新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北海鎮目前的產業工人太少,攏共也就千把人,其餘數萬人都是農業人口;其次也是最核心的目的,趙新想透過徵兵,把婦女從家務勞動中釋放出來。

北海鎮的移民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在現有的五六萬的人口裡,女性就佔了一大半。這些人除了在農忙時節幫著播種收割,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了灶臺和炕沿兒上。

搭好了後勤司令部的架子,趙新的第二項舉措出臺了。他在訓練基地各處設立了“意見箱”,並通報全軍,對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和意見可以隨時透過“意見箱”申訴。

想法挺好,問題是這些去年、前年還是帶清治下順民的傢伙哪敢啊!於是一兩個月後,除了個別幾個趁著天黑沒人注意塞個紙條的,大部分“意見箱”除了吃土就沒別的用處了。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進入十月,劉勝被派往富爾丹城坐鎮,盛海舟、虎吉等團營級軍官全部回到北海鎮參加為期七天的速成班。趙新準備從這些人裡挑出合適的人選,把北海鎮總參謀部的架子先搭起來。

第一批參訓軍官的作息安排是這樣的:早上五點半起床出操,,圍著訓練基地的大操場跑五公里;六點半之前帶回,整理內務吃早飯;八點開始體能和佇列訓練;十二點開飯;下午一點半開始上課。

為了以身作則,趙新只好讓勤務兵每天叫自己起床,不然真是起不來啊!結果第一天五公里跑下來,趙新差點累斷了腸子。之後連續跑了四五天,這才逐漸適應。以身作則說說容易,真要親身參與,箇中酸苦只有自己知道。

趙新都親自參加出操了,那些原本還想偷懶的營級軍官也都不敢再懈怠,又恢復了最初當大頭兵的日子。

訓練班開始了沒幾天,就在新兵中議論紛紛。他們原以為北海鎮的官老爺和帶清的軍官一樣,自己吃香喝辣,底下人打生打死。誰想到每天軍官們起的比他們還早,一天三頓都是到訓練基地的大食堂吃飯,自己吃什麼,官老爺吃什麼,連壺酒都沒有。這可讓好多河南籍新兵瞪掉了眼珠子。

訓練班的課程和教材都是趙新從另一時空的軍事教材上摘抄出來的,每天上課前發一份提綱,所有人都得做筆記。

在用了一天時間講解了戰爭的目的、什麼叫民族解放等大而廣之的概念後,從第二天開始,趙新的課程就進入了實質階段,而從繁重後勤事務裡解脫出來的王遠方和吳思宇也趁著空閒跑過來旁聽。

“在戰略方面,不論進攻如何有利,在整個戰爭過程中,任何一方都不能沒完沒了的進攻,這世界上沒人敢說以只有進攻不會防禦。那麼防禦又可以分成惰性防禦和積極防禦......”

教室裡,除了站在前面的趙新,所有人都在埋頭做著記錄。

“所以,一個合格的將領,必須要掌握進攻和防禦之間的轉換,尤其是在防禦作戰時抓住戰場主動權。”

趙新放下手中的粉筆,對屋內眾人道:“現在休息十分鐘,後面的一小時繼續講一下軍事運籌學。”

開設軍事運籌這門課程,趙新其實就是想培養和發現初級參謀人才的。真要是按部就班的講“運籌學”,估計在場所有人全都抓瞎。

對於這些只有小學數學水平的傢伙而言,什麼線性規劃、整數規劃等等完全等同於天書,除了趙新自己在講臺上自嗨以外,別人估計一個字都聽不懂。

所以趙新只能從案例上講,什麼田忌賽馬、曹劌論戰、馬陵之戰等等,然後再結合《孫子兵法》和唐順之的《武編》做具體分析。每節課後還得佈置作業,就講過的案例寫出自己的分析。晚上回宿舍還得分組討論。

總之,隨著第一期短期軍官訓練班的開始,一個近代軍隊的雛形才開始在北海鎮慢慢形成。

任重道遠啊!

等到了十月中旬,北海鎮下起了漫天大雪。一眾培訓結束的營團級軍官完成考試後返回各自部隊,再換下一波副職過來繼續上課。考試沒透過的那幾個則被留了下來,繼續參加下一期培訓班。

盛海舟不出意外的被留下了,第一期參加培訓的人裡也就他能勉強符合參謀的條件。讀過書、當過藩主的會計、打過幾場仗;至於其他人,字還沒認全呢!

最讓趙新意外的是少年軍校的那些孩子,一個個求知慾旺盛。按照後世的評估,這些孩子剛完成小學四年級的課程,不過眼下是矬子裡拔將軍,勉強能用就行。

於是盛海舟每天帶著十幾個半大小子,開始了組建北海軍參謀的艱辛歷程。

既然要參謀,首先得有地圖,不然連地圖作業都搞不起來。這事盛海舟可真玩不轉了,他找到趙新請求幫忙,趙新便給他推薦了一個人林子平。

話說趙新手裡雖然有後世的地圖,但他不想拿出來,一是上面的地形地貌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再一個就是總這麼拿另一個時空現成的東西是不行的,北海鎮必須得有自己的測量隊伍。

再說林子平那邊。因為有著紮實的漢學基礎,老頭帶著佐藤信淵在普通話進修班學了十幾天後,已經能夠進行一些簡單會話。

不過當盛海舟來找他時,老頭一聽是製作地圖,便陷入了沉默。

“這事我一個人幹不了,必須要有精通天文曆法之人才可以。如果趙殿能配齊人馬,照我估計,此事非得花上數年時間才能完成。”

盛海舟聽的直翻白眼,幾年?!黃瓜菜都涼了!

他早就聽說過林子平的大名,此時規規矩矩的像個小學生,躬身問道:“能否請先生解說一二呢?”

“前些年老夫曾和松岡能一、麻田則立說過這個事,我們都希望能做出一份新的全國地圖。問題是觀測器材不足,如果是簡單地面丈量的話,越遠誤差越大。麻田先生的說法是,最好是透過對北辰的觀測,再進行地面距離的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