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奎斯船長插嘴道:“藥用,這個你們都知道了。最後一種就是謀殺或是自殺。印度人處死政敵,一般就會給對方一杯攙了鴉片的水,連續喝一段時間,對方就會變成白痴。”

“那麼鴉片貿易呢?”趙新終於提出了他最為關心的問題。

拉維船長突然道:“趙先生,我不明白你為什麼對這個問題這麼感興趣。不過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最早將鴉片從果阿運到廣州的,是葡萄牙人;之後還有荷蘭人。我們現在每年跟清國的貿易裡,鴉片只是很少一部分。伊麗莎號上除了那幾十箱鴉片,還有糖、棉花、毛呢和印度出產的白銅。如果你有興趣的話,我可以賣給你一部分。”

趙新笑了笑,這話題不宜再提,於是幾人又聊起了別的話題。

其實在場眾人都不知道,為什麼從明末到清代早期的鴉片貿易沒有大規模興起。這要歸功於一個人,那就是鄭成功!

17世紀中葉,當鴉片在東南亞開始傳播、荷蘭人瘋狂開拓東南亞鴉片市場的時候,中國正經歷著明末清初的大變動時代。清軍入關後,沿海各地的抗清武裝節節敗退。為封鎖抗清武裝登陸,滿清發布了《遷海令》,基本斷絕了國內同外部的貿易往來。

(記得在某部電影裡,把《遷海令》說成是順治支援鄭成功復臺才頒佈的,實在不知是何居心!歌頌滿清也不能胡說八道吧!)

當鄭成功收復臺灣後,驅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販毒集團荷蘭人。這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延遲了鴉片在華的傳播時間。而當1683年康熙解除海禁的時候,三藩之亂已平,臺灣鄭氏已降,國內政治局面趨於穩定,那些從爪哇回國的福建僑民便在這時帶著鴉片回來了。

歷史上,當雍正七年清廷正式頒佈“禁菸”懲處條例時,每年透過廣東進口的鴉片是200箱,也就是兩萬斤。按照當時流行的吞食法估算,最多也就夠兩萬多人一年的服用量。

到了眼下的乾隆五十一年,鴉片每年進口的數量已經高漲到了兩千多箱,可供近20多萬人服用一年。自雍正七年以來,中國每年進口的的鴉片數量以4%的量級逐年遞增,規模越來越大。只不過眼下滿清的進出口貿易仍處於出超地位,而乾隆也好,一眾官員也好,他們關心的只有銀子賺進來多少,根本就沒把鴉片當回事。

趙新、劉勝他們此時還不知道,就在去年的乾隆五十年,即1785年,整個中國的鴉片吸食方式已經從吞服進入了大煙槍時代!

這一吸食方式的改變,也導致鴉片到岸價格從每斤1.3兩白銀猛漲到了2兩白銀,並且在此之後長期居高不下,使得往中國販賣鴉片成為各國商人最賺錢的生意。

而剛剛抵達廣州的劉錚,就親眼目睹了這一變化。

話說劉錚一行三十三人,傍晚時分才登岸,之後又坐上蔡家的馬車到了此地。從碼頭到十三行街的距離並不遠,很快劉錚便看到了十三行街東側的關欄。

此時華燈初上,從馬車轎廂簾的縫隙看去,只見關欄內的大街上人頭攢動,各家商館內都是燈火輝煌。劉錚正說等馬車走近再細看,打頭的那輛馬車卻朝左一拐,很快就停在了一處西式外觀的商館門口。

此時劉錚只聽馬車外有人說“到了”,便顧不得下人伺候,急忙撩開簾子一看,只見大門外高懸華燈,三十多個衣著華麗的男傭在門口一溜排開。蔡世文的那個管家走上前來,對劉錚道:“劉老爺,咱們到了。”

劉錚出了馬車,見自己的手下也都下了車,便好奇的問道:“這裡是哪?我是說這條街叫什麼?”

那管家道:“這裡叫做靖遠街,再往西走就是靖海門了。”

劉錚點點頭,他知道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以後就只能在這條街上的兩側關欄裡活動了。此時萬和行門口突然出現的這一群人,引來周圍無數關注的目光。一行人也沒有讓那些僕人幫著提行李,而是匆匆的進了商館。坐了一天的帆船,劉錚一行人都被顛簸的不行,臉色都不太好;而劉錚本人也著急洗漱一下。

等跟著管家到了自己的住處,劉錚匆匆打量了一下,便對那管家道:“麻煩你打點熱水來,我要洗洗臉。”

等他一番洗漱,喝了兩口熱茶後,這才覺得舒服了不少。他正細細的打量屋內佈置陳設,不住的發出讚歎時,門外那管家又敲門了。

“劉老爺,我家老爺請您移步解乏。”

劉錚心說古代就是不一樣啊,解乏,聽聽,一準兒是美少女按摩打扇,要是再能泡個腳就更爽了。

可等他跟著那管家穿過院子,來到前院的花廳時,只見屋內靠西放著一張極為精緻的羅漢榻,上面放著一張小桌,而萬和行的老闆蔡世文正坐在羅漢榻的左側,笑容可掬的招呼劉錚。

“劉老兄,一路舟車勞頓,快請過來解解乏吧。”

劉錚震驚的眼珠子差點瞪出來,這一幕他太熟悉不過了。蔡世文要請他抽鴉片!

“這年月就有大煙槍了?”劉錚猶自愕然時,蔡世文還在笑呵呵的道:“劉老兄,快請啊!抽上一泡,既解乏又舒坦。這比什麼法子都管用。”

“蔡老闆,你這抽的是什麼?”花廳裡飄蕩著一股說不清的香甜味道,劉錚雖然心中懷疑,可還是覺得難以置信,這才1786年啊,離鴉片戰爭可還有五十多年呢!而且,他也從沒聞過鴉片的味道。

“此物名為阿芙蓉,劉老兄你從海外來,恐怕不知道這裡面的樂趣。要知道我們以前都是用各種藥材調製過後吞服;不過現在鑲竹為管,挑煙於盒,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快請坐,給劉老爺點上一泡。”蔡世文一邊抽著大煙,一邊扭頭命令丫環過來伺候。

我滴個媽媽!醒過味兒的劉錚嚇得拔腿就往回跑,口中道:“對不起!對不起!我實在無福消受!”

看著對方轉身就走,蔡世文、管家和幾個丫環都面面相覷。我們說錯什麼了?

到了晚飯的時候,面對蔡世文親自來請,劉錚卻不開面子,這才極不情願的出席。

萬和行的宴席極為豐盛,不過劉錚心裡有事,便隨意吃了幾口,又跟蔡世文相互敬了幾杯酒後,這才問道:“蔡老闆,這大煙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蔡世文笑著道:“去年。”

“哦?這是從洋人那裡傳來的?”

“呵呵,想不到老兄居然還對這玩意感興趣。”蔡世文給劉錚布了一勺菜,這才繼續解釋道:“我也是聽說的。前些年粵東有一婦人。少年喪夫後便出家為尼。到了前年,這婦人又得了一種怪病致使雙腿癱瘓。這婦人家中也頗有資財,於是她家中親人搜盡珍奇以求博其一笑。後來有人送給她竹杖一支,花露水瓶一個,洋人的舞會用燈一具,鴉片膏一器。這婦人閒時邊用洋燈烤炙鴉片膏,這才偶然發明了這種方法。誰成想到了去年年底,煙槍在廣州大行其道,甚至連福建那邊也開始有人用這個法子了。”

“噹啷!”劉錚手中的象牙筷子一下跌落在盤子上,整個人呆若木雞。他萬萬沒想到和不能接受的是,大煙槍居然是中國人發明的!

《乾隆四十八年》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

喜歡乾隆四十八年請大家收藏:(乾隆四十八年搜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