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澳門行(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一家英國商行裡,劉勝看到商品目錄上第一行就是印度麻窪鴉片的報價,那個英國辦事員還熱情的邀請他看貨。要不是丁國峰攔著,劉勝差點就砸了這家商行。
而之後一行人在其他家商行索取商品價目表時,都發現了鴉片赫然在列;甚至之後在幾家廣東和福建人開的商行裡,也竟然有鴉片在販賣。眼見於此,劉勝不禁怒火中燒。
“大劉,別衝動!你得為劉錚考慮,他冬天還要來這裡長住!要是我們把澳門砸爛了,劉錚他那邊就危險了。”丁國峰自從當了船長之後,遇事比以前冷靜了不少。
“那你說怎麼辦?!”劉勝站在街邊,牙咬的嘎嘣響,冷眼掃視著街上的各家商行,心說沒一個好東西!
“沉住氣,辦好我們該做的事。回去跟趙新商量,他一定有辦法!”
雷神號上,此時的趙新正在接待一位穿著一身粗布短打、辮子盤在腦袋上的中年人和他的手下。此人就是紅旗幫老大鄭連昌,他在接到蝦球仔的報信後,用了半天多的時間,就帶著幾百名手下,二十條船,從鯉魚門到了潭仔島。
不過鄭連昌沒有上來就動手,他聽了蝦球仔的稟報,知道對方只用兩門還沒小臂粗的快炮,就打的英吉利人的大船抱頭鼠竄;這樣厲害的角色還是不要輕易動手。
等他和一眾紅旗幫手下看到雷神號時,更是被嚇得不輕。之前提到過,疍家人識字的少,極為迷信,所以鄭連昌和一眾手下都以為雷神號不是神仙就是海怪,這讓他們更加不敢輕舉妄動。
“鄭一這個不知死的混小子,居然敢招惹這些人,唉!”鄭連昌站在船頭看著雷神號,不住的跺腳嘆氣。
話說鄭連昌這個人,做事兢兢業業,不過才智平庸,紅幫在他手上雖未壯大,但也沒有衰敗,只是個守成之人。不過這人對人對事分得清輕重緩急和是非對錯,也善於聽取別人意見。鄭一是他的嫡長子,在一眾鄭氏子弟裡能力很強,從小就帶著一群幫中子弟一起玩耍、訓練,也辦過幾件大事;所以以後接他班的非鄭一莫屬。這也是鄭連昌為什麼火急火燎的帶人來的原因。
鄭連昌派了蝦球仔上去和雷神號聯絡,之後便帶著幾名手下,抬著一個木箱子登上了雷神號的甲板。不過當他看到不管是趙新還是周圍的水手士兵,沒有一個人有辮子時,顯得十分驚奇。他已經從蝦球仔口中知道趙新這些人會說官話,於是看到趙新時,鄭連昌上前一抱拳道:“在下鄭連昌,敢問閣下如何稱呼?”
“我姓趙,鄭幫主請坐吧。”趙新這幾天心情一直不好,所以沒有客套。
“趙船主......”鄭連昌斟酌了一下,決定用“船主”這個稱呼。“小兒鄭一無知,冒犯了趙船主,還請原諒則個。”
趙新淡淡一笑道:“這小子真是膽子夠大的,居然帶著人登船夜襲。鄭幫主,我聽說你祖上是臺灣鄭氏麾下,怎麼如今就成了海盜呢?”
“先祖不願降清,不得已便在珠江口一帶落腳,帶著手下兄弟打漁混口飯吃。至於趙船主說的海盜,實在與我等無關。”
面對鄭連昌的瞎話,趙新擺擺手道:“這話說給那些不懂的人罷了,你們的底細我很清楚。你敢說你們跟安南沒有勾連?”
“你!”鄭連昌大驚,他沒想到這麼隱秘的事居然被對方一語道破。
話說清廷除了硫黃、軍械外,大米和鐵器也是列入貿易禁運名單的。而安南因為戰亂,對鐵器需求極為迫切,這就造成了走私貿易的興起。有了走私,那就一定會出現海盜。不過此時的珠江海盜對清廷還沒有構成多大威脅,這些人動輒三五人,多則幾十人,對沿途漁船、商船進行搶劫,廣東話稱為“踏鬥”。這其中大部分搶到的鐵器物資,都被海盜們賣給了安南。
趙新微微一笑,歷史上的廣東海盜故事他都是看影視劇瞭解的,沒想隨口一詐居然是真的。“鄭幫主,我知道你來是想把兒子帶回去。我不是混海盜的,所以有話就直說了。”
鄭連昌道:“趙船主請講。”
“人我可以讓你帶走,不過我有兩個條件。 ”趙新沒說什麼答不答應的話,那意思就是鄭連昌必須答應。“我要二十個造船的工人,你再給我五十個手下,這些人跟著我幹十年。”
鄭連昌一聽,臉色頓時一沉:“人我有的是,船工也有,不過趙船主要這些人幹嘛?”
“原因我不想說。總之這些人跟著我幹,只會長本事;佔個海礁收過路費的事我還真瞧不上。這些人我不白要,每個人我給五十兩安家銀子,可以籤契約,鄭幫主你這裡我額外再送你兩千兩。”
“啊!”鄭連昌一下就愣住了。他船上還帶著贖兒子的五百兩銀子,結果沒想到銀子沒給出去,對方竟然要倒給自己十倍的銀子。他連忙問道:“趙船主,你們究竟是從哪來的?”
“北海。離潭仔島差不多六千多里吧。”
鄭連昌和身後幾人聽了,禁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娘也!六千多里!不過趙新接下來的話更讓他們大吃一驚。
“不過,坐我這船,最多十天就能到。”趙新說完,便命令一個士兵去把鄭一和鄭七帶過來。
過不多時,穿著一身北海鎮作訓迷彩的鄭一鄭七兄弟,被幾個士兵帶著,從船艏艙裡走了過來。
“阿爸!”鄭一看到自己的父親親自來了,不禁眼眶一紅,噗通就跪了下來。他身旁的鄭七也是蔫頭巴腦的跟著跪了。
“你這個衰仔啊!”鄭連昌氣的上去就給了兒子一嘴巴。
《乾隆四十八年》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
喜歡乾隆四十八年請大家收藏:(乾隆四十八年搜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