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本約簽署之日起,北海鎮應將按約定將所有俘虜盡數交還,並不得加以虐待。前次交戰所涉及之瑟爾丹、雅爾哈、恆吉、額魯並家人,大清帝國概予寬免;且飭各地官府,不得擅為逮繫。

第四條,本約簽署之日起至五年期滿,大清帝國允許大阿伊努王國使用舟山外海之嵊泗列島之花鳥島,作為臨時停靠地,並建設貿易貨棧及倉庫,並最多派遣兩百人駐守。每年租金白銀二百兩。

第五條,本約簽署之日起,大清帝國允許大阿伊努王國派遣貿易代表登陸廣州,由十三行代為辦理貿易事宜,並飭有司。大阿伊努王國每年入港船隻限額十艘(次),大阿伊努王國同意遵守大清帝國粵海關相關的貿易貨物規定和稅則,並照章繳納。

第六條,本約由大清帝國特命全權大臣和珅及大阿伊努王國全權代表趙新簽署之後,於乾隆五十一年二月在蒙古河岸互換。為此,雙方須署名蓋印,以昭信守。

那奇泰瞪大雙眼看完了紙上的六條,對趙新道:“趙先生,這份約定我能帶回去一份嗎?”

趙新微笑著指著桌子上的馬蹄表,點頭道:“請便,不過最遲明天下午五點之前,你們必須蓋章簽字。”

“這......能否寬限些時日?”

“那大人,這麼大的事,和珅居然就派你出頭負責,我看也只有你簽了。”

那奇泰傻眼道:“趙先生,我有一百個腦袋也擔不起這麼大的干係!”

趙新道:“無所謂了,籤不籤隨你們。如果你不籤,那我們之前談的全部作廢,開春我會坐船去大沽口,找一個能籤的人再談。送客!”

那奇泰無可奈何的離開兵站,坐著爬犁過了早已封凍的蒙古河,回到了自己的營帳裡。剛一進帳,他身後的一名親兵居然大搖大擺的坐在了大帳內的虎皮太師椅上。此人摘下帽子,接過那奇泰遞來的熱茶,喝了一口才感覺自己身上沒那麼冷了。

“這個趙新!真是個目無王憲的化外頑徒!他居然敢威脅朝廷!”

“中堂,您犯不上為了這麼個混蛋動氣。卑職跟他打了這麼多次交道,也算是看明白這個人了。和這種人講王化、談信義都沒用,他仗著槍炮犀利,一心只往錢眼裡鑽。”

這名親兵居然是和珅假冒的!

和珅這次真豁出去了,他為了能立下一個震動朝野的蓋世大功,居然喬裝入敵營,為的就是見一見能把福康安和阿桂打的落花流水的,是何許人!

和珅搖頭道:“不對。你別看他跟你總是胡攪蠻纏,一副街頭混混的模樣,就以為他是個只認錢的賊匪。此人絕不是個易與之輩,在在處處都透著叵測奸詐。若是跟他簽了這個東西,有了這個先例,天下臣民百姓就會以為朝廷對賊匪也有例外,打不過就要籤這麼一份狗屁合約。以後若是他人也效仿揭竿而起,朝廷又如何處置呢?”

那奇泰問道:“中堂的意思是不籤?那他要是......”

和珅道:“黃金我們帶來了,人我們也一定要帶回去。可這份東西決不能籤!簽了,你我二人將死無葬身之地!我大清最重華夷之防,趙新這種陰微小人,斷不能讓他上頭上臉!”

後世常說和珅不學無術,一副小人行徑。可實際上,和珅的學問著實不錯,否則也不會得到乾隆的賞識,繼而平步青雲。除了曾經考過舉人外(沒考上),和珅在詩詞上也有一定的造詣。

那奇泰道:“請中堂大人示下,咱們應該怎麼做?”

和珅道:“我寫封信,你明早派人送過去。”

第二天清晨,正在刷牙的趙新就收到了那奇泰派人送來的信。他不慌不忙的刷完牙,用毛巾擦了擦嘴,這才接過貴生遞來的信封。

這封信很奇怪,書套上兩面光光,連一個字都沒有。話說清代在信封的使用上,也十分有講究。這個時代管信封叫“書套”,中間要粘一長條紅紙,紅紙必須從信封的頂頭往下粘,不能留一點白邊。紅簽上面的字也要頂頭寫,不能空頭;而最下邊一字要落在最底,不能吊腳。信封背面還要蓋上寄信人的圖章才行。

“趙新閣下奉......”這封信的抬頭沒有寫人名,一筆行書清瘦有力,點畫連帶乾脆利落,毫無拖泥帶水之感。

趙新沒有往下看,他翻開最後一頁,一看落款只有五個字,“嘉樂堂主人”。趙新一愣,隨即下巴差點砸在地上!

“嘉樂堂主人”是和珅的號,他居然就在河對岸!

行!挺有膽量的。趙新呵呵一笑,隨即又從頭看起。

和珅在信中說的很直接。大意就是我和珅自來到寧古塔辦差以來,連一個人都沒有派出去給你搗亂,足以見我對談判的誠意。既然如此,何必要多此一舉落在紙上呢?

況且在我據理力爭之下,朝廷也同意了你的要求,運來了大批的黃金。像我這樣做事言而有信的人,你趙先生何苦要來害我呢?

這些將士自從失陷以來,其家人不知其生死下落,終日計日以俟,以淚洗面,連我本人見了都要心酸。 你老兄沒有濫殺,而是想到將他們放回,足見是個心懷憐憫之心的仁義之人。我替那些孤兒寡母感謝你。

至於你所提的登岸廣州貿易和在舟山外海租用花鳥島兩件事,我可以代為答應並私下安排;不過你也應該體諒我的不易。若是搞的天下皆知,風言風語,別說你的目的達不到,連我也要受到牽連,到時候就更沒人幫你們說話了。

信看完後,趙新想了好久。和珅說的很有道理,真要是撕破臉簽約或是趙新坐船去大沽口,那乾隆說什麼也不會答應,一定是個不死不休的局面。

趙新現在還不想對滿清用兵。一是基層管理者不夠,即便能打進山海關,可根本沒人去管理那些城鎮鄉村;二是苦葉島的石油、北海鎮的鋼鐵、蝦夷地的煤礦這些都需要人手來生產運營。要是繼續打,那大家就甭幹別的了,徵兵、花錢買彈藥,如此就會陷入惡性迴圈;第三就是島國問題,這個不解決,蝦夷地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趙新也無暇西顧。

總而言之,趙新目前還想踏踏實實種田開荒,等過幾年攢夠了實力,才能實現他心中的計劃。

既然和大人如此上道,那就給他個面子吧!何況搭上了和珅的關係,東南的貿易局面估計能更快的開啟。

於是,趙新讓信使帶回的信件上只寫了十四個字,“望君守諾!如有反悔,我當提兵相見!”

《乾隆四十八年》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

喜歡乾隆四十八年請大家收藏:(乾隆四十八年更新速度最快。